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可梦皮皮的进化最后一个形态是同人 | |
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进化 |
---|---|
其他表述 | Evolution Power-Up |
用语出处 | 不确定 |
进化是某物通过一种方式变为更强大的样子的过程。
科学来讲,从弱形态向强形态的改变不属于进化。因为按照达尔文的理论[1],进化的单位是物种而不是个体,动力是自然选择。当然,在达尔文提出完整的进化论并被大多数人接受前,进化也可以泛指一切的改变。
从弱到强的变化可能是可逆的也可能是不可逆的,如果只是可逆变成另一种形态,又被称为“形态转换”。
不清楚是哪部作品首先创造了这样的过程,但是大多数人是通过《宝可梦系列》系列知道这类转化的存在的。不过,《宝可梦》里的进化实际上更接近动物学界的“变态发育”[2],比如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或者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但是因为“变态”这个词在日语以及中文里的另一个意思,因此没有采用这个称谓。
进化以后通常意味着实力的提升,可能还会有外观的改变。实际上,这样的进化似乎和变异也有些像。但是一般来说,进化不需要外界的特殊条件,而是从内而外的自发过程。外部条件有的时候会促进进化,有的时候会阻止进化。
菲利普·迪克这部1965年的小说也许是最早提出这种“进化”的作品之一。书中提到在未来人类的大脑可以利用特殊的方式进化,获得超乎寻常的智力。但是一旦进化失败就会发生智商退化,降级到猴子的水平。
在《Ben 10:终极异形》里,小班可以用Ultimatrix将他的外星人形态变成终极形态。原理是在Ultimatrix里加速模拟外星物种在极端环境里的进化过程,然后直接使用进化后的形态。终极形态下外星人形态的战斗力会有显著提高,会获得之前没有的超能力。但是也会有附带弱点,比如神力暴龙终极化以后会失去巨大化能力,小波波终极化以后会失去复制能力。
和严格意义的进化还是比较沾边,毕竟进化最后会体现在DNA遗传信息的变化上。
在梦工厂《驯龙高手》系列里,几乎所有龙类在生命的后期都会进入泰坦形态(Titan Wing),这需要一条龙具有足够的生长时间。游戏《驯龙学院》里通过将龙类提升到一定等级,然后在泰坦岛上使用泰坦符文石进化,《博克岛的崛起》里则是通过训练完成泰坦化。动画里暂时没有出现泰坦形态的龙,虽然《飞越边界》里克罗根的红色焦尾龙可能是泰坦形态(和游戏里的泰坦焦尾龙还是有区别)。但是,小嗝嗝的夜煞虽然没有泰坦形态,却通过某种力量觉醒成为了实力同样强大的龙王形态(和泰坦化不同,过程是可逆的)。
泰坦形态下龙类的块头更大,实力更强,身上会长出尖刺,颜色也会变得非常鲜艳。例如,恐怖龙在泰坦化以后,可以承受一个人类少年的重量。
虽然宝可梦进化的过程显然不符合达尔文的理论,然而因为它们的定义是“地球上不可思议的生物”,因此当然不能用现实中生物的进化论去套。考虑到宝可梦的进化是基于现实中昆虫的变态发育,因此很大程度上“进化”应该是一种“成长”。在早期的昆虫宝可梦,如绿毛虫和独角虫里显得更加明显,它们的进化就像现实中蝴蝶和黄蜂的变态发育一样。
某些宝可梦的进化不是一条线性的进化链,例如伊布,虽然可以通过直接使用雷之石让它进化为雷伊布,但是如果让它在被冰覆盖的岩石周围提升等级时,它会变成冰伊布。另一些特殊的进化需要特定的时间(白天/黑夜),学会特殊的技能,或者提升亲密度实现。当然这似乎意味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被大大提高了。
然而,多数情况下宝可梦的进化形态只是比过去的自己更大,更高,更强壮而已,并没有显著的“变态”特点。在早期的几部游戏里,最初获得的宝可梦的进化形态基本上都是这样。还有些时候,进化似乎根本就是不同的个体组合在了一起就完成了,这样的过程甚至是可逆的。
之后,游戏里引入了“Mega进化”的特性,这让已经处于进化链顶的宝可梦可以在战斗中完成一次短时间的进化(需要特定的Mega石)。
《宝可梦 太阳&月亮》对这种理论做了一次颠覆。阿罗拉的宝可梦在属性和外貌上和其他地区的都不一样,这是对特殊环境的适应。实际上,这倒是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很像。
游戏中,需要经验来升级科技,升级后,士兵的实力会更强。
在早期的电子宠物玩具中,进化代表了这一生物的成长过程——从幼年体、成长期到成熟期。不过之后又加入了完全体和究极体,而且在动画中,驯兽师的搭档可以直接跳过几个阶段进化。在目前的游戏中,这种进化越来越网状化,几个不同的数码兽有着同一个进化形态——就像一条蛇和一只树懒都能变成一只穿山甲一样。
早期动画中这种进化被描述为等级的提升。但是从第二代开始,进化不断被加入新的类型——第二部多了装甲进化(一只数码兽装备某种装甲)和联展进化(同等级数码兽合体成为更高等级的数码兽),第三部多了网络进化(人与数码兽合体),第四部又加入了魂进化(人类通过扫描斗士之魂直接变成数码兽),第六部则取消了等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