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会因为国内饲养的猪未获得人权而受到谴责 | ” |
——芙拉蒂蕾娜·米利杰《回顾录》 |
“ | 他们说过,那是骄傲。除此之外,他们什么都还不知道 | ” |
——芙蕾德利嘉·罗森菲尔特《战场追忆》 |
86 -不存在的战区- | |
原名 | 86―エイティシックス― |
常用译名 | 86 -eightysix- 86 -不存在的战区- 86 -不存在的地域- |
作者 | 安里アサト |
插画 | しらび |
地区 | 日本 |
出版社 | KADOKAWA(日文) 台湾角川(繁体中文) 天闻角川(简体中文) |
丛书 | 电击文库(日文) Kadokawa Fantastic Novels(繁体中文) Light Novels(简体中文) |
册数 | 11册(2022.2) |
连载状态 | 连载中 |
改编载体 | 漫画、动画 |
《86 -不存在的战区-》(86―エイティシックス―)是由安里アサト创作,しらび插画的一部轻小说,并有同名改编漫画连载中。
作品曾获电击小说大奖23届大赏,2018年这本轻小说真厉害!第2位,2019年这本轻小说真厉害!第5位。
圣格诺利亚共和国为了对抗邻国的无人机武装“军团”,研发出了同等的无人机力量,勉勉强强地在没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化解了邻国对自己的威胁。
没错—明面上确实如此
然而隐藏于背后的,却是不被承认的“86战区”中,被剥夺了公民权的少年少女们驾驶“有人操控的无人机”战斗的凄景
率领着年轻士兵昂首迈向黄泉的少年——辛
与身处遥远的后方、通过同步装置指挥作战的指挥官蕾娜
两人的聚散离合,伴随着壮烈而又悲伤的战斗,在此拉开序幕
本作中有一系列专有名词,考虑到小说尚未完结,下面列出已经提到的部分:
基于大脑中某未开发区域的特异功能而进行通讯的技术。借助项链造型的同步装置,后方的指挥官可以与一线部队进行抗干扰防窃听的沟通交流。不过,由于人体机能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也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否则同步发起方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由维克开发的紧身衣设计的服装,利用内部的传感器来分流知觉同步带给大脑的负担据称启动时的感觉犹如羽毛抚过全身。除此之外,套装内置的生物电获取系统可以提供同步装置所需的电力。电源不是外接而是来自紧身衣的设计其实是作者的个人喜好
其俄语名字“
由于“军团”的进攻,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丢失了绝大多数领土。为了保证食品供应,人们建造了自动化工厂来生产食品。由于是人造食物,口味肯定大不如前,特性也与它们的原型不尽相同,甚至有共和国难民认为真正的肉类太腥而将其丢弃的奇葩案例根本原因是打小时候这些人就未尝肉味。什么?你说86区的合成食物?那个不是C4炸药吗?而且随着剧情推进,读者会发现由于“军团”的扩张导致农业生产及国际粮食贸易等受到严重影响,各国的食品生产均不同程度依赖自动化工厂,隔三差五有人泡的合成红茶就是一个例子
现实中的人造肉和植物工厂(小说中瓦尔特盟约同盟有建设)产出的食品绝对没有小说里描述的那么难吃,至少前者看着是肉吃起来也是,后者能产出正儿八经的蔬菜,而且两者占地面积不大,由此可以看出“军团”给各国群众造成的影响。
罗亚·葛雷基亚联合王国由于常年作战而面临兵员不足的窘境,于是战术人形“西琳”应运而生。基于自愿原则扫描被认为救助无望的重伤号的脑部,将其以人造脑细胞的形式重现并导入虚拟人格来作为CPU有没有觉得这套流程有点眼熟?,再加上人类少女形态的外貌(但是会特意跟人类有差别)和一些设备,最后就成为了这些叫做“西琳”的机器人IOP直呼恐怖分子。由于其记忆可备份且造价低廉(相比人类),所以“西琳”通常作为可以大规模消耗的类一次性用品 比如拿来铺路,也只有列维奇观测基地的人们会把她们认为是另一种人类而非机器。
其名字来自斯拉夫神话中和谐女神拉达的儿子之一希灵
本作中的民族可以按发色、肤色和瞳色分为白系种、黑系种,金系种,红系种,青系种和紫系种,每个种族有亚种。除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之外,其他国家对于这些种族基本一视同仁。
齐亚德帝国用于作战的AI装甲部队,半年便干趴了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大半部队,逼得他们紧急拿“军团”的技术搞出了盗版货M1A4 破坏神,塞进有色种拿去填前线窟窿去了。其AI运算模型“玛丽安娜模型”来自罗亚·葛雷基亚联合王国,由“军团”的开发主任瑟琳进行升级;而“军团”所使用的多足型机甲则是来自瓦尔特盟约同盟然后这俩国家被自己当年开发的玩意搞得焦头烂额
“军团”的低级作战单位,脑子不太好使,启动六年后就会停机(为了防止失控),唯一优势是机多势众。
众所周知,如果不能及时更新系统,“军团”就会在几年后崩溃。为了维持自身存在以完成战略目标,“军团”会扫描复制死亡人类的大脑结构并用其取代帝国的制式CPU,这些单位被称之为“黑羊”。
比起扫描死人脑袋的“黑羊”,“牧羊人”则是利用刚死不久的人脑——大多来自“86”们,作为自己的CPU,也因此拥有了人类的思考能力,所以通常担任指挥官。由于完好的大脑十分珍贵,所以大部分“牧羊人”都是基于重战车型改造而成。也正因为其被作为机器的一部分,所以这些“牧羊人”虽然拥有人类的想法和个性,却会无条件遵守上级命令。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指挥官的指挥水平,真的过关吗?。随着战争继续,“军团”指挥层也意识到了自身兵员素质不足的问题,于是开始大举进攻一些小国弱国,掠夺他们的军官之大脑,企图提升自己的指挥作战水平。
