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条目介绍的是一种身管火器。关于被称为“枪”的长柄冷兵器,请见“枪”。 |
---|
“ | 上帝创造人类,而柯尔特使人人平等。 | ” |
![]() | |
基本资料 | |
萌属性名称 | 枪械 |
---|---|
萌属性别称 | 枪、铳、木仓 |
萌属性类别 | 武器道具 |
典型角色 | 巴麻美、卫宫切嗣 |
相关萌属性 | 火炮、军武娘、反差萌、狙击手、杀手、猎人、赏金猎人、军人、佣兵、警察 |
![]() |
枪械是属于身管火器一类的武器,也是ACG萌属性之一。
枪械是广为人知的传统热兵器,可以在较远距离杀伤有生目标和其他脆弱目标(比如民用规格的一般汽车等)。作为典型的身管武器,枪械不论结构如何,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通过在封闭空间内引爆火药产生高压气体将弹头推出,并经由身管收束燃气的压力方向和确定弹头的发射方向,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杀伤。
在枪械发展的早期,世界上只有两种枪:一种是在开阔战场列阵射击用的长枪,一种是在狭窄战场、或骑马行动时分散射击用的短枪。前者就是步枪和霰弹枪的前身,后者则是手枪的前身。随着技术突破,机枪诞生了,又与步枪、手枪结合成了突击步枪和冲锋枪,而更传统的手动步枪和一部分半自动步枪演变为狙击步枪和反器材步枪。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些用途特殊的非常规枪械,如伪装枪、信号枪、弹道枪等。
习惯上,“枪械“也用来指代许多用法一致,但原理不同的装备,比如气枪,它不靠火药爆炸发射子弹,而依靠气罐内的高压气体作为动力,因此气枪通常被归类为冷兵器。类似的还有电磁枪、泰瑟枪等。激光枪干脆就只是小型激光武器套皮了,杀伤靠的是激光灼烧而不是弹头撞击。在科幻或奇幻或恶搞题材中,还能找到更多不同原理和结构的枪械。有的射出去的弹头不同,比如“银质弹头杀吸血鬼”这个老梗,有的沙雕游戏里甚至还有直接抛射匕首的枪;也有工作原理不同的存在,比如各种等离子枪。同样地,魔法枪械也会在一些作品里存在。
习惯上,把发射实弹的各类以枪械为名的武器,统称为“实弹枪械”;把发射高能射线、高能离子束的以枪械为名的武器,统称为“能量枪械”。
出于显而易见的理由,枪械作为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地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管制。比如在现代中国,火枪、气枪乃至过于逼真的仿真玩具枪都是禁止流通的。[1]只有美国等极少数国家地区因为历史渊源等因素形成了妙趣横生但危险的“枪文化”。
“罗恩我跟你说,这玩意比魔杖好用多了。”
在汉语和日语中,枪与炮是明确区分的。但是在前装枪时代的日本,枪被称为“铁炮”,而炮被称为“大筒”。
至于铳,这个词的大规模使用是从元朝起,要晚于枪,因为世界上最早的枪械——宋朝的突火枪,这个名字已经说明问题了。之后在明朝则是铳枪二字并用,前者是官话,后者是俗称。清朝开始,枪又重新成为官话;而在日本,铳的说法一经传入便一直沿用了下来。
在英语中,gun一词则表示对枪炮的总称,因此不论大头兵手里的枪,还是战列舰上的大管子,都可以用gun称呼。也正因此,gun应当和“枪炮”划等号,而非“枪械”。
现代枪炮一般按口径定义:
由于历史原因也会出现一些例外:13毫米机关炮(旧日本陆军标准)、25毫米机枪(旧日本海军标准)、25毫米狙击步枪(美国民间)、(37、38、40毫米)防暴/信号枪(杀伤力太小所以不当作炮看待)等。 而在二次元,这个概念趋于模糊,有枪械外形和功能的武器都可以视为枪械。你告诉我匕首的口径是多大……
此外,“枪炮分界线”的标准也和使用者的体格相挂钩。举例来说:如果作品里有巨人——不论是古典的神魔、奇幻题材的巨人族,还是像塞伯坦人那样科幻的外星巨人,那么他们所习惯于使用的枪,在普通人类的视角看去就是炮。巨型的机甲也同理。举个例子:扎古的“120mm机枪”。
以下知识你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所以可读可不读 |
---|
|
当以冷兵器格斗为主旋律的作品里,突然有人开枪——特别是开枪的人恰好还是以冷兵器格斗闻名时,十分戏剧化。
“当你的敌人把枪怼到你面前时,你要怎么还手?”
