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

编辑此类条目请保持中立、客观。不应当在条目中擅自添加未经确认过的信息。感谢您的理解与合作。
此条目所介绍的梗或由此衍生出的梗,可能已经被广泛地滥用并招致普遍的反感。 不分场合随意使用此梗可能会引来诸多人的厌恶。
同时也请编辑者注意,不要使用极度不中立的言论向读者喊话。
![]() 用大量“六学语录”(含下文所示语句和其他据说是六小龄童说过的话)制作的“六学”梗图。 | |
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六学 |
---|---|
其他表述 | 与六小龄童本人相关:章承恩[1]、六铁承莱[2] 与相关事件和语录相关:章口就莱、文体两开花、惊闻体、谢罪体、零糖麦片 |
用语出处 | 见下文 |
相关条目 | 与六小龄童相关:孙悟空、花铁干 与“六学”传播过程相关:营销号、标题党、搬运工、带节奏、网络暴力、网络水军、小鬼、乐子人 |
“ | 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电影西游记即将正式开机,我继续扮演美猴王孙悟空,我会用美猴王艺术形象努力创造一个正能量的形象,文体两开花,弘扬中华文化,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 | ” |
——“六学”通用格式 |
六学(网友生造英语:Sixology/Hexology),是一种网络流行的恶搞文化,指对六小龄童部分言行的恶搞和戏谑。
简介
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是《西游记》86版电视剧中孙悟空的饰演者,出身猴戏世家,父亲是绍兴猴戏大师“六龄童”章宗义。
六小龄童一直以正统的“孙悟空”自居,多次反对过度改编西游记,如给孙悟空添加感情戏。这些批评基本上指向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亦有对鸟山明《龙珠》之批评,但对争议更大的改编作品(如《西游记后传》和《功夫之王》)他却从未表态。与之相对的,周星驰以及西游记原著的粉丝则以自己对《大话西游》或《西游记》原著本身的解读和评析作为回击。当然,与六小龄童同辈的老艺术家也对现代对相关作品的改编有不同程度的意见,近年来也有很多作品因为感情戏内容过多而被观众批评。
六小龄童一直在媒体上声称反对胡乱改编、恶搞《西游记》的行为,其本人却出演了《吴承恩与西游记》。六小龄童声称该剧“绝无戏说恶搞成分”,但网友们却考证出该剧绝大多数剧情为虚构且不符合常理,剧本也被认为存在抄袭嫌疑[3]。另外他本人曾代言若干款质量堪忧的《西游记》改编手游,甚至在为这些手游代言的广告词中说“带你感受不一样的西游文化”。
在2017年4月《西游记》86版电视剧导演杨洁去世后,在悼念过程中,六小龄童在多个场合宣传下半年开机,中美合拍,他“扮演美猴王孙悟空”的《西游记》改编电影[4],被长期厌恶六小龄童垄断《西游记》和孙悟空形象的解释权却言行不一致的网友称为“
“六学”梗的产生与发展史
- 2008年,百度贴吧“西游记吧”出现对六小龄童固步自封与狭隘的批评。
- 2009年,有人直接指出六小龄童对于西游记的“垄断”。六小龄童本人也在这段时间后被部分知情网友讽刺为“猴霸”“西霸”等,但相关讨论对大众视角下六小龄童的风评的影响极其有限。
- 2010年,本人参与《吴承恩与西游记》的制作兼主演,其中对于《西游记》一书的起源改编加入大量虚构和夸张成分,且剧本疑似抄袭,引发争议。
- 2016年,由于六小龄童没有受邀参与猴年春晚,其得到空前的关注[5]。此事被普遍认为是“六学”产生的最初契机。
- 2017年“灵堂卖片”事件之后到2018年,网络上开始有很多人整理、盘点六小龄童一些欠妥的言行。对这些言行的吐槽和讽刺成为了本条目所述的“六学”。