共和国的陷落给了“军团”海量的脑子以供研究,“牧羊犬”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比起“牧羊人”,“牧羊犬”使用的大脑都破坏了海马体(负责长时记忆的存储转换和定向等功能),因而不会像“牧羊人”一样被生前的记忆所困,战斗效率也更高舍弃了一切去战斗的男人。
居住于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85区外的人们,多为被白银种视为非人的有色人种,“86”是对其的蔑称。所有共和国的有色人种都会被强制送入收容所,成年并且确认健康后则被送去开着战斗力低下的M1A4 破坏神对付“军团”或是修筑铁幕防线,其家产也会被充公(如果有的话)。
尽管共和国许诺,只要服役期满五年,“86”们即可恢复公民身份并进入85区,但是这是忽悠人的。当服役期满5年,这些“86”便会被派遣执行深入“军团”控制区的侦查任务,本质上是让他们去送死。在一小队“86”穿过“军团”防线并被齐亚德联邦救起以及收到共和国灭亡的消息后,联邦开始派遣部队和其他国家组成联合部队前往共和国执行人道主义援助工作并击退进攻那里的军团,结果不仅收容保护了万余名“86”,还顺带揭发了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惨无人道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清除政策。
在英语俚语里,“Eighty-Six”有“禁止入内”“被拒绝交往”的意思,这也是这些“86”在共和国的最真实的写照——与文明社会脱节,被视为非人,只能当炮灰。
人总不能活成机器,但是有些人总想让一些人活成机器。为了欺骗国民,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谎称其“破坏神”机甲为无人机,而实际情况则是由有色人种担任其驾驶员。“无人机”上面的操作设备当然不会被认为是人类,因此这些驾驶员被称为“处理终端”。大部分“处理终端”都采用小队名字+数字的无线电呼号,只有在战场上存活超过一年的精锐才能有自己的
(待补充)
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的东部战线第一战区第一防卫队的别称,由辛耶·诺赞任队长,其队员均为在生存率不到0.18%的战场存活一年以上的,有专门无线电呼号的“代号者”组成,是精锐中的精锐。
(待补充)
雷古戚德征海船团国群的最后一支征海舰队,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这个国家最后一块领土。目前旗舰为“海洋之星”号
(待补充)
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的主体,其成员多信奉“种族优越论”,主张将“86”看作家畜,在前共和国难民中有一定声望。由于骑士团所坚持的理念早已为各国不齿,因而齐亚德联邦一直没有同意骑士团首领伊冯娜·普林威尔的遣返所有“86”的要求,也因其“恢复纯白”的理念而被戏称为“洗衣粉”
(待补充)
别名1028试验部队,负责测试XM2 女武神,虽然战绩不俗却减员严重,队长为葛雷蒂·维契尔中校。
本来该队还有一架XC-1 尼塔特地效飞行器,由全队唯一会开飞机的前空军飞行员维契尔中校驾驶,但是只出了一次任务便报废。
主力由被齐亚德联邦从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解救出来后选择志愿从军的“86”组成,同时包括从联邦军调配来的支援人员和基地人员。旅级编制,由葛雷蒂·维契尔上校担任旅长,下辖四个机甲群,每个机甲群约两千人,每次由两个机甲群负责作战、一个机甲群接受训练、一个机甲群在附属学校上课兼休假。主力装备为XM2 女武神,行动中一般以小队为单位作战。凭借着过硬的单兵素质,这个打击群作为精锐部队在多个国家的援助请求下参与了多次大规模作战。
游弋于海中的巨型生物,在星历前的时代便已存在。不同的海兽大小各不相同,几米到50余米乃至更大皆有,而且也有不同种类,如最大的
诺伊勒纳尔莎圣教国的国教“诺伊勒圣教”以与人兵戎相见,使人流血视为无法祛除的罪恶,这使得该国从教义上便不允许军队这种国家暴力机关存在。但是,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国防,就像核桃不能没有核桃壳。起初,为了解决国防问题,该国选择使用雇佣兵,但这些雇佣兵总归不太靠谱,于是他们想了个主意:以“捍卫圣教的士兵,不是百姓”为由,将国内的士兵,亦即出生于“神戟工房”的人解释成“圣教信奉的地之姬神派给圣教徒、有生命的活动剑戟”而非本国国民总觉得在哪里见过这种论调。由于这项任务会代代相传,所以可以说是一日为神戟终身为神戟。不过,比起某国对待“86”的态度,这些神戟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较高的礼遇。 (待补充)
共和国高层的战略无能加上“军团”的凌厉攻势让共和国损失了大量领土,其余人被迫退守85区。为了掩盖这一事实,政府颁布了第6609号大总统令,亦即《战时特别治安维持法》,
其内容包括:
1.所有非白银种皆会被强行收容并送去进行包括修建铁幕在内的强制劳动(铁幕建成后变为送上一线驾驶M1A4 破坏神与敌人交战)。
2.收容期间,被收容对象所有财产强制充公,服役期满可取回。
本质上,6609号大总统令是政府利用普通民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白银种“与生俱来的高贵血统身份”观念等施行的充满种族优越论的非人道法律,和政府散发的“有色人种间谍吃里扒外,让共和国战败受损”等成为了政府掩盖战败责任的遮羞布。
