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用于描述舰炮这一身管火炮发展形式。
舰炮,即以军舰为平台的身管火炮。在一些小艇上搭载的炮有时会有其他称呼,如舟艇炮等。潜艇搭载的舰炮,一般称之为甲板炮。
风帆时代的舰炮有两种布置方式:
由于这个时候的火炮普遍都还是前装炮,每发射一次都要将其收回来从炮口装填。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蒸汽铁甲舰发展的早期。
随着工业革命,工程师们的洪荒之力爆发了出来,舰炮的装多样性就此引来了一波大爆发。经历了诸如炮房、炮廓、露炮台等一系列构造的演进和实战检验,最终呈现出一种趋势:主炮炮塔化。直到现在的导弹舰上,这种状况也司空见惯。一些舰炮本身就可以安装到陆地要塞上担任要塞炮,战间期的要塞有不少这样的例子。而英国的伦道尔式炮艇(通称蚊炮船)则直接是按照水上炮台来设计的。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舰炮越来越大、越来越猛,直到二战后被导弹大幅取代。二战是传统大中型舰炮的落日余晖,诞生了诸如“8英寸机关枪”、“460大根”等的一众妖孽,哪怕在现在看来它们也仍然强而有力。
这一时期,部分船只的舰炮(主要是副炮)依然保留了一部分风帆时代的特色:海陆两用,甚至船只上会为这些副炮准备陆地用的炮架。清军曾经拆卸了一艘北洋海军舰船的一些副炮组成临时陆炮队协助镇压内乱;一战期间的德国非洲殖民军在战舰沉没后也拆下舰炮与英国殖民军相抗衡;民国海军在江阴海战自沉前也拆下了一部分舰炮组成陆炮队继续抗击外敌。而相对的,一些海军弱国也会将陆炮搬上缺乏武装的船只增强海防力量,如东北军曾经在中东路事件中为无动力驳船载上火炮对抗入侵的苏军;朝鲜军在延坪海战中则直接把T34-85坦克炮塔搬上了他们的炮艇,借助虽然更慢但更强大的单发火力攻击韩国炮艇。
战后的舰炮几乎全部往高平两用化的方向发展了。
在火控雷达、火控计算机、水冷炮管以及自动装弹机的加持下,舰炮的命中率和火力密度有了空前的提升。又因为导弹的迅速崛起,在战后最后一批火炮舰艇完工之后,新造舰装备的舰炮的数量基本都有大幅度缩减。如今,导弹驱逐舰上通常会有1或2门口径在100~130毫米级别的主炮,当然也有例如朱姆沃尔特级装备的AGS 155mm 62倍径先进舰炮系统这样特例,护卫舰级别的舰艇通常只装备57~76毫米级别的主炮。现代军舰的主炮通常只用来鸣炮示警除了对舰作战的本职工作外,主要承担一部分防空和对地火力支援任务,或者是殴打毫无制海权的恐怖分子们驾驶的自爆小船。
由于核能、鱼雷、潜射导弹的相关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战后潜艇逐渐不再配置任何形式的舰炮。
由于导弹的兴起,一支副炮发生了特化,演变为近防炮,作为末端专门用于拦截抵近的导弹、炮弹或是高速突防的战斗机等飞行器。
如果是创作舰娘,那么她们的舰炮系统一般会:
前者自不必多说,后者一般都是模仿各类枪械。根据舰娘的所属阵营,也经常和各阵营所属之历史名枪结合起来。比如:
舰娘 | 阵营 | 对应历史名枪 |
---|---|---|
战舰少女:塞缪尔·罗伯茨 | 美国 | M3冲锋枪 |
战舰少女:雷鸣 | 苏联 | PPS-43冲锋枪 |
战舰少女:伏尔塔 | 法国 | M1915绍沙轻机枪 |
战舰少女:Z17 | 德国 | StG 44突击步枪(改前) 毛瑟M712冲锋手枪(改后) |
战舰少女:竹 | 日本 | 战国时代风格的火绳枪 |
战舰少女:旁遮普人 | 英国 | 韦伯利MKVI转轮手枪 |
等等等等。
当然创作者更多地是放飞自我,完全看不出来是什么,比如:
顺带一提,在《辐射4》中有一把特殊重武器“舰炮枪”,是宪法号的机器人用风帆战舰的前装炮加旧零件组装出来的。
对于任何时代的炮舰来说,带的炮越多,就能投送更猛的火力,就更有机会在战斗中取得优势。图为英国在1913年制造的战列舰阿金库尔号,从头到尾设置了7座双联305毫米舰炮,一举成为人类历史上携带主炮炮塔数量最多的战列舰,以及多炮塔神教的圣物之一(和苏联的T-35多炮塔坦克齐名)。
由于平台的优势,舰炮一般可以做得很大,并包含一套高效的供弹系统和观瞄系统。图中那个巨大的三联炮塔就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亚洲最强火炮——日本的“大和炮”即94式460mm/L45海军炮。
在可旋转的炮塔出现以前,舰炮的布置方式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放在单层或多层火炮甲板上,沿两舷侧布置,称之为舷炮;另一种则以灵活的支架固定在上甲板的露天位置,称之为甲板炮。通常,甲板炮杀伤力相对较小、但能够自如地回旋俯仰,适合打击快速逼近的小目标,比如快艇;而基本为固定角度的舷炮杀伤力相对较大,适合打击远处的大型目标,比如和自己相对等的大型舰船或要塞。图为《RWBY》Vol.4第三章里出现的、搭载于武装运输船上的舷炮和甲板炮。
再举个栗子,同样是《战舰少女》的角色。这是北安普顿号重巡洋舰,她的一个主炮炮塔被加工成一杆三管步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