- 2018年底,六小龄童开始指责在网络上有人抹黑自己,但这反而引起了“六学”语句尤其是“惊闻体”在社交网络上的爆发式流行。至2019年年初,六学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与影响力达到顶峰,后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自21世纪20年代起,在部分《西游记》改编作品出现争议时,部分人也会对部分“六学”语录表达的观点持肯定态度,借以讽刺这些作品的改编问题。
六学语句
“灵堂卖片”
网络上所说“灵堂卖片”实际上分为两次:
- 第一次“卖片”发生于2017年4月15日杨洁导演因病去世后不久。在接收到导演病逝消息后,86版西游剧组六小龄童、马德华、迟重瑞、刘大刚师徒四人应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文艺》周末版节目组要求,分别拍摄怀念杨洁导演的短视频。由于原定4月17日-19日六小龄童在安徽滁州做活动,拍摄视频的场所便定在了滁州当地酒店房间内[6]。
- 原视频如下:正在加载中,若长时间空白则说明是网络问题……
- 悼词如下:[7]
大家好,我是演员六小龄童。4月15日,我的恩师,也是我人生和艺术道路上的老师杨洁导演因病去世,深感悲痛。没有杨洁导演的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就没有我六小龄童的今天,大家也就看不到荧屏的美猴王。
今年下半年,中外合拍的电影《西游记》即将正式开机,我继续扮演美猴王孙悟空。我会用“美猴王”艺术形象,努力创造一个让杨洁导演和海内外观众满意的新的荧幕形象来告慰我们的杨洁导演。
杨洁导演,一路走好!
杨洁导演不光是我的恩师,也是我人生和艺术道路上的老师。从大的来讲,她可以说是中国本世纪最杰出的伟大的女导演。
昨天我看到新华社的社评,大家就可以关注到,我们的国家,广电总局局长,也是央视的台长,亲自来吊唁,说明我们的国家和百姓非常地重视,新华社文章的题目就是,我们的老百姓,人民对西游记的怀旧,就是最权威的一个评价。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继承杨洁导演对艺术的执着,这样的一种精神。只有用我下半年即将开机的,中美合拍的西游记的电影,把它拍好才能告慰我们的杨洁导演。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的民族文化。
“文体两开花”
“六学”迷因体系中有个未见于“灵堂卖片”原文中的语句“文体两开花”,其并非六小龄童所言,而是2018年12月1日微博用户“一生俯首学六学”转发六小龄童祝刘国梁当选乒协主席的微博(见右图)时所写:[8]
惊闻刘国梁荣当乒协主席,深感高兴。虽然我们未曾有过交集[9],但乒乓球运动员身穿红色战袍,跟孙悟空喜欢的颜色一样。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电影西游记即将正式开机,我继续扮演美猴王孙悟空,我会用美猴王艺术形象努力创造一个正能量的形象,文体两开花,弘扬中华文化,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
这段话被公认为是“六学家”讽刺六小龄童“灵堂卖片”事件的集大成之作,实际上替代了“灵堂卖片”原文在“六学”吐槽用语中的地位,并在互联网上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下文所述的“惊闻体”。
其它语录
加粗文字表示网传的名句。
-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 要恶搞,回去恶搞你爷爷奶奶去,别恶搞《西游记》!
