-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如果您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点这里加入萌娘百科!
- 欢迎具有翻译能力的同学~有意者请点→Category:需要翻译的条目←
- 如果您在萌娘百科上发现某些内容错误/空缺,请勇于修正/添加!编辑萌娘百科其实很容易!
- 觉得萌娘百科有趣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
- 萌娘百科群119170500欢迎加入,加入时请写明【萌娘百科+自己的ID】~
- 萌娘百科Discord群组已经建立,请点此加入!
BattleTech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或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通讯之星萌娘百科分部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BattleTech | ||
![]() | ||
原名 | BattleTech | |
译名 | 战斗科技 暴战机甲兵 | |
类型 | 桌面战棋 | |
发行 | FASA/催化剂 | |
相关作品 | BattleTech RPG |
BattleTech或者大多数云玩家称呼的机甲战士(MechWarrior)是一款桌面战棋游戏,讲述的是在遥远的封建未来,巨型机甲为了荣誉、金钱和领土而互相厮杀的故事。想想《星战前传》或《战锤40000》的《帝国骑士》(GW他们也喜欢BattleTech)。
目录
简介
上世纪80年代初,乔丹·维斯曼(Jordan Weisman)迷上了几部涉及巨型机甲(mecha)的日本动漫。按他的话来说,他喜欢巨型机甲在战场上作战的设计和想法,但对日本人写的故事情节没有兴趣。1984年,Weisman创立了FASA,并从几个系列中获得了设计许可,其中最有名的是超时空要塞,尽管其中最大的一部分来自太阳之牙,并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制作了《Battletech》。
这款游戏的第一版叫做《Battledroids》,它是一款基于六角格的战棋游戏,玩家可以在带有各种地形的战场上进行游戏。它配备了两个大型特色机甲模型,从日本进口。最初,销售业绩平平,因为机甲的庞大体积让他们在游戏中显得笨拙。《Battledroids》发布后不久,卢卡斯电影公司就对FASA提起了诉讼,因为它使用了“droids(机器人)”这个名字,而这个名字是他们在1978年注册的商标。谨慎是英勇的一部分,FASA在1986年第二版印刷时及时将游戏的名字改为Battlemech。这一次,纸板代替了塑料模型,一个传统就此诞生。直到今天,Battletech仍然可以在不购买任何实物模型的情况下使用任何代替物进行游戏。
随着第二版的发布,游戏迷们叫嚷着要新的迷你模型。为了更方便的游戏,FASA重新调整了机甲的比例,并设计了大量的房内机甲,以拓宽种类,并在光滑的mcross和粗糙的Dougram设计之间架起桥梁。尽管有新型号,第三版,被称为Battletech,只提供基于mcross和dougram的模型。然而,在1995年,一家美国本土公司“和谐黄金”(Harmony Gold)将其国际分销和玩具授权给了SDF Macross,并针对所有来自Macross特许经销权的机甲设计向FASA发出了C&D。FASA停止生产这些迷你模型,这是在特许经营中最受欢迎的设计,并在1996年出版了第四版游戏,再次以纸板代替物为特色,这些代替物都是基于他们自己的原创机甲。
在Battletech之前,机甲题材被认为主要属于日本。除了超级战队和星球大战之外,这类电影几乎都是从日本进口的动画。Battletech为西方机甲迷开创了一种新道路,大部分故事都是由真正的士兵出演的类现实战争,而不是一名青少年单枪匹马地赢得邪恶力量或者星际战争,这些情节主导了当时为数不多的机甲系列,而这些机甲系列是由当时的VHS爱好者们专门制作的。更重要的是,战斗机甲的物理限制,不同于坦克的限制,如战锤40000,对装配机甲和如何在桌面上使用它们的规划和战略至关重要。 [1]
简史
BattleTech的历史跨越上千多年,涵盖了许多帝国、英雄和反派的崛起、衰落和重生。下面的概述对这段历史进行了高度简化。
殖民群星
二十一世纪初,有两个人——托马斯·科尔尼和高芳渊田——发现了超光速航行的原理。尽管一开始没人相信,但不到一个世纪后,科尔尼-渊田引擎终于帮助人类在浩瀚星海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第一座日外殖民地于2116年建立在新地球上。在另一百年之内,人类掌控了600多个太阳系外殖民地,都建立在泰拉的120光年之内。
