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
---|---|
其他表述 | 皓首匹夫,苍髯老贼! 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 こんなに厚顔無恥な人見たことない! |
用语出处 |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 |
相关条目 | 粗鄙之语、死亡Flag |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是1994年版国产电视剧《三国演义》第69集中诸葛亮的名台词,也是整部剧最经典、最常被鬼畜恶搞的名场面之一。
一开始它只是一句普通的影视剧台词,而真正让这句台词在各大视频网站火起来的,则是因为中国兴起的以诸葛亮与王朗的一段约6分钟左右的电视剧节选视频为鬼畜素材的一系列恶搞。
在此类型的鬼畜视频中,该句常常与游泳教练陈茂蓬的“最后祝你,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攻到天水,魏明帝曹叡派王朗、曹真和郭淮去应对。蜀汉与曹魏两军在祁山之前对垒时,魏军将领曹真统帅大军至长安,过渭河之西安营扎寨,并与副将郭淮、军师王朗二人商议退敌之策。而司徒王朗告诉曹真,明日决战之时,自己可凭一席话语叫诸葛亮拱手来降,让蜀军不战自退。
王朗原为会稽太守。被孙策打败后,和豫章太守华歆一同出使曹操,被留下,后担任司徒。
在第二天战场之上与诸葛亮舌战辩论时,王朗先是质疑诸葛亮出师无名,被诸葛亮回呛“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时,王朗提出天数有变,曹魏才是继承衰颓汉室天命的正统,诸葛亮此举是违抗天意,建议诸葛亮倒戈卸甲、以礼来降。诸葛亮听后大笑,重提汉末历史,指出东汉的倾颓正是由董卓、李傕、郭汜之类凶徒和王朗这样的朽木、禽兽一样尸位素餐的臣子所造成的,又转向王朗的出身指责他世食汉禄,理应匡扶汉室却助曹为虐,罪恶深重,天地不容,无颜面对汉朝二十四代先帝,最后以一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补刀。王朗被诸葛亮的一席正义之言气得跌落马下身亡。
因此每当诸葛亮说出该句时,常常被大量的评论弹幕刷屏。用法常常是在此类鬼畜恶搞视频的结尾,伴随着诸葛丞相说出此话的时间,表示对王朗使出最后一击的意思。也可以用作对某人厚脸皮做某事的吐槽,亦或者表示某人和王朗一样自食其果的行为的嘲讽。然而史实上的王朗才是人生大赢家[1]。
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演义》原著的相关情节中并没有这句台词或与之意思相近的台词,本句完全是央视版电视剧的唐国强老师临时加上的神来之笔。而历史上的王朗在第二次北伐时已经去世,且王朗并非军师而是文臣。
(以下划线标出的内容为央视版《三国演义》原创,不见于罗贯中的原著。)
孔明自得三城之后,威声大震,远近州郡,望风归降。孔明整顿军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魏主曹睿,闻之大惊,乃问群臣曰:“谁可为朕退蜀兵耶?”司徒王朗出班奏曰:“臣观先帝每用大将军曹真,所到必克,今陛下何不拜为大都督,以退蜀兵?”睿准奏,乃宣曹真曰:“先帝托孤与卿,今蜀兵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视乎?”
之后,曹真即领曹魏大军至长安,过渭河之西下寨。曹真与军师王朗、副将郭淮二人共议退兵之策。
曹真:“诸葛亮下来战书,约我等明日决战,如何对敌?”
王朗(
郭淮(明白人):“诸葛亮何等样人?靠阵前
王朗(大笑):“
次日战场,两军阵前。配合BGM(王司徒专用处刑曲)食用效果极佳
王朗:“(骑马移步阵前)来者可是诸葛孔明?”
诸葛亮:“(车上拱手还礼)正是!”
王朗:“(马上欠身答礼)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
(诸葛亮使用了技能【无视】)
王朗:“呃……
诸葛亮:“(冷笑)我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
王朗:“(大笑)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诸葛亮:“曹贼篡汉,霸占中原,何称有德之人?”
王朗:“(点头你点个P头啊!)嗯……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猖獗,天下纷争。社稷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
诸葛亮:“(嘲讽长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
王朗:“(瞬间破防)你……诸葛
诸葛亮:“(强行打断)住口!!诸葛亮使用了技能【沉默】/【看破】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
王朗:“
诸葛亮:“(愤怒指向王朗)贰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这句是唐国强老师临时加上去的,现在看来效果确实神奇)”
王朗:“你……你……污~哇啊啊啊啊啊~~”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跌落马下。想爬起来时还被自己的马
此时,诸葛亮正襟危坐于车上,手摇羽扇,气定神闲,面带沉稳、自信之微笑然而这也是丞相最后的高光场面了……再往后要多虐有多虐。至此,魏军慌忙撤军,夺路而逃。此段对话也成为该剧经典中的经典。
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在小说作品中诸葛亮唇枪舌剑,义正辞严,抓住要害,对司徒王朗一通羞辱竟使其命归九泉。
可是仅仅辱骂就真的能致人于死地吗?
