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死婊活

萌娘百科,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萌娘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贡献者: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本条目☆Kira~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基本资料
用语名称 吹死婊活
其他表述 毒奶
用语出处 名作之壁吧
相关条目 名作之壁吧壁吧专楼吧

吹死婊活最早指的是对于日本动画作品,如果大家都对其进行吹捧,那么销量就会暴死,但如果大家都贬低它,那销量反而很好。

简介

近年来,部分作品的口碑、热度与销售量之间不成正比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这个词汇的流行。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主要原因是评论人群与实际拥有购买力的人群并不重合。这类情形包括但不仅限于:

  • 作品内涵深刻,表现手法新奇,故事取材怪异,剧情进展缓慢,导致受众面狭窄,质量虽高但乏人问津。
  • 国与国之间受众喜好存在差异。在中国受到追捧或贬低的时候,实际会购买作品的11区民众意见却正好相左。
  • 受众过度地追捧与贬低,使得表面看上去的人气与实际人气并不相符。
  • 贬低者过于魔怔,甚至试图将作品或其粉丝社群某些或真或假的争议缝合进抽象文化中大加鞭笞、嘲讽、迫害,反而让真实受众保持沉默。
  • 系列作品名气很高,导致人们对销量预期过高。反之亦然。

后来含义被衍生,被形而上学地视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因果律武器:即认为作品的销量低迷是由于评论者的吹捧造成的,而作品的销量高昂则是因为批评它的人足够多。从“吹死”的角度来说,其含义接近于“毒奶”。基于此项理论,在实际应用时便出现了一种妄图通过评论影响销量的做法:通过吹捧的方法诅咒其销量低迷,或通过抨击的方法祝福其销量上升。于是出现了不管什么作品,大家都争相“抨击”的现象出现。从结果来说,高销量作品也确实因此收获了大量的“婊”,反过来“印证”了吹死婊活这一理论的合理性。

如今经过多年的修炼du nai,“吹死婊活”现象似乎也开始对作品的创作相关人员产生效力。

常见用法

婊活
这种夸张的抨击并非是真的批评作品,而是希望通过咒骂以提高销量(说白了就是键盘侠)
  • 垃圾〇〇〇〇,赤枣药丸!
  • 贵作乙烷!
  • 注定咸鱼!
吹死
一般来说了解吹死婊活这个梗的人都会使用婊活来表达自己对销量的祝福,因此吹嘘作品的销量与热度的人要么是不知者无罪,要么是表达对作品的不屑,要么就是小学生
  • 壮哉〇〇〇〇,〇季霸权!
  • (在谈及其他动画的地方)不如我大〇〇〇〇。

符合该特点的作品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如有需要添加的内容,请自行编辑添加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勿问为什么没有oo?

(括号后为该作品销量)

正在加载中,若长时间空白则说明是网络问题……

吹死类作品

婊活类作品

薛定谔的吹死婊活

注释及外部链接

  1. 跳转 2018年榜销量
本页面最后编辑于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06:10。
0 人评价
0 人推荐
评论0
搜索萌娘百科 (按"/"快速搜索)
有新的未读公告

阅读更多:吹死婊活(https://zh.moegirl.org.cn/%E5%90%B9%E6%AD%BB%E5%A9%8A%E6%B4%BB )
本文引自萌娘百科(https://zh.moegirl.org.cn ),文字内容默认使用《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