而且,该法律所规定的“服役期满可取回(有色人种财产)”更是与事实背道而驰。实际上,所有存活到服役期满的“86”都会被送往敌军控制区深处进行所谓“侦查”任务,自身装备与敌人的代差加上没有支援和退路的境况表明这些任务实质上是对这些人的定向清除。
再者,“86”们在踏入战场后,其个人资料会被全部抹消,尸体不允许回收,相当于世界上再无此人。
以上种种,皆与共和国五色旗精神与宪法相悖,也为各国唾弃。
从内容中可以看出,该法律影射二战美国9066号行政命令,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42年2月19日颁布,为遣送12万日裔美国人进入集中营铺平了道路。不过,在1988年,美国国会正式就此命令向当年被拘禁的日裔美国人道歉并赔偿。在该行政命令发布后,美国将先前在军队与国民警卫队中服役的日裔美国人清除出原部队,在之后先后成立了第100独立步兵营和第442步兵团并派往北非与欧洲作战,第442步兵团在二战期间共有18143人次获颁各种勋奖章,其中包括7次总统部队嘉奖、21枚荣誉勋章、52枚优秀服役十字勋章、1枚优秀服役勋章、560枚银星勋章、22枚军团优异勋章、15枚士兵勋章、4000枚铜星勋章、9486枚紫星勋章,是美国陆军历史上获得荣誉最多的团级部队,在2011年相关日裔部队被授予国会金质勋章。
(待补充)
通过分析抓到的杂兵机,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判断这些“军团”由于自身设计原因而会在两年后自动停机,所以人们认为两年后将迎来“终战”,国家的战略思想也变成了“只要86们再撑两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实践证明,面对目标是取你性命的敌人,躺平绝对不是最优解。为了继续自身的运作以达成其战略目的,“军团”用电磁加速炮型一炮轰没了“铁幕”的墙板,众军团浩浩荡荡杀入85区。让自己同胞拼死拼活自己只想着混吃摸鱼的85区居民哪想得到有这一出,纷纷……跑都不跑,站那里等死,给“军团”送去了数以千万计的脑部样本夏洛特市地铁站的那几十万尸体就是最好的证明,促成了“牧羊犬”的开发,加重了各国的国防压力。
(待补充)
主角辛耶·诺赞和芙拉蒂蕾娜·米利杰等的祖国,由85区和86区所组成的共和国,国旗为象征自由、平等、博爱、正义与高尚的五色旗,也是其国家格言,通用语言为法语和英文(尤见于86区),后在“军团”的攻击中覆灭(之后在齐亚德联邦的援助下勉强复国)。
因为“军团”的层层紧逼,该国政府失去了大量农业用地,退居85区的居民也只能靠合成食品度日,只有一些贵族可以食用真正的果酱和蛋类等正常食物包括阿涅塔吃了就倒的“戚风蛋糕”
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原为帝国,在星历1782年被圣玛格诺利亚领导的起义军推翻,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现代民主制共和国,但是其内部结构并未有较大变动,白系种仍然把控国内军政大权,并且导致国内流行“白系种是高等民族”的错误思想。
星历2139年,齐亚德帝国向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宣战,新式装备“军团”的投入让共和国一方难以招架,于是该国开始在紧急仿造类似装备的同时将居民撤回85区。由于最终研发出的M1A4 破坏神并未开发出配套的操控系统,所以共和国政府颁布了大总统命令第6609号《战时特别治安维持法》,借由此法将有色人种强征入86区前线以作为破坏神的驾驶员抗敌,同时修筑“铁幕” 也是这些有色人种壮丁修的来企图阻挡敌军攻击和有色人种的反叛,而这些有色人种也因政府发布的错误信息而被蔑称为“86”。
数年后,居住在前线战士的血肉长城之后的85区居民已经习惯了这些和平的生活,前线传来的“敌军会在6年后全部停机”更是让他们觉得只要坐等战争结束就好,直到自己引以为傲的“铁幕”防线被“军团”一脚踹开……而且还是在国庆日的时候……被巨大的电磁炮……
在灭国后,该国的民众被前来支援的联合部队救起,不过由于前政府的恶行,他们只得到了最低程度的人道主义援助。相反,曾经被他们长期歧视的“86”则不仅获得了齐亚德联邦的公民身份,还组成了86特别打击群参与进一步的作战。
[国土面积]约155603平方公里(86 个大区组成的国土的总面积)/23000平方公里(仅85区,与以色列大小相仿)
[人口]100万(截止灭国前)
[首都]
[重要城市及地区]
85区:占地面积23000平方公里的居住区,主要居民为白系种,靠近“铁幕”的外围有光伏发电厂、地热能电厂和风电厂等工业设施。
86区:共和国的沦陷区,被抓壮丁的有色人种的聚集地,与“军团”交战的前线。其面积约为132603平方公里,内有废弃城区、森林等。
夏洛特市(沦陷):共和国的第二首都,拥有深达105米、东西长度五公里、七层设计、14条铁路线、25座月台、列车维修站、轨道切换设备、地下商业区和连接临近站点通道的极度复杂的地铁站,被“军团”占据作为生产基地,后被摧毁。
与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接壤的国家,其前身齐亚德帝国是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的敌军。其国旗为绿色(前帝国为黑+红)底色,左上角有双头鹰国徽,小说里通用德语,临时总统恩斯特。
由于该国掌握前齐亚德帝国的大量领土,加之该国多平原的地形和温和气候,齐亚德联邦的居民仍能吃到正常的肉类和蔬菜,而饮品则常见大麦和菊苣根制成的代咖啡,这一点与前帝国一样。
在星历2139年向周边国家开战后,一场针对该国王室的起义爆发了。义军虽然很快占领了大部分由前政府控制的国土并推翻旧帝国建立新联邦,但由于帝国军队拒绝投降,新生的联邦又开始跟“军团”艰难地作战。
[国土面积]不明
[人口]数亿
[首都]圣耶德尔
位于齐亚德联邦北方的世界上唯一的君主制国家,其国徽类似现实中英国国徽,有两头独角兽、皇冠和盾牌,小说中通用俄语。
