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军事类条目☆Huu~Ah\(^O^)/ 萌娘百科军事相关条目正在建设中,欢迎有编辑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历史军事原型编辑组编辑群:
1035855750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
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
Wiki入门或
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
基本资料
|
萌属性名称
|
汉:机枪 英:Machine Gun 德:Maschinegewehr 日:機関銃()
|
萌属性别称
|
机关枪
|
萌属性类别
|
武器道具
|
典型角色
|
晓美焰、黑岩射手
|
相关萌属性
|
枪械、弹链、机炮
|
拥有此特征的角色
|
机枪()是一种常见的轻兵器。
概述
广义上的机枪,或者说技术层面意义上的机枪,指的是一切类型的可以连发的身管武器。而狭义上或战术意义上的机枪,指的是一类压制性的连发身管武器,主要作用是为步兵等脆弱单位打掩护、防守阵地和载具和对敌方实施压制等。总的来说是一种火力凶猛、可长时间投射火力的一类自动武器。
和所有枪械一样,机枪遵守20毫米枪炮分水岭的原则。因此一些其他的类似的但口径超20毫米的武器,如榴弹机枪,它只是叫这个名字而已,本质上是榴弹发射器而不是枪,不妨把它归类为一种特殊的炮。
现代人通常觉得使用弹链或弹鼓等大容量供弹具是机枪和冲锋枪、自动步枪等其他自动武器的最大差异。这个观点放在冷战/后冷战时代还算靠谱,但在这之前就不太合适了。在冷战以前,因为拉大栓才是轻步兵的主旋律,所以哪怕弹容只有20发弹匣的捷克式轻机枪,也足已完成火力压制任务。再者机枪还有一个关键指标——散热。虽然自动步枪可以连发,但它们缺乏散热设计——快换枪管、散热片或加重枪管。这也是为什么从技术上讲,绍沙轻机枪和勃朗宁自动步枪(BAR)一样不太能算正统的轻机枪——它们只不过是被裹挟进历史浪潮、临危受命成为轻机枪的自动步枪。当然,不论如何,使用弹链供弹的一定是机枪——毕竟机枪以外的枪械都没有那么大的弹药需求;另一方面,冷战爆发以来有一些轻机枪重回重管自动步枪的设计理念,比如RPK、95班机这些弹匣枪,用来承担一些不那么重的压制任务,甚至是客串DMR,因此在讨论这些轻机枪的时候也会把它们特意区分讨论。
从历史角度看,机枪的历史其实也就是自动武器或者连发武器的历史。机枪与手枪联姻便诞生了冲锋枪;而机枪与步枪联姻又造就了自动步枪以及突击步枪。
分类-按职能
由于中国军事术语和北约军事术语存在一定差异,混用可能会导致混淆。
关于机枪定义的一张简图。上半部分为中国和原华约国家倾向使用的定义方式,下半部分是北约国家倾向使用的定义方式。
轻机枪()
简记为LMG,是相较于通用机枪轻型的一种机枪,可以由一个士兵所操作使用,由于轻机枪一般装备到步兵分队或步兵班,有些国家军队定位为班用机枪。一般用两脚架支撑进行依托射击,也可以端在手里射击,其重量在5至10公斤左右。作为单兵轻武器中最具杀伤力和威胁力的存在,其强大的作战能力被很多人所嫉妒,也因此机枪手或自动步枪手经常会成为敌人的针对目标。
早期轻机枪是由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重管自动步枪发展而来,主要是因为早期的自动步枪使用当时手动步枪和中型机枪相同的弹药,并且有厚重和长大的枪管,适合高精度和较长时间的连射。典型例子包括麦德森轻机枪、刘易斯机枪、捷克式轻机枪和布伦轻机枪。