杰瑞鼠和他的大表哥给出了完全一致的答案:对着枪口一口气把子弹吹出去(分别在《Texas Tom》和《Jerry' cousin》中)。由汉纳和巴伯拉导演的这一夸张手段虽然完全不可能实现,但其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的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出自中国大陆电视剧《燕双鹰》三部曲(《英雄》、《猎鹰1949》、《飞虎神鹰》)及其外传(《孤岛飞鹰》、《大漠枪神》、《津门飞鹰》)。
剧中燕双鹰与对手的枪战戏令人印象深刻,但更知名的场面却是燕双鹰与对手互相对峙的情形,一句轻描淡写的“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足以让对手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或称“夕阳红枪法”。有时候为了剧情需要,防止关键角色不小心被枪打死,会出现持枪角色无论怎么对敌人射击都无法打中的场面,既不现实又显得十分喜感。
作为最广为人知的热兵器,枪械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战争与暴力。但也正因如此,只要安排得当,其冰冷硬派的形象能带来巨大的反差,大幅提高角色的萌度。
武器本是充满男性荷尔蒙的存在,现实中拿枪的也多是爷们儿;但如果拿着枪的是一群可爱的萌娘,个中反差带来的
茶有茶道、武士有武士道,而枪械显然也有着自己的道。对枪械的选择和使用风格,其实就和日本武士对刀剑和刀法的选择是一个道理。
枪械的射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把枪指向目标就开火的概略射击,另一种则是使用瞄具的瞄准射击。随着家用微型计算机、尤其是游戏机性能逐渐提升,枪战游戏也跟随着逐渐精湛细节,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游戏中加入可以瞄准射击的功能。在千禧年前后的一些枪战游戏,如《半衰期(半条命)系列》,只有弩和狙击步枪这两类有狙击镜的可以瞄准,而且瞄准的时候非常稳,走动时也不会发生扰动。更后来的枪战游戏则让瞄准的效果更加真实,不仅仅是每一种枪都可以瞄准,而且瞄准时会晃动,走路时也会晃动得更严重,使用狙击镜时还增加了像“按shift屏息”这样的“限时稳定”,甚至有《漫漫长夜》这种瞄准需要消耗角色精力、瞄准时间越久就晃得越厉害、精力不足就必定瞄不准的自虐设定。尽管这样做让游戏变得更难了,但在玩家看来这让游戏更加真实,是一种进步的体现。当然,谨记:瞄准射击在现实中并不能把枪械的散布缩到零,这只是游戏为了好玩而设计的效果。
而根据据枪手法,又可大致分为单手据枪和双手据枪两种。显然,前者对于枪手的臂力和腕力有着相对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应地也自然可以成为力量感的体现方式——尤其是枪手拿着一把锯短霰弹枪之类的大枪时。自然地,能单手据枪,也就意味着这个枪手拿到了双枪的入场券。但有的玩意儿即使双手并用也驾驭不住,比如狙击步枪等。虽然射手往往可以驾驭比大狙还要重好几倍的机枪,但往往都对精确射击无能为力。解决方法就是在双手并用的基础上再引进第三个支撑点——依托射击。不论是直接就地架枪,还是用脚架间接架枪,都可以显著提高任何枪械的准度。即使是Ruby Rose这么个冲锋狙狂魔,也知道远射时要用Crescent Rose的镰刀部分在地上架着。