由于该国纬度较高,所以气候呈亚寒带气候,国内针叶林广布,列维奇观测站附近甚至有冰川形成的U型谷(该国名字可能来自冰川俄文名 ледник,发音类似冰川英文Glacier),人们也更喜欢茶而非咖啡。除此之外,该国矿产丰富,盛产石油和黄金,其皇宫的吊灯皆为金镶钻设计,极尽奢华。
不过,由于该国长期被阻电扰乱型的阴云笼罩,导致该国本就寒冷且缺乏光照的气候环境雪上加霜,国内的农业产业也陷入停滞,只能靠食品工厂维持生活。
[国土面积]不明
[人口]不明
[首都]阿库斯·史泰利亚
[重要城市和地点]
龙骸山脉:该国领土内的休眠火山群,因地热资源丰富而被选做“军团”的工厂,安装有大量地热发电设施。
列维奇观测站:建筑于海拔三百米雪山之中的观测站,主要设施被朝西南开口的C型岩石天篷、装甲板-强化水泥围墙和深20米,底部安装反坦克钢筋工事的壕沟以及内部的重重机关甚至有抓直升机的捕鸟网保护,仅余一条重重设防的通道进出设施。
大陆中南部的武装中立国,国内多山地,国徽为持斧的山羊。
虽然本国多山的地形使得农业生产有困难而需要进口大量粮食,但是凭借战前就已经使用的自动化工厂技术和自身国土内的农业生产设施,该国伙食条件并不差,人们日常喜欢喝咖啡。
为了在周围的强国中立足,该国实行民兵制,全民皆兵。除此之外,瓦尔特同盟还是第一个开发并使用机甲兵器“Feldreß”的国家(并结合本国地形重创齐亚德帝国十五个坦克师),第一个设计出具备强大隐身能力的“白斑鹰羽”雷达-可见光隐身覆层的国家,足见其军事科技之发达。
[首都]卡佩拉
[重要城市及地区]
大灵峰伍尔斯特山脉群:构成该国多山地貌的山脉群,将国土分割为南北两半的同时作为天然障碍阻碍了“军团”等敌军的重型单位进攻。其上覆盖有针叶林,顶部积雪,有羱羊、虎头海雕与斑猫及野狼分布。
爱沙霍恩:该国第二首都。
位于罗亚·葛雷基亚联合王国东方与齐亚德联邦北方,面朝寒冷海洋的小国。
该联邦制国家由十一个以各式船只组成的舰队(日语“船团”的中文意思)国组成,被称为船团国「
国内多沼泽,重型装备行动不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敌军进攻,但该国仍在多次战争中不断丢失领土。
由于本国的长期战略目标为抗击“原生海兽”以保障航运乃至收复海洋,雷古戚德征海船团国群拥有战斗力强大的海军部队,之后在与“军团”的战斗中亦发挥了巨大作用。
[首都](文中未提及)
[重要单位]
遗海孤军:由该国剩余战舰组成的舰队,旗舰“海洋之星”号
位于罗亚·葛雷基亚联合王国北方的国家,实行类政教合一制度,国教“诺伊勒圣教”也是极西区域各国的主要信仰。
由于该国毗邻的被称为“空白地带”的区域火山众多,故而该国常年被大量火山灰影响,不仅军民都要穿戴全套护具才敢出门,各类设施也安装了气密门和空气过滤器以隔绝火山灰。在“军团”控制的旧城区,及膝深的火山灰会阻滞XM2 女武神的行动;被风吹起的火山灰暴更是会磨损光电头的镜头,阻挡激光测距仪的测距激光。
[首都]不明
[重要单位]
第三机甲军团西迦•图拉:该国的一支机甲部队,在对“军团”的军事行动中临阵倒戈然后被自卫还击的联邦派遣旅团一通暴打,指挥官赫玫璐娜德•雷羯。
第二机甲军团羿•塔法卡:该国的一支机甲部队,在第三机甲军团叛变时协助联邦军镇压,指挥官托图卡圣一将。
本作中登场的主力装备大多为多足设计,只有步兵战车、各类间瞄火力(榴弹炮、火箭炮等)及步兵除外。
圣马格诺利亚共和国与“军团”对抗的主力,也是除“铁壁”防线外几乎唯一的手段
齐亚德联邦仿造M1A4 破坏神制造的机甲,具有更强大的火力、防护(包括
齐亚德联邦的主力作战单位,主战坦克。尽管面对敌战车型往往需要二打一才能取得胜利,但是人数够多就行。
罗亚·葛雷基亚联合王国的主战机甲之一,为了适应本国多冰雪冻土的环境而特意设计了十根细长的尖刺状足,可以刺入地表以增强摩擦力。由于驾驶员为基于人类制造的机器人“西琳”(紧急情况下可以由人类操控),所以可以将机体轻量化以带来更强的机动性,代价则是战场生存力较低。
罗亚·葛雷基亚联合王国的主战机甲之一,同样采用五对冰面/冻土区域行走用足,不过较为短粗。相比阿尔科诺斯克,由于其驾驶员为人类,所以在设计上比较注重生存能力,其火力也十分优秀,可以同时锁定并打击11个目标。
该机重视防护与火力的背后透露出联合王国兵员不足的窘境。出于单机即可应对各种情况和最大限度提高乘员存活率的思想,这款机甲成为了重视武装和防护的机体。除此之外,“西琳”的指挥官在前线作战时也会乘坐它。
瓦尔特盟约同盟的主力机甲。由于该国多山地,地形垂直落差大,因此该机采用轻量化设计及滑翔翼等来发动灵活的立体机动作战。
诺伊勒纳尔莎圣教国的主战机甲,十分重视驾驶员生存能力,甚至连主炮弹匣和炮
常年战争加上敌军的战斗力强大使得该国兵员匮乏,故该机驾驶员多为15~20岁的少年兵。
诺伊勒纳尔莎圣教国的另一款机甲,机甲五式“法·马拉斯”的随行“无人机”,体型矮小,经常用无后坐力炮进行伏击。
其实,这款机甲都是由十岁左右的娃娃兵驾驶的,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后使得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研制成功类似“军团”的完全自律机甲,就连半自律无人机如“西琳”也需要扫描人类大脑制成。
本作中的敌方有陆上的军团
“
作为前齐亚德帝国的无人部队,“军团”在其对外作战中展现了极强的表现。尽管其单车战斗力有时不甚突出,但当它们集合起来,就是一股无法阻挡的钢铁洪流。
“军团”的主要战斗力之一,负责协助
名字来自德语“蚂蚁”
[战斗全重]10吨
[武器装备]
7.62mm高精度机枪两挺
14.5mm重机枪两挺(为了对付XM2 女武神和齐亚德的装甲步兵而换装)
[其他装备]
连接“军团”各单位的数据链系统
高精度多用途感应设备一台
“军团”的近战主力,动作灵活,擅长使用可轻易切割装甲的高周波切割刀和76mm火箭弹攻击,对装甲部队具有威胁,但是装甲薄弱,无法抵御重机枪射击。
名字为德语“灰狼”
[武器装备]
76mm火箭荚舱一个(内含分成三组的共9枚火箭,使用时伸出某一组)