绝大数现代班用机枪使用和突击步枪一样的中间威力弹药,分为两大类别:
- 轻型支援武器(Light Support Weapon,LSW) ,为突击步枪专门用于火力支援的变体型号,提高了些许射速、射程和精准度。它们一般使用扩容弹匣或弹鼓供弹,比SAW轻巧且换弹速度更快,且包括供弹具在内的大部分零件和原型突击步枪通用,但火力持续性不如SAW且无法快速更换枪管,典型例子包括RPK(AK的变体)、QBB-95(QBZ-95的变体)和M27 IAR(HK416的变体)。
- 班用自动武器(Squad Automatic Weapon,SAW锯子) ,由通用机枪演变而来,有专门的自动结构和散热装置,且使用弹链供弹(尽管部分SAW的双向供弹系统使得紧急情况下也可以插突击步枪的弹匣),一般被北约阵营认定为"真正的机枪"。它们有着凶猛的火力且可以快速更换枪管,但并没有LSW那么便携且换弹速度较慢,典型例子包括M249、MG4和内格夫。
通用机枪()
简记为GPMG,旧称轻重两用机枪。它既可以装配两脚架作为轻机枪使用,也可以放在三脚架上充当重机枪使用,比老旧的中型机枪更灵活更轻便,更有利于提高步兵的机动性。
一般认为最早具备通用机枪性质的武器是一战时代出现在丹麦的麦德森机枪。这种武器可以装上轻便的两脚架作为轻机枪使用,也可以放在三脚架上充当重机枪使用,不过由于其供弹具是25/30/40发弹匣,弹容不如同时代主流的弹链供弹重机枪,火力持续性较弱,因此更多是被当做轻机枪看待。
间战期在德国出现了MG34通用机枪,它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型通用机枪。不像麦德森机枪,它可以用弹链或75发弹鼓供弹,作为重机枪使用时可以保证和重机枪相当的火力持续性。德国于二战期间基于MG34又研发了MG42,它具备高射速、高可靠度、低成本的优点,被认为是那个时代的机枪的巅峰之作之一,这种武器被德国人一直用到战后许多年,其北约口径改型MG3更是服役至今。到了冷战时代,通用机枪取代了中型机枪的位置,并成为世界范围的主流装备。
中型机枪()
简记为MMG,M2出现前曾称为重机枪,M2出现以后这些武器就被西方归类到中型机枪名下,而中国等部分国家则一直称呼这些武器为重机枪。
按照定义,中型机枪是指发射标准威力步枪弹,拥有紧密的支架结构以及冷却设备的重型支撑型防御武器。主要用于控制大片阵地,实施对敌方的火力压制,需要多人操作使用,一般有枪手一名和负责弹药供应和枪管散热的副手两名。当时“重机枪”中的“重”字是来体现重机枪的威力和控制范围,而非枪管口径。典型例子包括德国的MG08重机枪,英国的维克斯机枪和俄国的M1910重机枪(均为马克沁水冷机枪的变种),也包括苏联的SG-43和DS-39、法国的哈奇开斯M1914和日本的92式重机枪(均为风冷式机枪)。二战后逐渐被通用机枪取代,如今只能在某些落后或战乱地区找到这些武器。
重机枪()
简记为HMG,中国引进该类型武器时曾命名为大口径机枪,如今有时会称为高射机枪,或像西方一样称为重机枪。
它的始祖是由约翰·摩西·勃朗宁制造的M2勃朗宁机枪,口径为12.7毫米。重机枪在破坏力和移动能力上相对于使用步枪弹的中型机枪有了提高,并且被装备在车辆载具,飞机,建筑物和轻型工事内。
与中型机枪相比,新式重机枪具有前者无可匹敌的反装甲能力,在应对轻装甲目标和薄弱掩体时具有更优的杀伤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车辆载具、飞机和防御工事中广泛使用M2机枪;同样的,苏联也在广泛使用DShK重机枪(使用12.7×108弹药 )。相对地,德军的MG34及MG42两款通用机枪大规模的出现在欧洲战场,虽然它们对步兵的攻击十分有效,但其威力受制于其使用的步枪弹,缺乏像M2那样的反工事和反车辆的能力,这个弱点也在D日攻击以后的战役中体现了出来。
