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方对战争中心的群岛有不同名称,这场战争的命名也有差异。
- 英国称群岛为“福克兰群岛()”,称这场战争为“福克兰战争()”,采取英方命名时的中文简称为“福岛战争”;
- 阿根廷称群岛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称这场战争为“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采取阿方命名时的中文简称为“马岛战争”;
- 部分拉丁语国家称这场战争为“南大西洋战争”;
为保持中立性,下文对群岛和战争的名称尽量回避提及,使用某个名称并不代表对其认可。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萌娘百科现实战争相关条目正在建设中,欢迎有编辑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历史军事原型编辑组编辑群:
1035855750欢迎阅读并协助
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
Wiki入门或
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历史资料,确保条目内容的准确性与中立性。希望你能珍惜这珍贵的平静岁月。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福克兰战争
|
Guerra de las Malvinas/Falklands War
|
|
《辛普森一家》中关于马岛战争的报道
|
时间
|
1982年4月2日 - 1982年6月14日
|
地点
|
南大西洋
|
结果
|
英国胜利,重新控制群岛
|
参战方
|
英国
支持
|
阿根廷
支持
- 秘鲁等多数拉美国家
- 古巴等部分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 苏联
- 以色列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战时内阁)首相
|
三军总司令(军政府)总统
|
参战兵力
|
参战兵力3.5万人 地面部队9000余人 舰船118艘计100余万吨 作战飞机68架 直升机196架
|
参战兵力6.5万人 地面部队1.3万人 作战舰艇和辅助船只33艘计12万吨 作战飞机350架
|
伤亡与损失
|
255人阵亡 775人负伤 115人被俘
|
649人阵亡 1657人负伤 11313人被俘
|
“ |
It would appear the sun has set on yet another corner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is one far down in the South Atlantic. |
” |
——ABC于1982年4月2日对于马岛战争的报道
|
马岛战争,是指1982年阿根廷与英国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阿根廷称呼)/福克兰群岛(英国称呼)主权而爆发的一场局部战争。
命名争议
由于各方对战争中心的群岛有不同的名称,这场战争的命名也有差异。
英国称之为“福克兰战争()”,阿根廷称之为“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采用各方命名时中文简称分别为“福岛战争”/“马岛战争”,而部分拉丁语国家又称之为“南大西洋战争”。中国大陆多使用“马岛战争”。
为保持中立,下文对群岛和战争的名称尽量回避提及。
简介
群岛的主权争议早已存在。1690年,英国船长约翰·斯特朗途经秘鲁和智利近海到达群岛并记录了该水域和野生动物,这也是存在文献记载证实的人类第一次登陆该群岛。1764年,法国船长路易斯·安东尼·布干维尔在东岛建立路易港,群岛开始有人类居住。1766年,英国船长约翰·麦克布赖德在森德尔斯岛建立埃格蒙特港。1766年,西班牙获得了法国人的路易港,更名为索莱达港。1770年,西班牙人发现并占领英国人的埃格蒙特港,引发危机。次年(1771年),为了避免战争,西班牙将埃格蒙特港归还英国。此后又经多次易手。1840年,群岛成为皇家殖民地,苏格兰定居者建立正式教会牧区。居民迁至杰克逊港,不久后更名为斯坦利港,于1845年正式成为政府所在地。
阿根廷自西班牙独立后,自称继承了对此岛的主权,但英国不予承认。长期以来,岛屿由英国实际控制。多方就此展开了一系列谈判,但均告失败。阿根廷军政府上台后,国内经济状况低迷,逐渐演变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阿根廷政府试图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稳固执政地位。
1982年3月19日,有阿根廷人登陆群岛以东1390公里处的南乔治亚岛。4月,阿根廷发动“蓝色作战”(Operación Azul)占领了群岛,英国在群岛上的政府宣布投降。作为回应,英国组织特遣舰队经过漫长的航行抵达南大西洋,在英国海外领地阿森松岛建立进攻基地。英国发动“小鹦哥作战”(Operation Paraquet),攻占了南乔治亚岛,随后发动“黑公鹿作战”轰炸阿根廷机场。双方进行了多轮空中和水面作战,其中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和谢菲尔德号的被击沉分别增大了双方的舆论压力,最终使得和平停火的希望破灭。