76mm火箭弹(灌顶/直射模式可选)
高周波切割刀两把
“军团”的主战单位,50吨级的重量级选手。其装备的120mm滑膛炮对于M1A4 破坏神有压倒性优势且优于M4A3 破坏之杖的主炮。装甲等效厚度约650mm
名字来自德语“狮子”
[战斗全重]50吨
[巡航速度]100km/h
[武器装备]
120mm滑膛炮一门
12.7mm重机枪一挺(炮塔顶部)
[其他装备]
光学测距设备一台但是更多时候依赖队友报点
尺寸巨大的机甲,重达100吨,主炮为155mm滑膛炮+75mm副炮,炮塔两侧各有一挺12.7mm重机枪,火力优秀,装甲厚实,如同移动的堡垒,唯一的弱点是尾部的发动机通风口。由于其生存力优秀,经常作为“牧羊人”(指挥官)的座机。
名字
[战斗全重]100吨
[武器装备]
155mm滑膛炮一门
75mm同轴副炮一门或喷火器一具(燃料箱在炮塔背面,仅共和国85区区域内牧羊人机体使用)
12.7mm重机枪两挺(分置炮塔顶部两侧)(后换装配备14.5mm重机枪的遥控武器站)或12.7mm重机枪+7.62mm通用机枪(兼顾射击无防护人员用途,仅共和国85区区域内牧羊人机体使用)
“军团”用于自杀式袭击的单位,造型类似人类,一般为身高1.8米的成年人体型,曾经还有小孩款(但是前线怎么会有小孩?),会隐蔽在暗处等待目标出现或者伪装成伤员(这是“军团”唯一会说人话的单位,虽然只是简单的“救救我”“妈妈”之类),然后与其同归于尽疯狂伊文。尽管其防护低下,自动步枪即可消灭,但是它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50km/h。在夏洛特市的战斗后,这些自爆步兵的智商有了提升,例如会制造烟幕或者故意破坏环境以阻滞敌军等。
[战斗全重]77kg
[奔跑速度]50km/h
[武器装备]
阔剑地雷(有效射程50米)
反装甲破甲弹头
铝箔烟幕弹
“军团”的主要的支援火力,装备155mm榴弹炮或十八联火箭发射器,可以在前线部队的协助下射击40km内的目标且能用电磁弹射器型快速转移阵地。缺点是装甲薄弱且行动不便,但是榴弹炮一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尺寸]长11米,高2.2米
[装备]
155mm榴弹炮:使用弹匣供弹的榴弹炮,射速快于传统榴弹炮(现实中的瑞典班德卡农155mm自行榴弹炮亦采用此设计,射速可以达到3秒/发,45秒清空弹夹),可以平射。
[弹匣容量]据设定图推测为10发
[杀伤效果]可以击毁爆炸区域15米内的M1A4 破坏神,采取空爆模式时可有效杀伤壕沟内敌军。
火箭炮:十八联装的火箭炮,杀伤范围更大但精度较差,推测用于压制大规模装甲突击。
[弹匣容量]18枚
名字“
古斯塔夫巨炮精神续作,尺寸巨大的列车炮,也是“军团”的超视距打击武器。其发射的炮弹摧毁了圣玛格诺利亚共和国的铁幕防线和齐亚德联邦的FOB14、13、28、30四个
名字来自闪蝶属的学名
[尺寸]长40.6米,高11.7米
[巡航速度]200km/h
[武器]
800mm电磁炮:威力巨大的武器,可以以8000米/秒的速度(初速)将重以吨计的炮弹发射到400km开外。
40mm六管电磁火神炮:用于拦截地面小型单位和飞行单位的武器,配合
散热系统:由高导热系数的金属缆绳编织成的翅膀状设备,紧急情况下可以缠住攻击者并通电以干扰其设备甚至消灭之。
[防护水平]主要采用爆炸反应装甲,可以拦截88mm炮的射击,自身的外壳则具备超过650mmRHA的防护能力。
(待补充)
第86特别打击群在夏洛特市的地铁系统隧道内首次发现的敌军,由于此种装备尚属首次被发现,再加上“军团”占据了一些城市的地铁系统作为工厂选址,所以它可能是“军团”的原创单位。由于其具有大大优于人类部队的机动性,在狭小的地铁隧道等环境内威胁极大;也正是因为其过分追求机动性,此机的装甲甚至可以被自动步枪的穿甲弹击穿。
后来该机经过多次改进,不仅具备了能抵挡破甲弹和APFSDS的流体装甲(原理类似非牛顿流体),还可以用流体装甲制造诱饵吸引火力和发动自杀式袭击,甚至变形成类似人形的样式以求提高作战能力。
名字来自
[尺寸]长2.6米,高2.1米
[武器装备]
高周波鞭刃(由刀刃拼合成的鞭子)两条
[其他装备]
光学隐身系统(用一堆阻电扰乱型干扰反射光)
流体纳米装甲(可根据来袭炮弹自动变形以防御)
(待补充)
安装了巨型电磁弹射器的“军团”,可以将超过10吨的物体射到5公里外的某个地方人间大炮一级准备如果透支弹射器功能,这个数字还能更大一些,主要乘客是长距离炮兵型、斥候型和高机动型。
在「龙骸山行动」中,人类部队以摧毁其控制中枢的方式俘虏了多台此机并为己所用,在前线引导员的协助下朝敌军投掷重达7吨的“
[尺寸]35米(弹射器收起)/90米(弹射器展开)
[装备]电磁弹射器(使用时向前伸出)
名字“
(待补充)
“军团”的AEW&C 扑棱蛾子,翅膀展开后可放出阻电扰乱型。除此之外,它还可凭借其高度优势进行侦查及配合阻电扰乱型进行远程通讯中继工作。
名字来自德语“
[翼展]122米
[飞行高度]20000米
(待补充)
“军团”的电磁干扰部队,大小为手掌级别,由母机侦查管制型遥控。在“军团”发起进攻前,它们会以隐天蔽日(物理意义)的规模出动,干扰敌军的无线电通讯的同时向地面部队播撒银色的鳞片状物来修复它们。除此之外,它们还会成群结队飞进喷气机的进气口等处来破坏飞机结构以将其摧毁,或者利用其可见光吸收及偏转系统隐蔽友军。尽管它们组成的乌云只需要一枚云爆弹就能被撕开,但奈何炮兵部队推进缓慢,导致“军团”依然掌握大部分战斗的制空权和制电磁权。
名字“
(待补充)
“军团”的弹炮合一自行高射炮,负责收拾阻电扰乱型拦截不了的漏网之鱼。由于小说里空中部队登场较少,所以该机甚至没有一张设定图。
“军团”的蜈蚣状机甲,负责运输物资和人类脑袋。
名字“
“军团”的反坦克炮,机动性和防御力低下,最好的用法是伏击。值得一提的是,该机采用类似人类走路的方式移动而非常见的多足设计,这种移动方式现实中被前苏联
(别名“电磁炮舰型”,代号“虎鲸计划”)
