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家骏 | |
本名 | 盛松 |
别名 | 盛特伟 |
国籍 | 中国 |
出生 | 1915年8月22日 |
逝世 | 2010年2月04日 |
职业 | 动画导演 |
代表作品 | |
《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 |
特伟是中国大陆的男性动画导演,“中国学派”的开创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
特伟,广东中山人,肄业于上海尚贤中学。1935年后曾专门从事国际时事漫画工作,早期,特伟崇拜和模仿过英国讽刺漫画家大卫·罗的风格,“特伟”一名便来源于大卫·罗的谐音。1949年,特伟被派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向持永只仁学习动画制作,并负责组建美术片组,1950年该组迁至上海,并于1957年建成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任厂长直到80年代。[1]
特伟在拍《骄傲的将军》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探索民族形式之路”的口号,他率领创作人员远赴北京、山东、河北等地,搜集了古代绘画、雕塑、建筑以及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等素材,影片从选材、人物形象、背景设计、动作表现上都极富中国民族特色[2]。196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水墨动画试验小组,特伟任组长,举全厂之力攻克技术难点,反复做试片,第一个完成的试验镜头是“青蛙跳到水里”的动作。之后作为艺术指导,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之后,1963年的《牧笛》使水墨动画走向成熟,而1988年特伟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山水情》成为水墨动画的绝唱。特伟对《西游记》情有独钟,一直想创作一部相关的动画。十年浩劫之后,特伟对于坏人善于伪装这点感触深刻,为了完成夙愿,与严定宪、林文肖合作导演《金猴降妖》,同时编辑成六集系列片。年近70岁的特伟带领摄制组几度来到黄山、武夷山、三清山等地实景采风。他希望《金猴降妖》与《大闹天宫》完全不同,希望能探索出新的风格,在表现手法方面,将传统的民族风格和抽象绘画手法相结合;在音乐方面,第一次将电子乐引入到动画片的音乐中,与管弦乐融为一体;在动作设计方面,将武打与舞蹈相结合,既有舞蹈般轻盈的武打动作,又有形如流水的变形动作。[3]
1951年
1953年
1954年
1956年
1957年
1960年
1963年
1976年
1985年
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