久置不用的刀剑,要除锈、干燥;久置不用的枪械亦如此。用过的枪,里面会积攒污垢、磨损,因此需要把它拆开,洗掉污垢、更换过度磨损的零件,然后重新上油。不这么做,则卡壳等故障就会越来越频繁,甚至于把枪手的手炸烂。《漫漫长夜》当中,步枪和转轮手枪就表现出了损耗后会容易卡壳的现象,并要求玩家用枪械清理工具进行保养。《辐射:新维加斯》中,相关的技能缺失也会导致枪械和其他非枪械远程武器在使用时容易发生故障。而在《孤岛惊魂系列》中,枪真的会炸膛,而且会对玩家角色造成伤害,严重可当场暴毙。枪械故障通常能直接导致一场战斗输掉或至少加速战败的进度,尤其是枪手因为出现故障导致情绪变坏、以及参战各方短兵相接之时——科幻或奇幻作品里,枪手很容易因此被敌方的近战单位一拳打扁;狩猎题材的作品里也不乏猎人被没打倒的猎物反杀的情形。《RWBY》中,Raven Branwen旗下的一名帮众就遇到了这种困境:他的转轮手枪临阵卡轮了,一时间陷入惊慌,给Yang Xiao Long创造了放倒他的良好机会。而在老式动画中,枪械故障还可以更进一步夸张,比如“土法拐弯枪”——真的把枪管撅弯然后被弯回来的枪爆头。《猫和老鼠》当属此例,汤姆猫两度尝试把枪管怼进鼠洞,结果都撞上了另一头弯回来的枪口。现实中这种做法确实存在:德国曾经给StG 44安装弯枪管套件,试图让其绕过障碍开火,但实验证明效果很差,打出去的子弹已经在过弯期间破碎了。
枪械的涂装或配色一般视应用场合而定。很多游戏里经常会出现浅色配色的枪械,比如《半衰期(半条命)》系列中浅灰白色的USP45和银白色的S&W蟒蛇,现实中作为军警装备的枪械一般不会用这种明晃晃的配色——出于低可探测度的需求,大多使用深灰色、黑色或土黄色。到了民间的狩猎、体育竞技等场合自然就不必追究这些需求了,枪厂可以放飞自我。除此之外,由于枪械也经常在外交活动或枪厂的纪念活动等重大活动中作为礼物、纪念品等出现,所以表面镀金、镀银或镀铬以及镶嵌珠宝、表面浮雕等精美处理的礼品枪应运而生。FPS游戏里通常将其作为纪念品或付费皮肤推出,《穿越火线》、《CSGO》就经常出现包括但不限于黄金枪、二西莫夫这样的存在。做得珠光宝气一般不会增大面板数值,但会让玩家感觉好。除此之外一些角色作为个性或个人符号也可能使用这类明晃晃的枪械,比如《辐射系列》世界观下的虎不理漫画超级英雄银衣怪客用一把亮闪闪的银白色汤普森冲锋枪作为专属武器;而故事中真实存在的角色,《辐射:新维加斯》中开局试图爆头主角的本尼,专属武器是一把镀金带象牙装饰和圣母玛利亚彩绘的勃朗宁大威力礼品手枪“玛丽亚”——战乱导致本该送给抽奖幸运儿或富豪、政要的礼品枪落到了土匪手中,展现了一种废土的荒谬感。
裸枪不见得好用,比如机械瞄具,百米距离看人就只是小点一个,除非射术极为精妙,几乎不可能有效瞄准。如果装上反射瞄准镜或全息瞄准镜,瞄准速度可以更快;如果装上ACOG瞄准镜,就能瞄得稍微远一些。然而,很多作品会忽视一个重点:任何瞄具都需要归零,除了瞄准肋条。当然,由于游戏的快餐化,这种要素很难在游戏里出现。此外,狙击镜并不适合作为望远镜使用,一般也不能贴着眼睛看。游戏中那种用起来和望远镜似的狙击镜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枪弹打出去,因为环境和枪械本身的扰动,倘若排除后坐力影响,则最终弹着点会组成一个圆形,中间密集,越往边缘越稀疏。虽然这是个很容易做出来的效果,但不是所有游戏都会这么做,如MH系列,干脆让子弹拐弯。模拟连射时的散布则更难,像《反恐精英(CS)》系列的早期作品,如《CS1.5》等作品中,可以试试对一面墙连射,最后得到的弹着点排布其实都是固定的曲线,很多玩家会将这些弹着点与弹道混淆,这些曲线其实是后坐力方向,墙面的弹着点为此枪械受后坐力方向影响的射弹散布,并不叫弹道。
