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CGN中的虎,可参见
虎。
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本条目☆Kira~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
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
Wiki入门或
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P站id:14001206 作者:OURU
|
基本资料
|
本名
|
虎(Tiger)
|
别号
|
老虎娘、森林之王
|
生日
|
距今288万年前左右
|
萌点
|
肉食系
|
出身地区
|
陆地
|
活动范围
|
东北亚、东南亚、南亚[1]
|
个人状态
|
数量稀少,受到保护
|
亲属或相关人
|
猫娘、豹娘
|
虎娘是猫科动物虎种的拟人化萌娘,其下还有数个亚种。
简介
虎娘现存五个野外亚种,分别是孟加拉虎娘()、东北虎娘()、印支虎娘()、马来虎娘()和苏门答腊虎娘()。[1]其余,巴厘虎娘、爪哇虎娘、里海虎娘皆已死亡。
虎娘的亲属由近及远分别是:豹娘(),猫娘(),食肉娘(),哺乳娘(),脊索动物娘(),动物娘()。
- 野生虎娘仅生活在亚洲,主要在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3个区域,而野生豹娘生活在非洲和亚洲,因此虎娘和豹娘成为彼此在亚洲区域最主要的生态竞争者。[1]
- 因为猫娘和虎娘也算近亲,所以一些画师给虎娘画肖像画时会用猫娘做模特。
虎的介绍 |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来源请求]在距今约288万年,虎娘和雪豹娘从豹属中进化为不同种,她们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比狮娘、豹娘和美洲虎娘的关系都要近。
- 体貌
虎娘是天生的猎手,四肢孔武有力,而且有着优秀的听觉和夜视能力(达到人类的6倍)。虎娘的前爪有五趾,后爪有四趾,可以伸缩利爪以避免磨损。爪底有掌垫,可以消除声音。
虎娘身上有橙黑相间的条纹,可以在其捕猎时提供伪装。不同虎娘脸上的花纹不同,就好像人的指纹。不过也有一种“白虎”,是孟加拉虎的一种变异形态(并非单纯的白化病哦),皮毛不是橙色而是白色。
虎娘有长长的尾巴,可长达1.1米,其尾巴摆动的方式可以表现其心情状态。尾尖翘起抖动,并发出低吼声表示戒备;尾巴轻轻摆动,且鼻孔喷气表示友好。
- 食性
虎娘习惯单独行动,一只虎娘占据一片地盘。她们在白天或者夜晚都会捕猎,猎物包含鹿、水牛、野猪,甚至豹、鳄鱼等动物(不愧是森林之王)。不过虎娘也会选择更易捕猎的小型动物(如兔子、鱼等)作为优先级最高的食物。她们偶尔也吃植物果实获取纤维素,比如火绳树的果实。
虎娘一般不吃人,但如果她们太老弱而无力捕猎,也会选择低难度的人类作为食物。也有个别虎娘养成了吃人的习惯……
当发现猎物时,虎娘会咬住他们的咽喉,以切断气管或颈部的血脉。
- 现状
18世纪早期,西至里海和土耳其,东至俄罗斯和中国东南沿海,北至西伯利亚,南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巴厘岛和苏门答腊岛都有虎娘分布。但随着人们的猎杀,剥取虎皮或者制药,以及栖息地被破坏等,虎娘的数量锐减,上文提到的三个亚种也已灭绝,虎娘被列为濒危保护动物。
尽管虎娘有骇人之处……毕竟也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伙伴,不应面临灭绝的惨剧。
|
虎娘的传人
- 虎娘的传人
自从1978年《龙的传人》问世后,大多数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不过,虎娘是羌、彝、哈尼、白、藏、怒、纳西、傈僳、拉枯等十几少数民族的祖先。她们代表的是一种柔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2]
- 德国虎娘
由于德国的科学技术是世界第一,他们孕育出了现代虎娘。
生物体萌化(生命个体的娘化角色) |
---|
| 真核生物域 | 真菌界(注)与动物亲缘关系更近,同属于后鞭毛生物 | | | 植物界 | | | 脊索动物门 | 哺乳类 | | | 合弓纲(注)哺乳类另行列出 | | | 鸟类 | | | 蜥形纲(注)鸟类另行列出,恐龙、翼龙与鳄类、龟鳖同属于主龙形下纲,蛇颈龙所属的鳍龙超目尚有争议,沧龙、蜥蜴、蛇、喙头蜥则属于鳞龙形下纲 | | | 两栖类 | | | 硬骨鱼类(注)四足型类另行列出 | | | 软骨鱼类(注)与硬骨鱼的亲缘关系比人与鲤鱼还远 | |
| | 无脊椎 动物 | 节肢动物 | | | 软体动物 | | | 棘皮动物(注)后口动物,更接近脊椎动物 | | | 刺胞动物 | | | 栉水母动物 | | | 缓步动物 | | | 扁形动物 | |
| | 其他 | | | 色藻界(注)与植物同属双鞭毛生物 | |
| | 古菌域(注)与真核生物更加接近,同属新壁总域 | | | 真细菌域(注)原核生物因为包括属于新壁总域的古菌被拆了 | | | 病毒 | | | 虚构生物 | | | 其他 | |
|
注释与外部链接
- ↑ 1.0 1.1 1.2 李治霖、王天明.亚洲同域分布虎和豹竞争与共存关系概述[J].生物多样性,2022,30(09):33-49.
- ↑ “远古虎伏羲的后裔,大体包括羌、彝、哈尼、白、藏、怒、纳西、傈僳、拉枯等十几族。······崇拜虎的民族表达是一种柔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
胡瑞波、安俊芳.民族服饰中“龙”和“虎”崇拜的视觉语言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6(02):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