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本资料 | |
萌属性名称 | 火箭筒 |
---|---|
萌属性别称 | 反坦克火箭 |
萌属性类别 | 武器道具 |
典型角色 | 晓美焰、松平片栗虎 |
相关萌属性 | 军武娘、反差萌 |
![]() |
火箭筒(Rocket Launcher,Bazooka)指的是可单兵操作的火箭弹发射器。
火箭筒是一种便携式单兵发射器,主要发射装载破甲战斗部的火箭弹,用作打击中近距离内的敌方装甲目标。
管射火箭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它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初的产物就是英国的霍尔火箭。单兵发射器也不是美国首创,早在1931年苏联就制造了口径65mm的单兵无后坐力炮。但是美国人莱斯利·斯金奈和爱德华·厄尔把管射火箭、单兵发射器、破甲战斗部这几种要素结合了起来,于1942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单兵火箭筒——M1火箭筒 (又名巴祖卡/Bazooka[1])。最终“巴祖卡”被当时极为缺乏反坦克武器的美国陆军采用,随着二战进程的推进,“巴祖卡”也有了各种升级型号。在二战的各大战场里,只要有美军存在,“巴祖卡”也必然会出现在那里。纳粹德国在北非缴获了一些“巴祖卡”,由于其不错的反装甲性能以及便于步兵操作的特点,德国工程师便以“巴祖卡”为基础仿制出了88mm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即“Panzerschreck(坦克杀手)”。
“巴祖卡”可以认为是所有单兵火箭筒的祖先,它的影响力太过巨大,以至于美国人现在仍把其他的火箭筒叫做“巴祖卡”。
火箭筒由于质量小、结构简单、价格相对较低、使用方便,在历次战争的反坦克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坐力炮因为某些方面和火箭筒很相似,常常和火箭筒相混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也常会加重这种混淆。如纳粹德国的“铁拳”、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苏联的“RPG”系列以及中国版RPG“40火”等无坐力炮性质的武器就常被当做火箭筒看待。
这里需要注意,RPG的俄文全称为Ручной 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ый Гранатомёт,意为“Armed Anti-Tank Grenade Launcher(手持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在苏联人的定义里,无论是火箭筒还是无后坐力炮,只要是可以单兵手持的反坦克筒子都叫做РПГ(例如RPG-18这种正儿八经的火箭筒在苏联人看来也属于РПГ)。但西方国家经常将这个概念弄混,从РПГ的拉丁文转写Ruchnoy Protivotankoviy Granatomyot将它错误理解为“Rocket-Propelled Grenade(火箭助推榴弹)”,将所有РПГ都认为是火箭筒,并将这一误称广泛传播,使得到了现在这个错误认知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在西方国家或受其影响深远的国家地区,使用榴弹发射器或火箭筒的步兵通常会被称为“掷弹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