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师菲李-Fayleer创作的萌化形象。 | |
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蓝瘦,香菇 |
---|---|
其他表述 | 蓝瘦香菇 |
用语出处 | 广西方言、南方普通话 |
相关条目 | 空耳、手癌 |
蓝瘦,香菇出自某广西失恋小哥录制视频的空耳。
最初出自2016年10月广西南宁某失恋男子录制的视频。
通常讲壮语的壮族人说广西普通话的时候,就带有口音:
南宁小哥本人后来出现在南宁的一家专卖店,并和网友合照。
不久后“蓝瘦香菇”商标被一公司抢注。
2016年,“蓝瘦香菇”当选年度十大网络成句之一。
“蓝瘦香菇”虽然在短时间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但毕竟只是一个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谐音,没有更深一层内涵,没有营养,因此其影响力在快速扩大之后也快速消亡了。
《人民日报》对此有过一篇评论,摘录部分如下:
“ | 网络流行语,到底是不是一种语言上的“病症”?这个话题似乎已争论多年。如果说它们都是语言的“毒瘤”,显然有一棍子打死之嫌,因为毕竟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已在口耳相传中“扶正”,得以登上大雅之堂,成为语言丰富性的有益补充,如“给力”“蛮拼的”等等。但无论如何,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对于我们的一大影响是,终究患上了“语言贫乏症”。 有人曾对古人的表达和我们的网络流行语做了一番对比: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习惯性地说“高富帅”“矮穷矬”,会不会也被自己表达的匮乏惊呆了? | ” |
《广西民族报》则评论称:
“ | 丑化了壮族,是对一个民族的蔑视……好事者做的恶搞的空耳字幕迎合了部分国民的低级趣味。 | ” |
其他配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