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理曼的帝国崩溃了,延续神圣罗马帝国的任务就落在您手中。 团结彼此互相攻伐的公国,与教皇的权威抗衡,建造强大的垛墙防御工事! 与强大的骑士一起粉碎敌军,并使用装甲攻城机摧毁他们的城市,率领您的士兵远征圣地以及入主东欧。 条顿的独特单位是条顿骑士团,可以将敌人的近战单位绞杀成碎片的狂热战士。 | ” |
——游戏内说明书 |
条顿人是《帝国时代II:国王时代》(原版)登场的中欧文明,专注步兵。
历史上的条顿人最早是由罗马共和国作家提到,他们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辛布里结盟一起反对罗马的蛮族。 游戏中的“条顿人”实际上代表了迁移时期讲西日耳曼语的多个民族,例如东法兰克、神圣罗马帝国、十字军国家以及三个着名的十字军军团:圣约翰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他们依靠步兵、骑兵、攻城部队和防御工事,是典型的中世纪欧洲军队。
条顿人以其强大的堡垒和要塞城市而闻名,这些堡垒和要塞城市捍卫了自己的城市不受其他欧洲入侵者的侵害,从塔楼和镇中心的双倍驻扎规模可以看出这一点。他们的城堡也是首屈一指的,因为他们的步兵可以很好地帮助弓箭手捍卫城堡,为此,带有炮门垛口结构的城墙使步兵可以在城墙的安全范围内发射箭,以加强城堡的攻击力。为了支持城堡的持续作战能力,他们推行了一种有效的耕作制度,因此他们的农场的建造成本较低。
作为多个十字军军团的核心,他们拥有自己的天主教派,而且是可以激发盟友的强烈忠诚的狂热信仰捍卫者, 因此,他们更难被转化。德国僧侣们也非常刻苦努力,可以在远离战场的地方治愈自己的盟友。日耳曼攻城武器的设计还可以承受敌军侧翼包抄时的威胁,游戏里以+4装甲作为映射。
条顿武士(Teutonic Knight)
条顿骑士团是在十字军东征行动高峰时出现的产物,他们来自于日耳曼地区的战士教团。于12世纪末广泛地获得了封地,得到发展的机会。而西元1199年,条顿骑士团正式获得教廷承认,和医院骑士团并列。并以白底黑十字为徽章。这个徽章后来也成为德意志帝国的黑十字。
随着十字军活动的受挫,他们将重点转向经略东欧以及波罗地海等地,并在普鲁士境内落地生根。并于13世纪开始进军诺夫哥罗德。不过后来条顿骑士团先后于楚德湖、希腊遭到数次重大军事挫败。教团走向衰弱,以前强大的军事教团不复存在。
条顿骑士团现今仍存,不过已经走向纯公益性质。
为攻城武器 +4 点近战护甲。
在中世纪时,对于金属的锻造功夫早已炉火纯青。除了战士们的甲胄,良好的装甲防护也被应用在攻城武器上。历史上并未特别强调条顿人在这方面的成就,但因为游戏平衡的关系成为条顿人专属的特殊科技。
然而,在近代时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研究出来的坦克、军舰和飞机拥有着更加坚固的护甲了。
城堡 +3 攻击距离,驻扎步兵也可以增加城堡伤害。
条顿人的对外占领作战让他们在城堡的兴建上有独到的成就。他们擅长用城堡控制特定范围内的区域。游戏中为了反映这个特质,遂将此科技用于强化条顿人的城堡性能。 "Crenellations"字面上的含意就是城墙上锯齿状的射孔,虽然历史上这并非条顿人的专利。
玛利亚拉赫修道院 (Maria Laach Abbey)
位于现今德国普法尔茨,是本笃会的修道院。建造于1093。本笃会强调清修,以隐修清贫的方式钻研圣经道理,所以在中世纪时许多山区都出现类似的大型修道院。名称是直到19世纪才明订为“玛利亚拉赫修道院”。
游戏中的条顿人说中古高地德语,这是现代标准德语(普通德语)和几种德语方言(如德国巴伐利亚州和奥地利常用的巴伐利亚方言)的祖先。 它们在德国大约在700到1350之间被使用,与游戏中描述的时间段非常吻合。哥特人在游戏中说的是相同的语言,但实际上,哥特人有自己的语言,这种语言最早可追溯到4世纪,并在8世纪或9世纪逐渐消失。
