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奇恐怖秀》 | |
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邪典 |
---|---|
其他表述 | 非主流 |
用语出处 | 邪教经典 |
相关条目 | 鬼畜、猎奇、粪作、致郁系 |
邪典是一个标签而不是一种具体的类型或风格,指的是含有独特内容和风格的作品以及推崇此类作品的思潮,一般不受主流欢迎,但是由于其特殊的魅力而被拥有相当爱好者数量的不特定小众圈子推崇。[1]
邪典爱好者通常会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台词、设计并使用特殊手势和暗号等活动。
威尔·多德森认为,邪典具有两个特征:[2]
由于邪典作品通常是新颖的或实验性的作品,因此也被视为先锋派(
在邪典作品中,恐怖题材和科幻题材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些作品通常有着非常规性的情节和奇异的幽默感,对艺术家、学生、影像从业人士来说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甚至信仰。[5]
邪典与艺术的持续解构有关,因此可能是暂时的。如果一个邪典作品被反复模仿或致敬,直到进入主流的范畴,之后的模仿或致敬作品基本上就脱离了邪典的范畴,然而最初的邪典作品依然符合邪典的定义。[6]
1970年代,邪典电影诞生,其中《洛奇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邪典电影。
1980年代,随着邪典文化的流行,好莱坞开始将邪典文化视为有利可图的商业冒险。与此同时,主流对邪典一词的滥用也引起了邪典爱好者的强烈不满,纷纷指责这种试图用邪典文化谋取盈利的资本运作,一些原教旨主义者甚至拒绝使用邪典一词。
1990年代,在互联网的普及下,在线视频播放以及点对点文件共享得以推广,邪典文化彻底暴露在主流的视野中,一些批评家因此宣称“邪典文化已死”。
2000年代,邪典爱好者开始利用深层网络避开标准搜索引擎和主流的视野。[7]
2017年之后,受“艾莎门”事件期间中文媒体的影响,主流中文社群曾将某些以子供向卡通为题材制作的伪装成儿童教育节目的不良动画或真人短片称呼为“儿童邪典”,这一称呼走进大众视野,但邪典爱好者一般不认同此归类,非中文社群亦无此称呼。2018年初,相关视频已在中国大陆被取缔,期间一些使用了迪士尼素材的亚文化作品(如哲♂学等)受波及而遭削除。由于这种误译,再加之传统的邪典题材确实在中文社群传播不广,“邪典”一词的含义随后在简体中文社群基本被扭曲,成为将恐怖、惊悚、猎奇、黑深残等内容掩盖在含情脉脉、子供向或生草的表面下的ACGN、二创等文艺创作的代名词。为了和传统邪典题材或主流社群所谓的邪典作区分也是为了避免屏蔽,一般会用谐音词“鞋垫”。
邪典与下列各种次文化有着较大的交集:
此处列举一些知名的被认为是邪典动漫或galgame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