充满大舰巨炮的浪漫的“军团”战舰大海龟,航母级别的大小,快艇级别的机动性和战列舰级别的火力令遗海孤舟舰队自愧不如被多艘战舰群殴仍然坚挺,除此之外它还有潜水能力,甚至可以在地面行走。小说第九册中提到该型战舰正式型号为“两栖突击战舰型”字面意思。
名字来自“夜光藻”「
[长度]300米
[排水量]10万吨
[动力]核动力
[武器装备]
800mm电磁炮两门(电磁加速炮型同款),位于舰体中部隆起处顶端及隆起处腰部
155mm高射速电磁炮22门
40mm六管火神炮54座(两者皆可藏于舰体内)
体型巨大的“军团”,可以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甚至核聚变为队友提供电力。虽然自身没有武器装备甚至装甲,但是它配备了大量无人机进行防卫。
名字意为“
负责制造“军团”单位和维护等的工厂,具有完备的各类设施,甚至可以独立生产新型单位,只要有图纸。由于其耗能巨大且行动不便,“军团”一般会将其隐藏于地铁站等掩体内并与发电机型和大量“军团”单位共同配备。
名字
“军团”控制区300公里外的海上要塞,建造于海底矿脉和火山之上,负责掩护其下隐藏的巨舰型。该建筑主体为由宽近两米的钢梁组成的钢结构大楼,下有六根水泥柱支撑,内部有四条铁道连接下方的工厂,负责为楼顶运输炮弹和备件,楼顶则铺设有太阳能板以提供电力。
[高度]100米
[层数]18层
[部署兵力]
800mm电磁炮(电磁加速炮型同款,高斯火神炮增至24门)
带爆炸螺栓的钢梁(可以脱离建筑以破坏敌立足点和击落敌军)
“军团”位于诺伊勒纳尔莎圣教国附近的极重型单位,单机体大小就有移动城镇深圳中山公园大小级别,同时具备恐怖的火力与自动兵工厂。
[尺寸]高约40米,长700米
[速度]数公里每时
[武器]
800mm弹匣式电磁炮五门(位于机体正面)
电磁炮配套的炮弹:
链弹:以连接主弹体和75个子弹头的单分子钢丝作为杀伤手段,可以切碎半径25米的目标,用于弥补常规弹头面对轻小快目标能力不足的缺点。
大量电磁高炮
该单位的名字“
相较于小说的主角,也就是各类机甲,作者并没有在小说里详细描写士兵们的装备,而动画则较为直观地表现了这些装备的外貌和性能,你甚至可以猜出它们的原型。
轻武器方面,齐亚德联邦、圣格诺利亚共和国普遍装备中口径自动步枪甚至是12.7mm重步枪(仅限齐亚德联邦),希望它们的全威力穿甲弹(多为7.62mm口径)能在对抗轻装甲方面取得优势,至于手枪则是使用9*19mm子弹的普通手枪,除此之外罗亚·葛雷基亚联合王国还有20mm反器材步枪和7.92mm自动步枪。
至于单兵防护,目前只有齐亚德联邦的“狼战士”战狼外骨骼。顺带一提,M1A4 破坏神在齐亚德联邦看来跟他们的“狼战士”外骨骼一个水平,尽管这东西是圣格诺利亚共和国唯一的机甲兵器。
该国的制式自动步枪,设计时为了针对轻装甲而采用全威力弹,实战中能从背面击毁斥候型和未经改造的高机动型,代价则是十分沉重。
结合动画中的设计,可以判断其为FN FAL步枪,其中机甲驾驶员使用的折叠托型号为FAL50.64型,该自动步枪因其性能优秀而被广泛使用。
以驾驶员型号为例:
[长度]845mm(枪托折叠,按现实数据计算)
[重量]5公斤
[弹匣容量]30发
[弹药]7.62×51mm全威力弹(可选钨芯穿甲弹)
[射速]700发/分
该国曾经装备的一款反坦克狙击步枪,在坦克防护能力增强与火箭筒的大规模装备之下作用逐渐式微。但是,由于其发射时不会产生尾焰的特性现实中如AT4-CS一类的特制火箭筒发射时会以盐水中和尾焰,而且穿甲能力足以击穿战车型等的侧背面装甲,这方面应该是作者没想到或者其他原因,列维奇观测站的守军从军火库里将其挖出并搬上了司令部阵地,与自动步枪等迎接敌斥候型和自走式地雷的攻击。另外,齐亚德联邦也有使用它的部队。
动画中它的原型是德国索罗通S-18/100反坦克狙击枪你死我都未死啊.jpg。这款1936年开发的狙击枪被设计用来对抗二战早期的坦克,到后期则只能倒腾装甲车和固定设施。不过,相较S-18,联合王国的版本更为轻便(S-18/100重量45公斤)。
[长度]2.15米(按现实原型推算)
[重量]15公斤
[弹匣容量]10发
[口径]20mm
齐亚德联邦的步兵护甲,增强单兵体能的同时可以抵御通用机枪射击。不过不知为何,这些士兵没有人携带火箭筒等反坦克武器,导致面对战车型等时毫无还手之力。
[装备]
12.7mm重步枪
形似M60的机枪样式武器(漫画中设计)
CQC系统(揍人用)
名字很高级,其实就是各种榴弹炮和火箭炮,因其一般不会直接瞄准敌人射击而得名。原作中这类武器登场不多。
齐亚德联邦方面的这类装备主要有轮式自行火炮 南非G6自行火炮车身+多纳尔自行火炮炮塔、牵引式榴弹炮、轮式多管火箭炮LRSVM火箭炮车身+M270火箭炮发射器等,用于火力压制。但是由于炮兵部队并不擅长机动作战,经常只在一个位置射击直到可以继续前进,导致经常被敌反炮兵雷达侦测到发射阵地后被炸得七荤八素且多次挨揍均不悔改21世纪的装备,二十世纪初的打法。除此之外,还有用电磁弹射器型发射航弹的邪门方法,某种意义上也属于支援火力。
“铁幕”防线上的155mm火炮,单管设计,可以发射各式炮弹进行火力支援或者压制。唯一的不足是,由于缺乏维护,发射的炮弹有一半是哑弹。
[弹药]
激光制导炮弹(长相类似美军M712
凝固汽油弹(燃烧温度1300摄氏度)
云爆弹
末敏弹
齐亚德联邦先进技术研究局的1720号方案,青春版电磁加速炮型,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思想开发的用于反制敌电磁炮的装备。由于是试验品,所以这款电磁炮从头到脚都透露出一股经费不足工期太短的气息:防尘罩是临时做的,几个腿部操作室大小不一,十几二十条腿没一根重样的,火控系统干脆就是一台“女武神”;而威力更是刮痧:别人一轮炮击让你一个FOB原地升天,你隔着四百公里一炮顶多灭人一台战车型,挪到目标前面十公里威力才够看毕竟这玩意口径只有300mm。
300mm电磁炮:
[初速]2300米/秒
[装填时间]200秒
名字 “
尽管多足机甲如小强炸窝般到处都是,但是传统设计的作战单位仍有一席之地。从占据一树之高的武装直升机,到运送步兵的步兵战车,再到88mm反