游戏中的条顿人说中古高地德语,这是现代标准德语和几种德语方言的祖先。 它们在德国大约在700到1350之间被使用,与游戏中描述的时间段非常吻合。哥特人在游戏中说的也是相同的语言,但实际上,哥特人有自己的语言,这种语言最早可追溯到4世纪,并在8世纪或9世纪逐渐消失
村民:
军事单位:
僧侣:
国王:
德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 800 年,查理曼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他死后,其帝国先分裂为三个部份,然后逐渐合并为二︰西边的法兰克王国成为法国,东边的王国成为德国。查理曼死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头衔,一直到第十世纪时仍然挂在查理曼的家族身上。在 919 年,撒克逊公爵亨利在众多候选的公爵当中,被推举为日耳曼国王,其子奥托在 962 年时成为皇帝
神圣罗马帝国的范围,在奥托一世的控制下,从日耳曼平原北至波罗的海,东达今天的波兰部份,并南抵今天的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的北部。打从一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即面临一个相同的难题,也就是如何保持对日耳曼和意大利这两个不同地区的控制,因为两地中间隔着阿尔卑斯山脉,统合上并不容易
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功,基本上是受惠于日耳曼和意大利这两个主要成员。日耳曼人并没有消除多少野蛮的特性。他们很早就被查理曼征服。帝国也从意大利的文化,科技和贸易等方面获利良多。意大利人欣然接受由帝国确保的和平与稳定,因为他们曾在五百年前受到入侵。由帝国所提供的保护防卫了罗马教廷,并且让意大利的城邦国家得以开始发展。
帝国的军队由教会土地的佃户所担任,他们有义务为皇帝服军役。第二种重要的部队是由农奴组成的兵团,虽然他们会在接受最好的训练与装备后成为骑士,却不是自由人。这些军队会被用来镇压由地方贵族和农民所参与的暴动或干政,也必须抵挡来自北方的维京人和东方的马扎尔人所发动的入侵。
由于日耳曼仍然留下大量独立的公国互相竞争,日耳曼的战士因此个个历练十足。他们受雇为佣兵,并派遣大批部队参与十字军。最为闻名的日耳曼战士是条顿武士,乃受十字军所感召具宗教使命感的战士。条顿武士通过征战将基督教传播到波罗的海地区,但最后被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冻结的佩普西湖上一场战斗受到遏止。
皇帝之间的对抗以及教会拥有主教授予权等因素,削弱了皇帝们在日耳曼和意大利的统治权。当皇帝被暂时逐出教会并且投注于对抗罗马的战争时,帝国的政权就已失去效力。在未受到皇帝的干预或帮助之下,地方上的日耳曼亲王团结自己的力量并与维京人作战。在意大利,兴起中的城邦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伦巴第联盟,并拒绝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地位。
在日耳曼和意大利的政权,自此从皇帝身上转移到地方上的亲王和城市。皇帝的军队叛乱,占领由他们驻守的城市和城堡,并宣布这些地方被解放。而当时的皇帝为重新夺回意大利,对日耳曼地方上的亲王作了很多的让步。到了十三世纪中期,神圣罗马帝国便已名存实亡,皇位更虚置达二十年。日耳曼的亲王只关心自己所保有的东西。意大利的城邦国家并不接受日耳曼的统治者,而且他们也强大得足以防卫自己。
中世纪的皇帝是由日耳曼的亲王推选出来的,但仅徒具空名,对地方的控制力远远不及他们对自己家族庄园的掌握。几个世纪以来,日耳曼只能算是欧洲的一股小势力。
因为条顿是日耳曼蛮族中最大宗,而现今意义的德国 (German) 就是自认是日耳曼人的后裔。条顿人,就是生活在今天德国和奥地利境内的日耳曼民族。