- 我演吴承恩从他28岁演到82岁去世,我太了解他了。
- 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心里,只有我一个美猴王。
- 刚才后台有一个小朋友问我,章爷爷,孙悟空在取经的路上到底有几个女妖精的朋友(注)一说是“妖精女朋友”呀。
(无中生友) - 孙悟空怎么和白骨精谈恋爱呢?人(注)原文如此妖不分、是非颠倒,有意思吗?年轻人还在笑,像这样一个神话英雄,世界名著,如果如此恶搞,那么这个剧的主创人员、编导演需要向本国人民谢罪的。
- 你们觉得好笑可我是笑不出来,我这个眼泪在肚子里头打转。(简称“我是笑不出来,我的眼泪在肚子里打转。”)
- 我们不要一味跟着某一些国家后面去追他们的那种风格,把孙悟空都弄得髭毛乍鬼的那样的,叫什么《七龙珠》的,这个不是我们民族的东西。
- 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当有了自己的文化,我们不去弘扬是可悲的,尤其是去恶搞的话,那就是可耻了![10]
- 到场的有上万人,我问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老师小朋友 ,我这版西游记一集都没有看过的请举手,没有一个人举手,什么叫国际影星啊?(战术后仰)
- 昨天我登机,好多安检的人员,看了我的身份证说您这身份证是假的吧?我说是真的。安检人员问:“你不是姓六吗?”[11]
- 很多人劝我好像所谓大家关注度高的有影响的人都被黑过,甚至有一句话叫“你可以接受荣誉,但也同样要接受诋毁”我不同意!我凭什么我要接受诋毁?对吧,不可以。
用法
通常用法为以“惊闻”等作为开头,改写“文体两开花”原文。“灵堂卖片”原文的格式则常被忽略。
- 标准格式:
惊闻/说到(事件)/今天是o月x日(三种开头可单用可组合),就不得不提/令人想起了(西游记相关事物)。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电影西游记即将正式开机,我继续扮演美猴王孙悟空,我会用美猴王艺术形象,努力创造一个正能量的新的荧幕形象,文体两开花,弘扬中华文化,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 “高速神言”版:
- 说到(任意事件)就不得不提/想起(西游记相关事物),今年下半年……正式开机……继续扮演……文体两开花……多多关注。
- 缩略版:
- 惊闻(事件),中美合拍,文体两开花,多多关注。
- 浓缩版:开花。
- 意会版:说到xx……
- 互动版:A:说到xx…… B:开花,开花。
“外部链接”一节中的各种“生成器”可以生成上述语句。
互联网上一度出现过直接使用以下句式来进行“六学”表达的现象:
惊闻/惊悉(人名)于(日期)去世,享年oo岁,我/令人深感悲痛/痛惜,他在(方面)取得了(成就),他的去世,是xx界的损失,愿他一路走好……
以上句式作为吊唁类文字的格式由来已久,虽然常被称作“惊闻体”,但在“六学”语境下“惊闻体”一般指本章所述的第一种定型文格式。单独使用“惊闻”或类似的悼念文字,并不能起到“六学”效果,反而会被当成小鬼。
六学画廊
|
注释
- 跳转 ↑ 此词来源众说纷纭,流行的说法包括网友讽刺六小龄童垄断孙悟空形象堪比原作者吴承恩、六小龄童曾编纂所谓“精编版
大删减版《西游记》”并署“六小龄童”之名与吴承恩并列、《吴承恩与西游记》质量争议等。 - 跳转 ↑ 四个字分别是“六小龄童”之“六”,“花铁干”之“铁”,“吴承恩”(或上面所述“章承恩”)之“承”和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之“莱”。
- 跳转 ↑ 小说《吴承恩》作者朱道平在知乎声称《吴承恩与西游记》抄袭了他作品的部分内容
- 跳转 ↑ 由儒意影业、华影公司、嘉博文化联手美国派拉蒙影业合作制作的《敢问路在何方》(后改名《西游记真假美猴王》),长期缺乏关于其制作进度的消息(有消息称美方在制作过程中早已跑路)。2024年2月4日,其释出首曝海报,但仍无上映日期之消息。
- 跳转 ↑ 不过在当时,由于六老师在微博上对此表示宽容,在舆论上反倒得到了很多支持,而时任春晚导演的吕逸涛则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事实上,六小龄童曾受邀参加了1992年和2004年的猴年春晚,并多次登上地方春晚的舞台,2016年六老师就参与了辽宁卫视的春晚表演。
- 跳转 ↑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319598/
- ↑ 跳转至: 7.0 7.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251417/
- 跳转 ↑ 「文体两开花」是什么意思?
- 跳转 ↑ 该作者此言有虚。章金莱确实曾与刘国梁有过交集留有合影。
- 跳转 ↑ 化用自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
- 跳转 ↑ 网传在此事件之后为了防止尴尬,政府给六小龄童特发了名字是“六小龄童”的身份证。尽管该说法缺乏实据,但也成为了“六学”迷因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