5月21日,英军登陆群岛作战,步步进逼,6月11日对群岛首府(英称“斯坦利港”,阿称“阿根廷港”)发动攻势,逐一突破了阿根廷军队的防线。最终,6月14日,阿根廷守军向英军投降,签订停战协议。
影响
对阿根廷
阿根廷在战争中的失利引发了反政府抗议,加速了军政府的倒台。尽管岛上居民也公投认同英国控制,但阿根廷并未放弃对群岛的主权诉求。
对英国
英国通过此战重新实际控制群岛,由于战争的胜利,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绪,巩固了撒切尔政府的权威,帮助英国保守党在次年以更大优势再次赢得大选。
对其他国家
参战双方在战争中投入的一些高端装备,如鹞式战斗机、飞鱼反舰导弹等,因在战争中充分发挥,在国际上取得了更高的评价。
与此同时,另一些装备如英军的42型驱逐舰,因为发挥不佳(典例就是谢菲尔德舰,被阿军超军旗攻击机发射飞鱼干沉),国际评价有所降低。这可能直接导致当时的中国高层开始质疑英国军工的可靠性,由此逐渐取消了一系列和英国的军工合作。
图为《
战舰少女》中的海标枪防空导弹。马岛战争期间,英军驱逐舰就配备了这款导弹。那个“(051S)”后缀指的是当时中国的一个计划,旨在将051型驱逐舰升级为搭载该武器的051S型。这个计划的取消不只是因为当时中国资金不足,还可能因为海标枪在战争中没能保住英军42型驱逐舰谢菲尔德舰,导致中国高层开始质疑其可靠性。游戏因为规避争议,对这段历史只是简单地一笔带过了。
ACGN相关
这场战争是冷战期间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海陆空联合作战,同时创造了海上战略投送的经典战例,因而成为不少漫画、动画、游戏、小说、音乐、影视作品的题材。
- 美国恐怖漫画《地狱神探()》以政治和社会评论闻名,其中就有这场战争的描写。
- 《辛普森一家》第五季第18集《Burns' Heir》(《Burns的继承人》)中,成为Burns继承人的巴特·辛普森要求让小丑库斯提来送披萨,库斯提为了高额的报酬,把自己本该出演的电视直播杂技节目换成了12年前的录播节目,结果因为录播节目里插入了12年前这场战争的紧急新闻而露馅。
- 《危险调查员》的主角平贺·奇顿·太一,就曾经在这场战争中以SAS队员[1]的身份活跃。
- 《国家的崛起》中冷战时期如果美国攻击阿根廷,就会进入马岛作战,特点是开局首都即丢失,必须迅速夺回。
- 滚动射击游戏《Harrier Attack》的游戏背景的原型就是这场爆发于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战争。[2]
- 海军战略模拟游戏《Strike Fleet》中有这场战争的登场,包含了英阿双方争夺的群岛的场景,玩家需要控制英国海军迎接阿根廷的攻击。
- 海军战略模拟游戏《简氏舰队指挥官》中有一个场景设置在这个群岛,模拟这场战争中的海战。
- 海军战术模拟游戏《鱼叉4》有关于这场战争的场景和历史细节的拓展。
- 实时战略模拟游戏《马岛战争2032()》中,玩家的主要任务是在战争50周年之际带领阿根廷军队从英国手中夺回群岛,并且游戏开头也会带领玩家回顾50年前的战争。[3]
- ProSIM公司开发的历史战争游戏《The Falklands War 1982》,模拟了1982年那场历史上真实的战争。[4]
- 回合制游戏《Squad Battles Falklands》,力图重现英国和阿根廷之间这场短暂但尖锐的战争。[5]
- 回合制游戏《Falklands '82》同样以这场战争为背景,玩家需要操控英军进攻阿根廷军队。[6]
-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真实计划()》(简称“PR”,原为《战地风云 2》模组,现已成为独立游戏,《战术小队()》为其精神续作)中,有以历史上的这场战争为原型的官方地图[7]以及对英国、阿根廷双方势力的还原。[8][9]
- 《全金属狂潮》中的角色理查德·亨利·马度卡斯,曾在HMS Conqueror(S48)上作为副舰长,在这场战争中击沉阿根廷军舰General Belgrano。
- 《三体》中吴岳与章北海讨论末日战役的必胜信念时,举了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的这场战争中,阿根廷特种兵试图用磁性水雷从水下炸沉停泊在意大利港口的英国军舰但最终失败的例子,试图论证技术代差下劣势一方失败的必然性。
- 在诸多英文网络社区都有大量该战争有关的meme。
ACG作品中所登场的战争事件(战争、战斗、军事行动、武装政变、体育格斗赛事等) |
---|
| | | 史实战争 | | | 虚构战争 | | | 虚构政变 | | | 格斗赛事类 | | | 关于更多和军事有关的内容,请参考模板:军事话题索引。 |
|
注释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 提示您 | 关于马岛战争, 在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 有相关条目。 请参阅:马岛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