在2236年,数个殖民地世界对日益严格的泰拉联盟感到愤怒,发动了一场反抗他们母星政府的叛乱。为了应对这场所谓的外星区叛乱,泰拉联盟政府突然切断了与30光年半径以外的殖民地的所有联系,不管这些殖民地想不想独立。在“泰拉母亲”内卷后,新的联盟在遥远的殖民地中形成,绝望地在一个没有泰拉贸易和泰拉安保的宇宙太空中生存。这些联盟最终形成了内天体的五国:堪培拉邦联、天龙联合体、烈日联邦、自由世界联盟和天琴座共和国。
战争年代
在2398年,堪培拉邦联向占据着安杜瑞安星及其周边星区的自由世界联盟宣战。不久之后,冲突在人类占领的太空蔓延开来,因为其他星际联邦和帝国在一系列野蛮的战争中相继倒下。在这段持续不断的战争时期——跨越了近两个世纪和数百个世界——迎来了第一架战斗机甲和阿瑞斯公约的诞生。
战斗机甲,由泰拉霸权国在2439年发明,它融合了优越的机动性、韧性、适应性和火力,并由单个战士驾驶,很快成为了常规地面战争的终极武器。在2443年经过战火的考验后,这项科技迅速在内天体传播,彻底改变了现代战争的面貌。
阿瑞斯公约同样重要。该公约最初由堪培拉总理廖·艾丽莎提出,是一项限制战争、避免在相互毁灭世界的星际协议。不幸的是,尽管他们的精神甚至延续到三十一世纪,阿瑞斯公约也合法化了通过战争解决政治和经济争端的概念,通过建立“受限战争”的规则。
到2571年战争年代结束的时候,战争已经被战斗机甲和阿瑞斯公约彻底改变,现在的冲突更像个人决斗或下棋比赛,而不是完全的流血冲突。
星际联盟
星际联盟也被称为人类的黄金年代,星际联盟时代开始于2571年,当内天体的伟大家族与泰拉霸权国的卡梅隆家族联合创建了星际联盟。由于杰出的外交手腕和军事手腕,星际联盟将内天体最大的六个国家联合成一个联合国。但是当星际联盟结束了伟大家族之间的战争时,它在形成后的第一个使命是向那些反对联盟的边缘世界国度宣战。
在将所有人类置于同一秩序下的理想驱使下,星际联盟对边缘世界国度发动了统一战争。在最终获胜后,星际联盟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统治了所有世界超过200年。在卡梅隆家族的领导下,在星际联盟防卫军的时刻警惕的保护下,星际联盟迎来了一个相对和平和繁荣的时代——人类文明的一个顶峰。
但就像所有伟大的帝国一样,星际联盟注定要陨落……
继承者战争
2766年,斯提凡·阿马里斯,边缘世界共和国的领主——当时最大的边缘世界国家——在酝酿多年的血腥政变中杀死了年轻的第一君主理查德·卡梅伦和他的家族。在引诱忠诚的SLDF离开泰拉以平息突然的边缘世界叛乱之后,边缘世界的军队迅速占领并粉碎了泰拉霸权国,最终迫使星际联盟的指挥官亚历山大·克伦斯基发动了一场漫长而血腥的解放战争。尽管克伦斯基在七年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他所为之奋斗的联盟却被幸存下来的家族领袖们撕破了——他们每个人都要求继承消亡的卡梅伦家族留下的皇位。
为了避免即将到来的冲突,克伦斯基带领着星际联盟防卫军的大部分力量进入了未知外域——这样做,使得内天体持续了近三百年的战争。
这场后来被称为“继承者战争”的战争,完全无视了阿瑞斯公约,各家各户都用自己军火库里的武器互相攻击。无数世界都被化学武器、核武器和生物武器摧毁了,同时各种各样的跃迁舰和工厂都成为了破坏敌人基础设施计划中的目标。对星际帝国的生存至关重要的科技变得几乎不可替代,专业工厂和部件很快就消失了,迫使战争回归到几乎被遗忘的阿瑞斯公约推崇的低强度战争。
这一变化使得内天体陷入了实际上的僵局,直到斯坦纳家族和达维昂家族在3028年结盟,并发动了毁灭性的第四次继承者战争,几乎将堪培拉邦联撕成两半。到3030年,一个强大的帝国——由斯坦纳和达维昂的统治者联姻领导——在它的旗帜下统一了几乎一半的内天体,尽管他们在3039年试图征服天龙联合体时遭遇失败,但最终斯坦纳-达维昂征服整个内天体似乎已成定局。
直到3040年代,一个新的敌人出现了…
氏族入侵
经过几个世纪的流亡,亚历山大·克伦斯基率领的SLDF的后代带着复仇之心回到了内天体。3048年,这些氏族的战士们以其奇特的习俗、先进的战斗机甲和全动力甲的步兵撕开了边缘世界,最初甚至被内天体的人们视为外星入侵者。他们的进攻部队粉碎了联邦共和国和天龙联合体的前线部队,几乎摧毁了位于它们之间的候星自由共和国。3052年,伟大家族和通讯之星的军队之间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合作,以阻止入侵,但付出了可怕的代价。
氏族入侵引发了内天体刚刚开始的科技复兴浪潮。在几年内,受到威胁的内天体将军事生产和精密程度提高到接近星际联盟的水平,甚至强大的战舰——在早期的继承者战争中失去——也再次在伟大家族的旗帜下出现。
