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又称女娲氏、娲皇,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上古天地人“三皇”之一的娲皇,曾造人补天。
关于女娲的记载十分零散,先秦文献十分稀少。
所有描述大致分为几类:
1.女娲造人:此种传说以东汉人应劭的《风俗通义》为代表。
《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劳动非常辛苦),力不暇供(供应),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2.女娲补天:此种传说以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的《淮南子》为代表。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3.女娲创造万物:此种传说以东汉人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代表。
《说文解字》:“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4.女娲是伏羲的妹妹,与伏羲兄妹交媾:此种传说以战国时期的《世本》为代表。
《世本·氏姓篇》:“女氏,天皇(伏羲)封娣(娣就是妹妹的意思)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其后为女氏,夏有女艾,商有女鸠、女方,晋有女宠,皆其后也。”
5.女娲是“三皇五帝”的“三皇”之一:此种传说以东汉人王符的《潜夫论》为代表。
《潜夫论》:“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三皇。其一者或曰遂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
6.女娲是人首蛇身的半兽人:此种传说以战国时期的《列子》为代表。
《列子·黄帝》 :“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
此外,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里,还流传着女娲创造音乐、发明酿酒、建立婚姻制度等种种传说。
在多部ACG作品,特别是以中国神话传说为背景的作品中,有女娲为原型的角色登场。
|
![]() 维基百科 提示您 | 关于女娲, 在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 有相关条目。 请参阅:女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