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打酱油 |
---|---|
其他表述 | 酱油党、吃瓜群众 |
相关条目 | 阿卡林、划水、梓喵打酱油、梨花牌酱油、吃瓜 |
打酱油是200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1]。表示网络上不谈政治,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用此话回帖而已,相当于路过。
广州电视台采访一位市民,问他对于艳照门很黄很暴力的看法,这位市民说:“不关我事,我出来买酱油的。”这句话也因此流传开来,各种PS和改编风靡一时。
“打酱油”这个词语便在网络上迅速窜红,成为一种幽默的托辞。网友虽在道义上确实关注某事,对此也有明确看法,但或明哲保身,或不屑回应,遂以“打酱油”为托辞敷衍塞责。表面上无可奉告,其实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正是:“事不关己不开口,专心一意打酱油。”
经常打酱油的人被称为酱油党。
在酱油党看来…… |
---|
打酱油是一个态度,所谓的沉默的大多数,所谓的“非暴力不合作”; 打酱油是一个生活,既不是简单的路过,也不是单纯的看热闹; 打酱油是一种娱乐,冷眼旁观他人的喧嚣,静静品味自己的沉默。 |
中国已故作家汪曾祺的文章《胡同文化》,在第四段前面一句: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寒蝉鸣泣之时》绵流篇中,古手梨花来到园崎家借酱油,结果被园崎诗音活活拷问致死;目明篇中梨花试图反杀却也以失败告终,撞刀自尽。
↑网上曾经多以梨花的悲惨下场来告诫乱打酱油的酱油党
和“打酱油”含义类似的网络用语有很多,简单介绍如下:
最早是网络论坛中的常用语,指不想认真回帖,但又想拿回帖的分数或经验值的行为或发帖内容。类似的还有飘过、爬过、滚过、路过帮顶之类。是“打酱油”的早期表示方法。
本义为一种常见的健身运动,后因2008年的“俯卧撑事件”而衍生成为网络流行语。其含义和打酱油类似,表达了对时事不关心、不评论,只做自己事的态度。并在短期内替代了“打酱油”的说法。
“俯卧撑事件”源自于贵州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王兴正对08年瓮安事件中女学生溺水死亡细节的描述:
“ | 李树芬在与刘某闲谈时,突然说“跳河死了算了,如果死不成就好好活下去”。刘某见状急忙拉住李树芬,制止其跳河行为。约十分钟后,陈某提出要先离开,当陈某走后,刘某见李树芬心情平静下来,便开始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刘某做到第三个俯卧撑的时候,听到李树芬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中。 | ” |
在这段新闻发布后不久,网友“流芳苑主”一篇题为《吃面要吃雪菜肉丝,运动要做俯卧撑!身体倍儿棒!》的帖子首先在天涯社区上引发了关于“俯卧撑”的热评,随后各网站论坛群起效仿。很多网友张口闭口“俯卧撑”,组成“俯卧撑党”。王兴正也因此成为了“俯卧撑之父”,被网民用“换头术”将其形象贴上了多种版本的俯卧撑图片。甚至热门网游《魔兽世界》都为此推出了新任务,引发玩友热烈回应。《功夫熊猫》里练俯卧撑的场景也被“俯卧撑党”到处转帖。08年7月,在南京闹市甚至出现这样一则宣传语:“房价不会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
一般认为,打酱油和俯卧撑的出现是部分网民在网络暴力时代的“明哲保身”,这是一种“在下者的犬儒主义”状态。对论坛上出现的一些话题较为敏感的帖子,一般版主都会将其屏蔽或删除。频繁删帖极大影响了网友发言的积极性,但回复一句“我是来做俯卧撑的”,或“我是出来买酱油的”,一切滋味就尽在其中。网民“海”在“俯卧撑吧”里解释:“既然不能正搞,那就只能恶搞,在沉默中变态。”
2016年开始流行的说法,起源于一句“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一般用于表示自己是围观群众。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宗旨,刷满存在感。后来成为网络百搭流行语,但不管百搭,其含义和08年的打酱油、俯卧撑基本类似,但也有微妙的区别。打酱油一般表示“我什么也不知道,知道我也不说”的感觉,而吃瓜群众则是“我不告诉你我知道不知道,但是我就不说。”
吃瓜群众最开始源于一个公路新闻,后来记者去采访一个老伯,老伯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当时在吃西瓜(一说在吃瓜子)。后来新闻评论里就有人评论到:我只是一个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流行开来。于是就干脆有人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用于形容围观某事物的人们。再后来,“吃瓜群众”就已经几乎等同于“群众”一词,可以用任意形容词来修饰,例如“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吃瓜群众”、“然而吃瓜群众早已看穿了一切”、“吃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再之后,“瓜”已经成为了“负面事件”或“争议事件”的代名词,而“吃瓜”则成为了代指关注此事件的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