不幸的是,通讯之星在图卡耶德星对氏族的胜利只换来了15年的休战,在共同威胁消失后,内天体的各个国度又一次将嫉妒的目光投向了对方。甚至当一些领袖不知疲倦地工作以更持久地结束氏族威胁时,其他人的阴谋将联邦共和国分裂成两部分,并在战争中点燃了泰拉周围的世界。
内战
在3060年,继承者诸国和通讯之星重新组成了星际联盟,试图彻底摧毁氏族的威胁。在一支新的星际联盟防卫军的带领下,盟军联合起来消灭了烟豹氏族,并粉碎了该氏族的激进远征者派系首领。但随着盟军正式结束了氏族入侵,分裂的联邦共和国属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而重新崛起的堪培拉邦联也发起了自己的运动,收复了许多长期失去的领土。
联共内战终于在3062年爆发,一直持续到3067年初,粗暴的分裂成两名重生的星际联盟的创始成员——烈日联邦和天琴座同盟——同时也在他们的邻国引发了其他一些冲突。在混乱之后,达维昂家族和斯坦纳家族再次分开,他们的共同国度被摧毁了。尽管有些人敢于展望光明的未来,希望新星际联盟能够在整个内天体遏制战争,但其他人看到的却是一个在成员国几乎互相毁灭时袖手旁观的新生联盟。
在3067年11月的星际联盟大会前夕,内天体的未来危如累卵。
大圣战
在3067年的星际联盟大会上,堪培拉邦联、烈日联邦和天琴座同盟的领导人震惊了他们的家族领袖,通过宣布新星际联盟的失败并退出联盟。星际联盟的支持者们普遍感到沮丧,但布莱克真言教是最不接受这一切的。
布莱克真言教成立于3052年,是在氏族在图卡耶德星被击败后形成的。布莱克真言教代表了狂热的半宗教派系,当通讯之星的新领导层转向与内天体建立更加世俗和开放的关系时,这些派系离开了通讯之星。尽管被视为激进分子,经常被他们的前通讯之星兄弟嘲笑,布莱克真言教迅速建立了它的力量,在3058年从通讯之星手中夺取了泰拉,并逐渐扩展它的影响逐渐遍及边缘世界,自由世界联盟,以及泰拉附近被遗弃的世界。到3064年,真言教已经成为新星际联盟的预备成员,并在3067年成为正式成员,这是一个伟大的预言的实现。
当星际联盟解散时,布莱克真言教的最激进元素发动了一系列攻击,无意中点燃了一场席卷整个内天体的战争——一场规模巨大的圣战。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真言教迫使星际联盟在枪口下重组的灾难性努力引发了一场大冲突,使整个内天体与他们对立,并使用了自第三次继承者战争以来从未有的可怕武器。
到了3076年,大圣战仍在肆虐。战争的战火继续席卷内天体、边缘世界,甚至是氏族母星,再一次让人与人为权力、自由——以及最重要的——生存而战。
衍生作品
版图桌游
名称 | 目录 | 年数 | 发布商 |
---|---|---|---|
BattleDroids | 1604 | 1984 | FASA |
BattleTech, Second Edition | 1604 | 1985 | FASA |
BattleTech, Third Edition | 1604 | 1992 | FASA |
BattleTech, Fourth Edition | 1604 | 1996 | FASA |
Classic BattleTech: Introductory Box Set[2] | 3500 | 2007 | Catalyst Game Labs |
BattleTech: 25th Anniversary Introductory Box Set | 3500A | 2011 | Catalyst Game Labs |
BattleTech: Introductory Box Set[3] | 3500B | 2013 | Catalyst Game Labs |
BattleTech: Beginner Box | CAT35020 | 2019 | Catalyst Game Labs |
BattleTech: A Game of Armored Combat | CAT3500D | 2019 | Catalyst Game Labs |
BattleForce | 1611 | 1987 | FASA |
BattleForce 2 | 1703 | 1997 | FASA |
The Succession Wars | 1612 | 1987 | FASA |
BattleTroops | 1637 | 1989 | FASA |
BattleSpace | 1680 | 1993 | FASA |
MechWarrior: Dark Age | 2002 | WizKids | |
MechWarrior: Age of Destruction | 2005 | WizKids |
TRPG
名称 | Catalog | 年数 | 发布商 |
---|---|---|---|