86特别打击群的指挥车,具有先进的指挥设备和一定的自卫火力,一般由蕾娜使用,车身上的“鲜血女王”标志是其最大特征
现实原型疑似德军“拳击手”MIV-CC前沿指挥车装了M242 25mm机炮
[战斗全重]30吨
[武器装备]
25mm链炮一门(后面武德升级,换了30mm机炮)
12.7mm重机枪一挺
瓦尔特盟约同盟等国基于“龙牙山脉行动”中缴获的电磁弹射器型改进而来的加强版弹射器,涂装颜色为炮铜色,可以发射千奇百怪的任务载荷
XM2 女武神专用的超轻型一次性滑翔机,表面的“白斑鹰羽”箔片覆盖层仿自阻电扰乱型,可以实现电磁隐身和光学迷彩,底部装备的两台一次性火箭发动机可以提供额外的高度和速度,类似旋翼机螺旋桨的设计更是进一步延长其滞空时间和航程。
“白斑鹰羽”雷达-可见光隐身覆层
火箭推进器两台
用于运输物资、人员等的单位,主要是卡车和运输机,还有“菲多”这种特殊单位。
为M1A4 破坏神等提供后勤补给的无人机,也会回收战场上的一些物件,其中的“菲多”机被齐亚德联邦修复并仿制后型号名改为M101 巴雷特。
[装载设备]
高精度起重吊臂两根(可以展开至两侧)
大型货舱一个
[最大运力]10吨
利用地面效应飞行的巨型运输机,最初是为了在广阔的平原上运输物资而开发。因为体积庞大,所以需要电磁弹射器提供动力,运用受到限制。但由于飞行高度较低且行动安静(相较运输直升机而言),敌军难以发现,故被用于搭载XM2 女武神空降敌后来摧毁
名字来自传说中爬出坟墓的吸血鬼,但是芙蕾德利嘉吐槽这个名字不太合适
[翼展]100米以上
[最大起飞重量]600吨
[载重量]250~300吨
[最大速度]800km/h
[武器装备]无
前帝国设计生产的巨型运输机,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由于制空权被“军团”掌握,该机目前只负责大后方的运输工作。
名字来源于北欧神话中巨人化为的巨鹰,生活于极北之地。当它扇动翅膀,寒潮就会掠过大地。
卷 | 副标题(日/台/陆) | 日版发售日 | 台版发售日 | 陆版发售日 |
---|---|---|---|---|
Ep.1 | N/A | 2017年2月10日 | 2017年10月18日 | 2020年5月 |
Ep.2 | ラン・スルー・ザ・バトルフロント〈上〉 Run through the battlefront(上) 跨越战线(上) |
2017年7月7日 | 2018年3月22日 | 2020年5月 |
Ep.3 | ラン・スルー・ザ・バトルフロント〈下〉 Run through the battlefront(下) 跨越战线(下) |
2017年12月9日 | 2018年8月16日 | 2020年12月 |
Ep.4 | アンダー・プレッシャー Underpressure 重压之下 |
2018年5月10日 | 2018年12月6日 | 2021年7月 |
Ep.5 | 死よ、驕るなかれ ─死神,你莫骄傲─ 死亦何惧 |
2018年10月10日 | 2019年8月1日 | 2021年10月 |
Ep.6 | 明けねばこそ夜は永く ─旭日不昇,是为永夜─ 黎明不至,是为永夜 |
2019年4月10日 | 2020年3月18日[4] | 2022年1月 |
Ep.7 | ―ミスト― ─Mist─ 薄雾 |
2019年9月10日 | 2020年7月30日 | 2022年5月 |
Ep.8 | ―ガンスモーク・オン・ザ・ウォーター― ─Gun smoke on the water─ |
2020年5月9日 | 2021年2月4日 | 未出版 |
Ep.9 | ―ヴァルキリィ・ハズ・ランデッド― ─Valkyrie has landed─ |
2021年2月10日 | 2021年10月27日 | |
Ep.10 | ―フラグメンタル・ネオテニー― ─Fragmental neoteny─ |
2021年6月10日 | 2022年3月 | |
Ep.11 | ―ディエス・パシオニスー― | 2022年02月10日 | 未出版 |
卷数 | 封面 | 发售日期 | ISBN |
---|---|---|---|
1 | ![]() |
2018年10月10日 | ISBN 978-4-7575-5870-0 |
2 | ![]() |
2019年09月10日 | ISBN 978-4-7575-6278-3 |
3 | ![]() |
2021年06月10日 | ISBN 978-4-7575-7307-9 |
86 -不存在的战区- | |
![]() | |
原名 | 86―エイティシックス― |
译名 | 86 -不存在的战区- |
作者 | 安里アサト 原作插画:しらび 机械设计:I-IV |
地区 | 日本 |
首播时间 | 2021年4月10日~6月26日[5] 2021年10月2日~2022年3月19日 |
总话数 | 23(11(第1期)+12(第2期)) |
制作公司 | A-1 Pictures |
监督 | 石井俊匡 |
编剧 | 大野敏哉 |
角色设计 | 川上哲也 |
音乐 | 泽野弘之 山本康太 |
出品人 | 中山信宏 |
制作 | Project-86 |
主要声优 | 千叶翔也 长谷川育美 |
发行 | ![]() ![]() |
代理发行 | ![]() |
播放平台 | ![]() ![]() ![]() ![]() ![]() |
播放状态 | 已完结 |
2020年3月15日,在「春のラノベ祭り!『キミラノ』1周年大感謝祭」中宣布TV动画化。TV动画于2021年4月10日播出,分割2季度放送,第2期于2021年10月2日开始放送。
受动画制作周期影响,动画第22、23话分别于2022年3月12日、3月19日播出。
话数 | 日文标题 | 英文标题 | 中文标题 | 剧本 | 分镜 | 演出 | 作画监督 | 总作画监督 | 改编自原作 |
---|---|---|---|---|---|---|---|---|---|
第一期 | |||||||||
