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 |
道具名称 | 汉:加农炮 英:Cannon 俄:Пушка 日: |
---|---|
道具种类 | 武器 |
道具用途 | 军事用途 |
相关作品 | 《机动战士高达》《舰队Collection》等 |
相关道具 | 火炮、榴弹炮、臼炮(迫击炮)、自行火炮
|
加农炮是平射各种如地面、空中目标而设计的火炮武器。
加农炮一词源自于英语“Cannon”的译音,意为“空心圆筒”,此英语单词源出拉丁文Canna,意为“茎”、“杆”、“管”。在14世纪的欧洲,凡发射弹丸的金属管形火器,全统称为“加农火器”。
加农炮是平射各种如地面、空中目标而设计的火炮武器。其较同口径的榴弹炮相比有着更长的炮管,因此炮弹可以获得更强的膛内压力和更快的初速,让炮弹可以射到更远的距离。因为炮弹的初速较快,所以其投射弹道衰减较慢,弹道较为平直,因此也作为直射炮使用。
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舰炮、航炮等等也都属于加农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舰炮多半能分类在加农炮,但却经常用于曲射(间接射击)。
机关炮除了少数弹道性能很差以至于能比肩榴弹发射器的种类99式一号传家宝 、棍国MG FF、MK108和前三者原型的厄利孔FF也能归类为加农炮。但一般在以英语描述这类机炮时不会以榴弹发射器称乎而同样以Cannon称乎
最早的大炮出现在中国,自10世纪以来就为人所知。中国最早符合西方定义的加农炮可以追溯到12世纪中叶。在考古中发现过最古老的中式大炮是在不晚于西元1288年的产物。火炮技术后来透过战争传入伊斯兰国家,并再辗转传入欧洲。 然而加农炮最早起源于14世纪,由一位德国僧侣发明。加农炮的发展引起了攻城战的重大变革。法军在百年战争期间,建立了常备炮兵部队和攻城炮队。
在1450年左右,欧洲开始使用铁弹取代石弹,使得炮弹的威力有所提高。屹立千年不倒的君士坦丁堡之城墙,在1453年时也被加农炮的炮火炸得粉碎。不过在这个战例中,进攻方的奥斯曼军使用的乌尔班巨炮发射的乃是花岗岩石弹。使用石弹而非金属炮弹的理由之一是石弹是击中即碎的一次性产品,不至于被敌方以同样的方式“还”回来。
加农炮的出现与发展,迫使大部分的欧洲城市防御工事要重新设计,因为那些直立的城墙十分容易被加农炮轰毁。不过中国那些动辄数十米厚且有斜面的夯土包砖城墙是不需要担心这些火炮的——这也使得中国一直没有开发专门的攻城火炮。
在16至17世纪时前膛火炮时代,加农炮指的是可发射弹重42磅以上的滑膛炮,但是这种火炮因为太过笨重而在当时被人们嫌弃,因此出现一种称为半加农炮的武器。半加农炮发射弹药为32磅,其在火炮的设计上与加农炮并无差别。到了三十年战争时,开发出在内部凿空后填装炸药的榴弹,火炮从攻城武器转换为野战使用。然而要想在野战中有效率的机动,火炮就不能太过笨重,因此出现了一种炮身较短,以中近距离作战为目标设计的榴弹炮。加农炮在大炮分类的形象中被定义为“较长炮管的火炮”,但依然作为直射武器使用。
当19世纪时膛线、后膛装填、制退复进机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之后,火炮便从直射、小角度曲射这种传统方式进化到可进行45度仰角射击。在当时将大仰角曲射火炮称之为榴弹炮,而那些主要用于45度仰角以下的角度射击的火炮则称之为加农炮。因此,19世纪时期加农炮的技术特征包括了:45度以下低仰角射击、射程远、主要用于反击敌军的炮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以及战术上需求,许多国家开始将榴弹炮的炮管延长赋予更远的射程,对于混合了加农炮和榴弹炮特点的新型火炮,则用“
近代加农炮的都是长炮管的,加农炮的定义以炮管长度为界线,长度达到或超过口径40倍者为加农炮,在这以下为榴弹炮。然而从1980年代开始,为了提升射程,一些榴弹炮具备了长炮管,其倍径比(注)火炮的炮管长度与口径之比已经超过了40,后来的加农炮与榴弹炮的倍径已差距不大,因此在军事的定义中也不再有严谨的区分标准,现在加农炮与榴弹炮已无明确分类,现今多称主要用于直射用途的火炮为加农炮。
拥有此属性的角色很可能同时拥有军人、佣兵或萌拟人化属性,视情况会为角色增添强气属性。
在不少ACGN作品的设定中,大威力的光束或粒子武器或魔法射击武器也会被称作加农炮。(光线或粒子一般是直线前进的,从这点看并没有违背加农炮的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