枪械是实弹武器,而实弹武器会因为重力干扰发生弹道下坠,且射弹也不是激光,是有飞行速度的。游戏中,为照顾玩家体验也会有不同的弹道下坠和弹速设计,比如高初速、弹道低伸的枪械显然更容易受到狙击爱好者的青睐。《战地风云5》中的克拉格步枪就属此例。同时,如果放慢弹速、甚至慢到肉眼可辨,比如《怪物猎人系列》中的弩枪,则更加能增大游戏的挑战性。与此同时也不难发现:枪与炮虽然师出同门,但并不适合曲射,因为枪械一般都是纯粹的动能武器,而子弹的动能并不高,曲射的长路程势必导致动能的损耗加剧,伤害势必会打折扣。同时,曲射是个精细活,没有专门的曲射瞄具和射表是很难打准的。现实中,只有机枪在一战期间短暂地应用过大角度曲射战法。也正因此,某些人所认为的那种枪斗术基本可以不用想了:以地面/海面出发的曲射就已经够折磨人了,只靠人的经验,纯粹靠甩枪制造三维的曲射弹道是完全不可能的。当然,这不过是对枪斗术的误读,把枪械射击和肉搏、冷兵器格斗组合起来本来就是可行的——甚至枪械的应用本来就已经是现代格斗术的一个主要组成了。当然,你也可以用空包弹,特别是在导演要求不能一次性死伤太多的桥段里。在近身格斗的距离上,空包弹在枪口制造的爆炸是完全可以造成杀伤的。以《RWBY》举例,Yang Xiao Long所用袖枪“Ember Celica”的弹链分空包弹和高爆弹两种,前者即用于增大拳击伤害(虽然只在预告片里演示了空包弹和高爆弹的区别),而Sun Wukong所用的长棍+双持双截棍+杠杆霰弹枪复合武器“Ruyibang & Jingubang”,虽然是含有枪的成分,但完全不能远射,只能在双截棍形态下打空包弹来增大伤害。再比如《最终幻想系列》中的斯考尔·莱昂哈特,这位爷又有些不一样,用的是枪刃,设计上虽然没有明确用没用空包弹,但明确了是通过在刀背制造爆炸来提高劈斩力度。
枪械射击目标造成的损伤,统称为“枪伤”。因为弹药的发射药规格、弹道特性、动能衰减以及自身材料、结构的影响,同一把枪使用不同弹药可能会造成大相径庭的枪伤。相对地,因为枪械本身构造如枪管长度、枪管支撑方式、膛线结构、枪口装置等因素影响,同一种弹药在两种不同型号的枪械上也可能造成不大一样的枪伤。现实中的枪伤非常凶残,因此在ACG作品中一般不会太多丰富展现。比较真实的像《辐射4》的S.P.E.C.I.A.L.系统宣传片S篇中,避难所小子被手提加特林机枪的超级变种人射杀,直接被弹雨撕成鲜血淋漓的碎片。在幽默风格的作品中,枪伤可以被“无害化”,变成字面意义上的“打成筛子”,比如《猫和老鼠》中的汤姆猫、《辐射4》S.P.E.C.I.A.L.系统宣传片P篇里的掠夺者:挨了枪子儿之后喝口水,然后水都从身上的弹孔漏出来了。
最后,枪械是短小精悍的机器,有着诱人的设计美学。这导致枪械除了枪战剧和枪战游戏,还衍生出了各种枪械模拟器——它能让许多因当地法律而无法或难以上手真家伙儿的枪迷近距离体验枪械之美。允许玩家把各种世界名枪拆分至每颗螺栓的《World of Guns:Gun Disassembly》即为此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