查理曼于西元800年接受教皇加冕,成为罗马人的皇帝。但在查理曼这样的雄主去世后。他的帝国很快就分裂成三块,由三位继承人分别继承。西法兰克王国就是今天的法国、东法兰克王国则是今天的德国。中法兰克就是夹在东西两国中间,还占据一些些北意大利领土。后来辗转被瓜分。
9世纪到10世纪间,东法兰克王国逐渐地日耳曼化。后来由撒克逊公爵奥图一世被选为东法兰克国王,他领有今天的荷兰、瑞士、德国与奥地利。为现今德国疆域奠定了基础。
奥图一世在掌权之后野心不小,并深深地向往着过去查理曼的功绩。所以他要求教皇比照查里曼为他加冕。他的王国也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奥图一世的行为,为日后日耳曼地区埋下了冲突的种子。此后神圣罗马帝国君主便和教皇陷入一种权力的纠葛之中。
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王权低落。皇帝往往要亲自在各封国间东奔西跑,影响力始终有限。这点在撒克逊王朝的继任者萨利安王朝时更明显,诸侯不服从皇帝的情况甚至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甚至诸侯还和教皇联手彻底击倒了皇权。而神圣罗马帝国从此就陷入松散。
1138年,各公国们偏好的强势家族霍亨斯陶芬的康拉德III出任皇帝。这对叔侄重整了松散的帝国。他的侄子,就是鼎鼎大名的“红胡子腓特烈”。这位红胡子腓特烈是位铁血君王,对内他削弱各大公国的实力,转而将土地封给家臣。此后这些领有封地的骑士们便成为其忠实的拥护者;对外他积极的介入意大利事务,跟教皇斗争。甚至还发起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表明其对于教廷的影响力。
腓特烈在东征时溺毙,他也因为对外扩张的成就成为后世日耳曼掌权者的一个情感上的投射对象。
霍亨斯陶芬王朝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巅峰,除了帝国疆域向东、西同时扩张之外,也完成了基督教化,他们承认了条顿骑士团在境内行使的众多权利,而这个骑士团也在日后的东征行动中扮演了很重要的地位。在亨利二世主政期间,神圣罗马帝国对于。意大利的野心更是积极,吞并了西西里岛,而且持续的与教廷斗争,比之过去红胡子在位期间还更难缠。整个帝国将重心全放在意大利事务上
帝国专注于意大利事务,这就意味着神圣罗马帝国在日耳曼的极盛转衰。中央集权由于天高皇帝远所以整个崩溃瓦解。再次沦为松散的公国集合体。
霍亨斯陶芬王朝最后没有继承人,在经历一段空位时期后由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出任帝国皇帝,他收服了奥地利,让奥地利从此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根据地。而当时帝国中最大的政治势力就是波希米亚,继承于之前霍亨斯陶芬王朝给予的权利,他们是唯一能够“称王”的王国。从此,帝国权位就在这两大势力中被轮流垄断。皇权集中化的国家理想始终遥遥无期。
不过哈布斯堡王朝的强势很快就遭到封建贵族的反感和抵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执政时期企图将帝国政治改革成贵族联合治理的中央政府,但这样的中央政府影响力依然很薄弱。
由于和教皇关系不佳,13世纪的神圣罗马皇帝少了宗教上的承认,他们是没有实权的。由于皇权疲软,皇帝之位大多数是靠着联姻与政治结盟取得。连对于各公国进行税收的权力都几乎没有。随着中世纪来到尾声,宗教改革、土地从贵族转到资产阶级如市民商人或手工业者中。再次的冲击了帝国的统治结构。
其在外国的影响力也逐渐衰退,北意大利的诸邦逐渐强盛,佛罗伦斯、米兰、威尼斯等富有的邦国纷纷脱离了帝国的统治。政治上的帝国更是雪上加霜,由于一直没有适当的帝位继承规则。每一次皇帝驾崩便会导致各公国的选帝侯相互冲突。
这样松散的政治体在经历17、18世纪后的乱局变得越来越零碎。直到近代被拿破仑所终结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