MechWarrior | 1607 | 1986 | FASA |
MechWarrior, Second Edition | 1641 | 1991 | FASA |
MechWarrior, Third Edition | 1715 | 1999 | FASA |
Classic Battletech RPG | 35030 | 2006 | FanPro |
BattleTech: A Time of War | 35005 | 2009 | Catalyst Game Labs |
卡牌游戏
名称 | 年数 | 发布商 |
---|---|---|
BattleTech Collectible Card Game | 1996 | Wizards of the Coast |
电子游戏
多人在线游戏
星号表示未经官方批准或有特许经营权的游戏。
名称 | 年数 | 开发商 / 发布商 | 平台 |
---|---|---|---|
BattleTech 3025 (Later 3026)* | 1991- | Volunteers | MUSE |
BattleTech 3056* | 1993- | Volunteers | MUSE |
BattleTech 3030* | 1994- | Volunteers | MUSE (Later incarnation changed to TinyMUX code after the success of the spinoff game Varxsis) |
BattleTech: The Frontier Lands* | |||
Inner Sphere 3028* | MUX | ||
Invasion3042* | 2006-2014 | Volunteers | Windows |
MechWarrior: Living Legends* | Open beta in 2009 | Volunteers / Wandering Samurai Studios | Windows |
MegaMek* | 2002 | Volunteers | Linux, Macintosh, Windows |
The Shack, MekWars Campaign* | 2007 | Volunteers | Windows, Macintosh |
Multiplayer BattleTech: EGA* | 1992–1996 | Kesmai | |
Multiplayer BattleTech: Solaris* | 1996–2002 | Kesmai | |
Multiplayer BattleTech 3025 | 2001 | Kesmai / EA Games | Windows |
Neveron | 2000(?)- | Volunteers | Windows |
MechWarrior Online | 2013 | Piranha Games / Infinite Game Publishing | Windows |
MechWarrior Tactics | Roadhouse Interactive / Infinite Game Publishing | Unity |
街机游戏和模拟器
名称 | 年数 | Manufacturer | 平台 |
---|---|---|---|
BattleTech VR | 1990 | Virtual World Entertainment | Tesla |
BattleTech: Firestorm | Virtual World Entertainment | Tesla II | |
MechWarrior 4 | 2002? | Tsunami Visual Technologies | TsuMo |
其他
|
注释与外部链接
- ↑ https://1d4chan.org/wiki/BattleTech
- ↑ http://www.classicbattletech.com/index.php?action=products&mode=full&id=198
- ↑ Bills, Randall. Introductory Box Set: The Improved Reprint. Catalyst Game Labs. May 20, 2013 [引用时间: June 10, 2013].
- ↑ 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List_of_BattleTech_games&action=edit
- BattleTech百科:https://battletech.huijiwik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