分类-按原理
内能源机枪
也就是单纯依靠发射药燃烧获得动力的机枪。和外能源机枪相比更轻便,如今世界上几乎所有轻重机枪都属于这个范畴。
外能源机枪
相对地,外能源机枪则是依赖外部动力驱动的机枪。常见的有加特林机枪、转膛机枪等。这些机枪可以说全部都有夸张的尺寸和压倒性的压制力,因此我们一般不把它们和一般的轻重机枪一起讨论。或者也可以说,所有的外能源机枪都是重机枪水准。
早期的加特林机枪出现在十九世纪中叶,依靠手摇驱动。其中,口径0.58英寸的可达到200RPM的射速,而口径0.3英寸的可以达到400~900RPM的射速,直到内能源机枪出现之前,没有任何武器可以达到这个射速。这些手摇加特林太过笨拙,不利于机动,而且可靠度也欠佳,在内能源机枪流行起来后就鲜有使用了。
然而,冷战时代为了追求更高射速,工程师将加特林接上电机或液压马达,使之获得1000RPM或高得多的射速,多根枪管依次射击还带来增强散热效果的额外增益。此类武器一般作为车载、机载、舰载武器使用,对于轻装甲目标有极好的破坏力。
转膛机枪则是依靠外力驱动弹膛旋转,有点像外接动力的转轮手枪,可以是和加特林机枪一样的动力。由于只有一根枪管,散热能力相对较差,通常射速比加特林机枪低许多,但更加轻便。如果载具的运载能力不足,可以考虑使用。
特殊设计也可以让加特林机枪和转膛机枪转为内能源驱动,这种设计在苏俄武器中很常见。相对来说,内能枪的头几发会因为没有预热而打偏,因此必须采取长点射,但是不需要专门电池是其优点。
在ACGN作品中的出现
不管是ACG还是电影还是其他文学作品里使用机枪的往往大多会是极其彪悍的角色,(偶尔也有萝莉使用以造成反差萌的形象),不过大多数是大姐头或是猛汉的形象(在80-90年代的电影里面经常会出现拿着机枪扫射敌人的壮汉形象),由于机枪的连续射击以及强大的火力压制,使用机枪的角色通常附有暴力、强气等属性。
许多游戏里,也会在地图上放置一些固定的机枪,相对于玩家自带的机枪火力要猛得多。任何玩家都可以操作,只不过不能搬走。比如《合金弹头》第六关里,置于潜艇上的机枪。
同时,机枪也是许多早期军用空基平台标配——在现实中,机枪战斗机一直到二战后才被机炮战斗机完全取代;各种直升机直到现在也都有简单的舱门机枪;而两舷和头尾、腹背都有机枪的轰炸机在活塞螺旋桨时代也是比比皆是。在战争主题游戏里,从直升机上用舱门机枪往地上“泼水”无疑是一大乐事。
经典历史枪械
由于很多历史名枪会同时出现在多部作品中,所以如果没有复杂改动等特殊情况的话,我们将直接作简单标记。如:
此处不一一列举,您可以自行添加合适的标签。
- 美国
- 手摇式的加特林机枪既然学医救不了人,那就让对方输得更惨一些吧(滑稽)[1]
- 西部题材作品(如《荒野大镖客2》)多见。
- 在《辐射76》作为一种重武器登场,和同时登场的电动加特林相比只能装50发子弹而且射速很慢。
- M1895土豆挖掘机
- M1917重机枪
- 勃朗宁自动步枪(【COD2✓】,【CODWW2✓】,【CODWAW✓】,【BF1✓】,【FH2✓】,【红管2✓】)(虽然名为“自动步枪”,但在二战中在美.帝步兵班组感人的火力下BAR的定位确实为班组支援火力武器,也就是轻机枪。)
- 在《胜利之日》(【DOD:S✓】)中,BAR(官译白朗宁自动步枪)作为同盟国美军支援兵标配主战武器出现,其可以在三连发模式和单发模式间切换,和轴心国德军的STG-44一样,在经典的胜利之日中,BAR拥有脚架,可以允许使用其的玩家放下脚架以降低后坐力,其相较于德军的STG-44,其弹匣只有20发弹容量,但是,BAR在换弹速度方面要胜德军的STG-44一筹。
- 勃朗宁M1919系列