Episode 01 | アンダーテイカー | Undertaker | 送葬者 | 大野敏哉 | 石井俊匡 | 石井俊匡 | 川上哲也 | 川上哲也 | 第一卷 |
Episode 02 | スピアヘッド | Spearhead | 先锋战队 | 仁科くにやす | 伊藤美奈、小川莉奈 二松真理、波部崇 | ||||
Episode 03 | 死にたくない | I Don't Want to Die | 不想死 | 安藤良 | 本村晃一、杉生祐一 | ||||
Episode 04 | 本当の名前を | Real Name | 真正的名字 | 河野亚矢子 | 安藤良 | 牧野和俊、五十子忍 | 猪口美绪 | ||
Episode 05 | 私も一緒に | I'm With You | 我也一起 | 砂山藏澄 | 髙橋さつき | 波部崇、二松真理 | 川上哲也 | ||
Episode 06 | 最後まで | Through to the End | 直到最后 | 大野敏哉 | 仁科くにやす | 猪口美绪、辻彩夏 久野纱世 | |||
Episode 07 | 忘れないでいてくれますか? | Will You Remember Me? | 能一直记得我们吗? | 永井千晶 | 伊藤智彦 | 笠原由博 | |||
Episode 08 | 行こう | Let's Go | 走吧 | 砂山藏澄 | 许琮 | 安井贵司 | 小川茜、末田晃大 | ||
Episode 09 | さよなら | Goodbye | 再见 | 永井千晶 | 松本显吾 伊藤智彦 |
河原龙太 | 樋口香织、五十子忍 成川多加志 |
川上哲也 猪口美绪 | |
Episode 10 | ありがとう | Thank You | 感谢 | 大野敏哉 | 森大贵 | 髙橋さつき | 辻彩夏、杉生祐一 降矢瑞生 |
川上哲也 | 第十卷 《忘川之畔》 |
Episode 11 | 行くよ | Here We Go | 走吧 | 砂山藏澄 | 安藤良 | 牧野和俊、小川莉奈 本村晃一 |
川上哲也 猪口美绪 |
第一卷 第二卷 | |
Special Edition | 戦野に紅く 雛罌粟の咲く | The Poppies Bloom Red on the Battlefield |
野战之红 虞美人开 | (总集篇) | N/A | ||||
第二期 | |||||||||
Episode 12 | ようこそ | Welcome | 欢迎莅临 | 永井千晶 | 石井俊匡 | 安藤良 | 波部崇、降矢瑞生 辻彩夏、二松真理 |
川上哲也 | 第二卷 |
Episode 13 | 今更そんなこと | It's Too Late | 那种事,事到如今 | 大野敏哉 | 仁科くにやす | 石山タカ明 | 本村晃一、樋口香里 久野纱世 | ||
Episode 14 | よろしく | Glad to Be Here | 请多指教 | 砂山藏澄 | 高桥さつき | 成川多加志、二松真理 森悦史、栗田聪美 |
川上哲也 杉生祐一 | ||
Episode 15 | おかえりなさい | Welcome Back | 欢迎归来 | 大野敏哉 | 伊藤智彦 | 河原龙太 | 小川莉奈、伊藤美奈 安田京弘 | ||
Episode 16 | それでも | Even So | 即使如此 | 永井千晶 | 安藤良 | 辻彩夏、稻田正辉 降矢瑞生、小川莉奈 真壁诚 |
川上哲也 | ||
Episode 17 | 忘れません | I Won't Forget | 我不会忘记 | 大野敏哉 | 石黑恭平 | 前屋俊广 | 波部崇、真壁诚 栗田聪美 |
杉生祐一 | 第三卷 |
Special Edition | ビジュアルコメンタリー特番 | Visual Commentary Special Episode |
影像对谈特别节目 | - | N/A | ||||
Episode 18 | 本当は | The Truth Is | 真心话 | 砂山藏澄 | 相泽伽月 | 德本善信 | 小川莉奈、本村晃一 安田京弘、伊藤美奈 市川敬三、成川多加志 樋口香里、杉生祐一 |
川上哲也 | 第三卷 |
Special Edition | 死して甲斐あるものなれば | If There's Something Worth Dying For |
若是死得其所 | (总集篇) | N/A | ||||
Episode 19 | いっそ このまま | Stay This Way Forever | 干脆就这么走下去 | 永井千晶 | 河原龙太 | 栗田聪美、稻田正辉 成川多加志、小川莉奈 樋口香里、市川敬三 伊藤美奈、本村晃一 |
杉生祐一 川上哲也 |
第三卷 | |
Episode 20 | 死ぬまで一緒に | Together Unto Death | 至死相伴 | 大野敏哉 | 伊藤智彦 | 四之宫春 | 辻彩夏、波部崇 降矢瑞生、真壁诚 笠原由博、安田京弘 伊藤美奈 |
川上哲也 | |
Episode 21 | もうこれしか | All That's Left | 仅剩如此 | 砂山藏澄 | 安藤良 | 真壁诚、安田京弘 伊藤美奈、降矢瑞生 本村晃一、波部崇 成川多加志、小川莉奈 稻田正辉、樋口香里 二松真理 |
川上哲也 杉生祐一 | ||
Special Edition | せめて人間たらんと | At Least as a Human | 至少生而为人 | (总集篇) | N/A | ||||
Episode 22 | シン | Shin | 辛 | 大野敏哉 | 石井俊匡 | 成川多加志、真壁诚 伊藤美奈、波部崇 小川莉奈、稻田正辉 樋口香里、安田京弘 |
川上哲也 杉生祐一 |
第三卷 | |
Episode 23 | ハンドラー・ワン | Handler One | 管制一号 | 伊藤智彦 石井俊匡 |
河原龙太 石井俊匡 |
樋口香里、降矢瑞生 杉生祐一、安田京弘 |
川上哲也 | 第一卷 第三卷 |
片头曲(OP)
片尾曲(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