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作豚 |
---|---|
其他表述 | 作画豚 |
用语出处 | 日语借词 |
相关条目 | 萌豚、oo厨 |
作豚一词由“豚”系用语衍生而来,原本是对水平低的作画爱好者的蔑称,在中国常与作画厨、作画迷、作画爱好者混用。
作豚原本是骂人的话。在日本,有人蔑视性地认为水平低的作画爱好者不是“作画宅”,而是被称为“作画豚”的劣性品种,通称“作豚”,即“一群蜂拥在作画上的令人困扰的家畜”。有观点认为,在网络上自称“作画宅”的人中,有九成实际上是“作豚”。
由于网络文化及语言阻隔下,“作豚”一词在中文语境中相对地不那么带有歧视性质,一般被中国的爱好者用于自嘲或同好之间的嬉笑打骂,逐渐变成了普遍称呼,常常泛指普通的作画爱好者。这和“萌豚”、“声豚”在中国的情况很像,日本的贬义词,到中国后逐渐变成中性词。
对作画流程有兴趣并会对此进行探究的动画爱好者,极端一点的会认为作画决定了一部动画的好坏,剧情、演出等都在其次。
作豚之间的水平往往有较大差距,有的仅仅能认原画,有的能把画面的特点和优劣从各个角度分析的头头是道。
作豚到了一定程度会更加偏向于动画的本身制作,除了去了解作画过程,也会尝试去了解动画制作的摄影、数码技术、背景美术、色彩设计、动画制作体制、动画公司的人才储备等等。
同时作豚一般都有一定的日语水平,因为从日语圈中获取第一手资料,而且比基本动画爱好者更了解作画,所以有“作豚比一般观众懂动画”的说法。
虽然也有既是作豚又是原画师的情况,但是,“作豚力”和“作画力”完全是两回事。“作豚力”再高的作豚都只是业余爱好者。基本上可以把随随便便对原画品头论足的作豚看作是原画师的寄生虫。
早在1980年代动画热的时候,就有人说“动画是小孩子看的东西吧?”,在动画宅拼命讲解动画制作的技术理论的过程中,产生了“作画宅”的雏形。
后来,因为作画爱好者水平的高低之分,出现了“作豚”的蔑称。
在中国,作豚逐渐与作画厨、作画迷、作画爱好者混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