- 在《胜利之日》(【DOD:S✓】)中,M1919作为同盟国美军机枪手标配机枪出现,机枪射速高,且威力极大,但是,如果机枪手们不在沙包上或者趴下部署机枪脚架再开火,M1919机枪同样拥有极其恐怖的后坐力,且在不部署脚架的情况下使用M1919开火,将会降低枪手的体力。
- 与轴心国德军的MG42相比,M1919要多一个弹药箱,续航能力相对更强,但是其射速要输于轴心国的MG42。
- 苏联/俄罗斯
- PM1910俄版马克沁
- 捷格加廖夫DP28(人送外号“大盘鸡”)
- 德什卡()重机枪12.7*108的凶残火力,打起来像同时射击四挺M2HB的[2]劲爆手感,但为什么人气没有M2HB高?.......不得而知
- RPD
- RPK
- PK卡拉什尼科夫老爷子的又一得意之作
- AEK-999拉皮PKM
- NSV
- Kord重机枪与德什卡口径相同,但后坐力反馈优于前者
- KPV
- 坦克型号称为KPVT,发射14.5x114mm弹药
- 德国
- MG08/18(德版马克沁)
- FG42(同上面BAR)
- 在《胜利之日》中作为德军支援伞兵的标准配备武器登场,有带有瞄准镜的变种,得益于它的高伤害和高射速,它在近距离作战中可以快速的撕碎敌人,同样的,使用它的枪手可以在趴下或者在沙包边时放下它的脚架以降低后坐力。
- 它的瞄准镜变体取消了脚架,但是其的瞄具使得其可以打击远距离目标,但是在开镜状态下,它的射速会降低,兹以降低后坐力,同样的,它在近距离作战中可以以高伤害和高射速快速撕碎敌人。
- MG34
- 在《胜利之日》中作为德军MG-43机枪手的标准配备武器登场,相较于MG-42,MG-43的载弹量和射速逊色于MG-42,但是它不会过热,同样的,如果使用MG-43的玩家不部署其脚架就开火的话,MG-43将会有十分恐怖的后坐力。
- MG42
- 在《辐射76》中以“轻机枪”的名义登场,弹药改为美制的.308弹药。
- 在《胜利之日》|【DODS✓】中作为德军MG-42机枪手(在经典的胜利之日中,轴心国还存在以更少的弹药和更慢的射速换取无过热机制的MG-43机枪手)的标准配备武器登场,高射速和高威力,与美军以及英军机枪手一样,若不在沙包或趴下并部署其脚架,后坐力同样恐怖,且持续开火将会导致枪管过热从而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继续开火。
- 与同盟国美军的M1919相比,轴心国德军的MG-42的射速要更快,但是其在没有队友提供的弹药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弹鼓可供重新装填,续航能力要比M1919更差,并且其的枪管过热机制使得其火力压制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 比利时
- FN MAG马爱国及其衍生型号M240
-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中有登场
- 《战争前线》中有登场,原版仅能在初版新手教程中使用,圣诞版可以在每年圣诞节期间在商城限时出售,皇冠版本只能通过PVE模式获得的皇冠币在商城处购买。
- FN Minimi及其衍生型号M249与Mk46
- 《反恐精英》系列中的一款轻机枪,也是最早进入该系列的轻机枪,也是CZDS和CSGO之前唯一的一款机枪(CZDS有此版本专供轻机枪M60,CSGO有专供轻机枪内格夫)
- Mk48(Mk46的7.62mm NATO口径版本)
- 英国
- 马克沁重机枪(其他国家地区所有马克沁的根源)
- 刘易斯散热筒很有气势,然而实战证明没卵用其实是美国人艾萨克·刘易斯在美国整出来的,但亲妈不要,于是找了英国这个后妈
- 《辐射4》中的“巨型突击步枪”就是以刘易斯为原型。
- 布伦(捷克的ZB-33轻机枪的英国仿制改进版,民国时期也叫它“勃然”)
