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 ||
名字 | 鲁迅 | |
本名 | 周樟寿→周树人 字:豫山→豫才 | |
别名 | 鲁迅、迅哥儿、鲁滨逊、小行星坠落[1]、鲁逊 | |
昵称 | 周老、小白象(许广平用) | |
国籍 | 中国 | |
籍贯 | 浙江绍兴 | |
生日 | 1881年9月25日 | |
逝世 | 1936年10月19日(55岁) | |
星座 | 天秤座 | |
身高 | 1.6米(5英尺3英寸) | |
职业 |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
活跃年代 | 20世纪初 | |
代表作品 | 《朝花夕拾》《呐喊》 | |
相关人士 | 秋瑾 |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其祖父为其取字豫山,但因为“豫山”在绍兴方言里听起来很像“雨伞”,鲁迅受到了小伙伴们的嘲笑,遂将字改为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马甲大师[2]、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白话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府城内东昌坊口的一个家境优渥的书香门第。1893年其祖父周福清向科举考试乡试主考官行贿案发,其父周伯宜虽然没有参与舞弊,但因此案被禁止参加科举考试。周伯宜因为此事抑郁寡欢,不久便卧病在床。为了将周福清捞出监狱、给周伯宜治病,周家花费了大量银两,因此家道中落。1898年他前往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进学,期间接触到西方的新思想;1902年到日本留学,起初决定学医,但后来认为学医无助于改善国民的思想和精神,因而弃医从文。
1909年,鲁迅从日本回到中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优级生理学、初级化学教员,绍兴府中学堂博物学兼监学教员,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等职务。1912年,鲁迅到民国教育部工作。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随政府搬到北京,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1科科长、教育部佥事。在教育部任职期间,鲁迅与钱玄同、许寿裳等人促成教育部通过章太炎的记音方案,作为汉语的标音符号、与钱稻孙、许寿裳合作设计了民国国徽、设计了北京大学校徽。后被教育部署总长章士钊免职。鲁迅为此向民国平政院提起行政诉讼并胜诉,本来依法可以复职,但他却选择离开民国政府。易培基接任教育总长后,签署了让鲁迅复职的命令,并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身份给鲁迅发了教授聘书。
1918年鲁迅创作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收录于《呐喊》,这也是他首次使用“鲁迅”的笔名),以一个狂人的口吻对“吃人”的封建腐朽思想予以抨击。此后他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及杂文,其中小说《阿Q正传》被普遍认为是其代表作。其作品多为文风犀利的讽刺性作品,以批判国人劣根性、揭露社会的黑暗腐朽为主;但也绝非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亦有“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之类对于青年寄予厚望、希望改善现状的思想在内。除了本人创作之外,鲁迅还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
1919年11月,鲁迅三兄弟卖掉绍兴的老宅,共同购买了北京西城八道湾11号三进的四合院后全家搬迁至此居住。1923年7月18日,周作人写信与鲁迅绝交。后因为与弟媳羽太信子发生矛盾,鲁迅搬到砖塔胡同居住。鲁迅在此期间把笔名换成“宴之敖”。据鲁迅解释,“宴”字由“家”的上部、“日”、“女”组成,而“敖”有“放逐”的含义,这个笔名的意思是“我在家里被日本女人放逐了”。
1926年3月18日,三·一八惨案发生,鲁迅对北洋政府极其失望,于是离开北京,但是这段期间鲁迅一直拿着北洋政府教育部提供的每月300大洋工资,直到1931年12月前往厦门大学担任教授。1927年1月16日,鲁迅离开厦门,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但是后来中山大学又聘请了顾颉刚前来任教,鲁迅又不喜欢顾颉刚,于是又离开了广州。
1927年10月,鲁迅搬至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与许广平同居。在此期间创作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且”、“介”两字分别为“租”、“界”两字的右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意为“半租界”。1929年9月27日,其子周海婴出生。
1932年1月28日,日军入侵上海。30日,鲁迅和周建人两家躲进鲁迅的密友内山完造创办的内山书店的三楼避难。2月6日,鲁迅和周建人一家以及仆人等十人又到英租界内的内山书店分店避难。1933年4月11日,内山完造以内山书店职员的名义替鲁迅租下大陆新村的住所。鲁迅在此处走完了人生最后的3年半时光。
1936年10月17日,鲁迅写下其最后一篇文章《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和肺气肿诱发的严重气胸,医治无效,病逝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终年55岁。在去世之前,鲁迅曾将遗嘱发表在1936年9月5日的《中流》第二期上,文章名为《死》:
尽管鲁迅只求葬礼尽可能从简并草草了事,但鲁迅的逝世依然引发了轰动。文艺界人士请求民国国民政府举办国葬,但民国国民政府不予理会。于是,文艺界人士自发于1936年10月21日举办了葬礼。鲁迅灵柩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的白旗。有2万余名上海市民前来参加,送葬队伍从徐家汇一直排到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鲁迅墓迁移重建于上海虹口公园(现鲁迅公园)。
鲁迅的大部分语录针对的是他所处于的民国时代。然而很多时候,这些语录放到今天用依然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