从现代医学科学的角度看,这完全是可能的!!!
在小说作品中王朗的死亡在医学上属于猝死,一般来说,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或心血管类疾病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皆可认定为猝死。而医学上可造成猝死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溺水、电击、窒息、脑外伤、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破裂、休克等等,根据王朗的情况,可以推测为以下两种可能:一是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源性休克;二是脑出血。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概括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可为什么在小说作品中诸葛亮的辱骂能导致王朗发病呢?
在小说作品中王朗猝死的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心肌梗塞。
首先我们来看大背景:王朗是“汉朝老臣(诸葛亮语)”,后又任曹魏司徒(王司徒),而司徒一职属于“三公”之列,待遇相当之高。王朗一生高官厚禄,饮食自然也是膏粱厚味(当然历史上汉末三国物质生活水平普遍不高,高官重臣有饱饭吃就不错了)。用现代医学术语来说,就是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这恰恰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条件。
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日积月累造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饮食结构不发生改变,那么动脉硬化就会越来越严重。而当时王朗已经76岁,因此冠状动脉硬化和脑动脉硬化的程度决不会轻,这就为诸葛亮骂死王朗埋下了祸根。
而在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若患者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亢进。继之使冠状动脉急剧收缩,心跳加速,心肌供血严重不足。同时又使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这样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室颤动,造成心源性休克而猝死。
在小说作品中王朗猝死的第二个原因可能是脑出血。
脑出血又叫脑溢血,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高血压病人往往伴有动脉硬化,在硬化时血管的韧性减退,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同时,长期高血压的血管壁,由于受高血压的影响,内膜和肌层逐渐发生退行性变或坏死,有时形成微动脉瘤。这种动脉瘤的壁很薄,如果遇到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便会破裂出血。从视频中分析,王朗骑马行军阵前,路途颠簸,再加上当天战场之上风大,想王朗当时已经是76岁的老头,又患有如此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经得起这等折腾?于是,便在诸葛亮的一席羞辱的刺激之下,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脑出血而死。
简而言之就是自己作大死,再加上诸葛亮用言辞怒补数刀。
但是... |
---|
在虚构故事中诸葛亮不止骂死了王朗,在《三国志平话》等评书作品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时还骂死了薛综,气坏了 当然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情节其实是罗贯中虚构的,历史上并不存在此事。在小说作品中塑造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情节,原意是符合明代罗贯中尊刘抑曹的思想(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进一步演化为拥刘反曹的思想),是主要把王朗作为反面人物来塑造的。 但小说这样一来也无意中把诸葛亮的文士形象给抹黑了。因为王朗是海内名士、一代大儒,劝降之语倒也文质彬彬,最后还不忘来句:国安民乐
综上,历史上王朗等人与诸葛亮的此段对话大概内容是书信完成的。小说中虚构为面对面对喷,结局嘴炮取敌将首级,这样一来画面感和气氛就比远程离线隔年对喷在小说情节上相对更直观和精彩得多,剧情冲突更强烈(这就是作为著名小说家结合吸收并再次文艺创作的能力)。至于正史里一场战争常常就几句话甚至十几字带过(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如典韦传和张辽传等对战斗的具体刻画并不少),小说作为文艺作品本身就带有一定虚构色彩。 对于演义的“脸谱化”塑造的说法也要考虑到封建时代的局限性。通俗小说是面向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常常在章回乱序、时间间隔极长的情况下被不识字的人民群众从说书人的口中收听,“脸谱化”能保证人民群众在时间间隔极长导致遗忘、章回乱序收听、且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也能理解作为通俗小说复杂精彩的智斗武斗剧情(即政治军事斗争),在历史影响上同样具有价值和影响力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措施等提及就相对较少,也是因为本身要区分历史和小说的差异,一分为二甚至多元化来看待。然而即使是写给古代人民大众听的《三国演义》,现代的年轻人照样很多看不下去,而要去看人物形象更加简化(高希希式宫斗剧/滑稽笑)(甚至台词个个会背唐诗)的《新三国》。 |
在看到此类恶搞或鬼畜类视频时,诸葛亮说出此句台词时
其实是他们脸皮太厚了,根本就感觉不到脸被打(大雾)
在ACG作品中,有很多类似场景而出现。多为字幕组调皮了
|
维基百科 提示您 | 关于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在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 有相关条目。 请参阅:骂死王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