- 在《胜利之日》中作为英军机枪手的标准配备武器登场,相较于美军的M1919和德军的MG34与MG42,它在不架设脚架的情况下开火更容易控制后坐力,但是它的重新装填弹药的速度非常慢,且弹药较美军与德军的M1919与MG42/MG34都要少得多,同样的,在需要时,它可以架设脚架以降低后坐力。
- L86A2
- 法国
- 中国
- 民国24年式重机枪(仿MG08)
- 67-2式通用机枪
- 80式通用机枪(仿PKM,装备了海军陆战队及空降兵等单位,有北约弹版本)
- 81式轻机枪
- 88式通用机枪作为一种小口径通机,在当代被揶揄为盲目跟风的产物,已经停产并由QJY201取代
- 89式重机枪持枪者三,前逐一胖
- 95式轻机枪由于弹鼓的各种问题,逐渐被QJB201取代
- 02式高射机枪
- QJB201班用机枪
- QJY201通用机枪兔子全面向美国看齐的产物,口径直接就是美国现役的7.62×51mm NATO,而且据设计师所言,未来还会推出使用6.8×51mm SIG Fury与.338 Norma Magnum两种弹药的型号,而现有的7.62版本也可以直接通过更换枪管和供弹装置使用这两种弹药。
- 日本
- 大正十一年式(中国人称“歪把子”,因为日本人当时僵化的思维不愿开拓弹链与弹匣生产线而设计的将步枪弹夹堆叠塞入弹斗的奇葩供弹系统以及其为了平衡这套供弹系统导致的重心偏移而设计的向右歪斜的握把枪托造成的灾难级别人体工学导致这把枪极其失败)
- 《战地风云5》中,给了个可以把弹斗像弹匣一样插拔的歪把子,相当离谱。
- 92式哈奇开斯的日本同人,因其枪管上大量的散热片而被称作“野鸡脖子”,又因为射速过低被戏称为“啄木鸟”
- 96式轻机枪看似是日版ZB26,但其立闩式闭锁结构更类似于火炮
- 99式轻机枪
- 62式
- 原捷克斯洛伐克/捷克
- ZB-26(俗称捷克式轻机枪,无愧的抗战功臣)
- 《亮剑》前期剧情中时有登场。其他许多抗日主题作品也多少有登场。
- VZ52/57
- 其他国家
ACGN虚构的机枪
- 《怪物猎人系列》:自MHW修改部分武器的操作机制以来,重弩配备了两种特殊弹药。其中一种是机关龙弹,使用时最多能打出100发连射,打完后需要一段时间逐渐自动回满弹药。
那些著名的机枪用户们
此处仅列举几位具有本萌属性的
典型人物作为示例。更多请查阅
分类:机枪。
此处列表只是列举具有本萌属性的
几名典型人物(注)作为示例。
如果你想查找更多具有本萌属性的人物,请查阅
分类:机枪。
请不要向本列表大量添加、罗列人物。当列表中人物过多时,请不要继续添加新角色,而是仅在对应角色条目底部添加分类即可。
军事话题索引 |
---|
| 也可以看看:武器拟人 • ACG军事组织 • ACG战争 • 航天 • 科幻 | | 散装的简易军事理论 |
---|
| 身份、兵种与头衔[# 1] | | | 战略与战术思想 | | | 战争 | | | 军队礼仪 | | | 军事技能与军队武术 | | | 兵器概念与知识 | | | 世界知名军队 | | | 特务、秘密警察 与情报机构
| |
| | | | 军事、兵器与流行文化 |
---|
| 常用语和 常见概念 | | | 军事梗 | 武器装备梗 | | | 势力阵营梗 | | | 名人名事梗 | | | 影视游戏 及小说梗 | | | 其他 | |
| | 亚文化现象 | | | 军事主题游戏 | | | 常见作品类型 | | | 相关创作者 | | | 相关ACGN现象 | | | 相关题材标签 | | | 现实的原型装备 | |
| | 军歌、军乐和军事宣传音乐[# 4]列表 |
---|
| 苏联/俄罗斯 | | | 美国 | | | 中国 | | | 英国 | | | 德国 | | | 法国 | | | 芬兰 | | | 波兰/乌克兰 | | | 意大利 | | | 塞尔维亚/波黑塞族共和国 | | | 日本 | | | 朝鲜 | | | 叙利亚 | |
