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 | ||
姓名 | 孙悟空 | |
别号 | 悟空、孙行者、孙大圣、大师兄、心猿、猴哥、大圣爷、孙爷爷、孙外公 孙猴子、弼马温、泼猴、猢狲、盖天下有名的贼头 | |
封号 | 美猴王(自封) 齐天大圣(天庭封) 斗战胜佛(如来封) | |
武器 | 如意金箍棒 | |
装备 | 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藕丝步云履 | |
法术 | 七十二变、筋斗云、火眼金睛等 | |
相关人士 | ||
师父 | 菩提老祖、唐僧 | |
师弟 | 猪八戒、沙僧 | |
七大妖王 | ||
结拜兄弟 | 镇元子 |
“ |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
” |
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主人公,也是中国神话中的民俗神祇之一,明代百回本《西游记》书中最为深入人心的形象之一。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是天地生成的一个石猴,率领群猴在花果山水帘洞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后来为学习长生的法术而拜菩提祖师为师,学会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绝技。
后来他前往东海龙宫夺取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地府勾了生死簿,惊动天庭,天庭两次派兵征讨花果山,仍然降他不得,只好请西天如来佛祖前来助阵。如来佛祖以五行山将悟空压在山下五百年。原著说被压五行山下是王莽篡汉时期,到唐太宗时期应该是600年,可能的原因有作者故意模糊历史或作者没仔细计算
五百年后,悟空在观音菩萨的指点下拜唐僧为师,并跟随唐僧前往西天求取真经。路上唐僧又收了猪八戒、沙和尚两个徒弟,众人在途中斩妖除魔、历经磨难,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电视剧中先后由六小龄童(1986版)、张卫健(港版)、陈浩民(港版续集)、曹荣(西游记后传)、丁健(宝莲灯,也是西游记的六耳猕猴)、费振翔(浙版)、吴樾(张版)等人扮演,其中六小龄童被认为最经典。原著中孙悟空更趋向于猿猴形象,但电视剧中大多更类似于人。
五行的金在地支中对应申猴,这只猴子被火炼后得到了火眼金睛。火对应的五脏是心,所以这猴子又被称之为心猿。心猿毕其一生要修行到“空”的境界,所以他的名字叫悟空。(是以有了“打破顽空须悟空”之句。)
《西游记》中如来称“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其中灵明石猴被认为可能是孙悟空的出身。“灵明”也是心的别称。
孙悟空的形象在唐末五代就已经出现,之后在元杂剧及《西游记平话》中进一步丰富,最终在吴承恩著《西游记》中成为人们今天熟悉的形象,同时被明清大量的传说继续继承。
孙悟空形象的原型,有可能来源于民间传说中的猿型水怪,其中有一说法认为孙悟空原型就是猿型水怪无支祁。
无支祁传说在大禹治水时作乱,盘踞于淮河,后被镇压于淮河河畔的龟山之下,也被认为是淮水之神。
在元杂剧西游记中,巫枝祇圣母就是通天大圣孙悟空的妹妹。在百回本西游记中,也以“水母娘娘”“水猿大圣”的名义提及了无支祁的事迹:
此外,二郎擒猿的神话传说也与水猿有关。二郎神原型之一的李二郎就有治水降服水怪的传说。在二郎神信仰非常强势的宋代,流传下来的花钱就有二郎降猿状水怪的内容。二郎与猿猴的对手戏在元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元杂剧《西游记》、《二郎宝卷》都有体现。
另外胡适等人认为孙悟空的形象可能源自印度教史诗中的神猴哈奴曼,该观点被鲁迅批驳。
由于《西游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众多文艺作品中都有孙悟空的衍生形象,有的是对《西游记》原著的改编或新编,也有的与《西游记》并无联系,只是借用了孙悟空及其他人物的名字。
英语圈通常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Sun Wukong或Monkey King,而称各种日系作品中的孙悟空为Son Goku(单独提到Goku时一般指《龙珠》的孙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