| | 注释栏 |
- ↑ 斜体标出的为尚处概念或幻想中的内容。
- ↑ 粗体标出的为尚处概念或幻想中的事物。
- ↑ 对有短柄/无柄变种的长柄武器,用斜体标出。
- ↑ 军事宣传音乐需用粗体标出。
|
|
萌与萌属性 |
---|
| | | | | 血缘关系、人际关系类 |
---|
| 【家庭、家族】 | | | 【学校、社会】 | | | 【恋人相关】 | | | 【人际组合】 | |
|
| | 相貌、体型特征类 |
---|
| 【发型】 | | | 【发色】 | | | 【瞳色】 | | | 【眼型】 | | | 【眼部/眉部】 | | | 【耳朵】 | | | 【脸部】 | | | 【口部】 | | | 【胸部】 | | | 【臂、手部】 | | | 【腰、腹部】 | | | 【腿、脚部】 | | | 【附属器官】 | | | 【皮肤】 | | | 【化妆】 | | | 【特殊】 | | | 【总体体型】 | | | 【复合型】 | |
|
| | 服装、饰品、着装状态类 |
---|
| 【服装】 | 【整体风格】 | | | 【上装】 | | | 【下装】 | | | 【内衣】 | | | 【内裤(底裤)】 | | | 【泳装】 | | | 【校服】 | |
| | 【帽子】 | | | 【眼镜】 | | | 【上肢】 | | | 【袜子】 | | | 【鞋子】 | | | 【饰品】 | | | 【裸装】 | | | 【特殊服饰】 | | | 【服饰搭配】 | |
|
| | 身份、职业、种族类 |
---|
| 【身份(职业)】 | 农业 | | | 工业/手工业 | | | 科技/教育 | | | 文艺/娱乐 | | | 体育 | | | 卫生 | | | 商务/经营 | | | 交通/运输行业 | | | 服务业 | | | 政/军/法 | | | 公共服务 | | | 宗教 | | | 综合/其他 | | | 架空职业 | |
| | 【身份(非职业)】 | 君主相关 | | | 豪贵相关 | | | 组织/团队 | | | 军事相关 | | | 违法相关 | | | 种族/地域/出身 | | | 架空相关 | | | 无业相关 | | | 形象相关 | | | 综合/其他 | | | 作品中地位 | |
| | 【校内身份&职业】 | | | 【种族】 | |
|
| | 武器、道具类 |
---|
| 【日常用具】 | | | 【文具】 | | | 【劳动工具】 | | | 【一般武器】 | | | 【体育用品】 | | | 【音乐用品】 | 拨弦乐器 | | | 拉弦乐器 | | | 木管乐器 | | | 铜管乐器 | | | 自由簧乐器 | | | 键盘乐器 | | | 打击乐器 | |
| | 【食物&饮品】 | | | 【辅助性工具&设备】 | | | 【其他道具】 | | | 【注】 | |
|
| | 语言、动作、表情类 |
---|
| 【语言/文字】 | | | 【行为动作】 | 综合行为 | | | 超自然行为 | | | 思想行为 | | | 毛发行为 | | | 头部/脸部/口部行为 | | | 胸部/躯干行为 | | | 手部/上肢行为 | | | 脚部/下肢行为 | | | 站姿 | | | 运动 | | | 休息行为 | | | 与他人互动行为 | |
| | 【肢体语言】 | | | 【礼节专题】 | | | 【表情】 | |
|
| | | | | | | | 更多拥有此萌属性的人物 |
|
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