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维基百科 提示您 | 关于武器, 在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 有相关条目。 请参阅:武器 |
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武器 |
---|---|
其他表述 | 兵器 |
用语出处 | 自古以来 |
相关条目 | 防具 |
本条目用于介绍武器这一道具分类概念。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你不妨仔细想想:“武器”这个概念,在你的脑海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是具有杀伤性的物品?还是为了杀伤而被制造出来的物品?还是,什么都是武器?或者不妨反过来问问:什么不是武器?
从“武器”这个名词看,“武”可以代表“动武”、“武力”,“器”可以代表“机器”、“器械”,那么“武器”的含义就呼之欲出了:用来动武的机器、施展武力用的器械。再严谨一点,武器是对设计用途为用于军事作战与对抗、具有攻击、威慑、防御作用的各种工具的泛称。[1]
那么,根据这一结论,我们来思考一下,下面哪些东西是武器?
显然,机枪是武器。它是工具,也符合“用于军事作战、具有攻击作用”的设计目的。菜刀不是武器,虽然它是工具,也能杀伤,但它的设计目的是处理食材,和武器的定义不符。断头台同理,只不过菜刀对付的是食材,断头台对付的是罪犯。冷冻的罗非鱼别说设计用途了,它连工具都不是。防弹衣并不真正具备动武的功能,只是能穿戴于身抵挡攻击,所以它也不是武器,而是防具。至于机枪子弹,因为它是依托于机枪而存在的,真正的设计任务是作为机枪的发射体而存在,所以它也不是武器,而是属于另一个大家族——弹药。
不过对于分类为弹药的物品,也不一定就不能是武器。举个例子:手榴弹。手榴弹的设计目的是徒手投掷,此时它是武器;而有些手榴弹可以替代枪榴弹,这时它又成了弹药。这种情况称之为“弹药类武器”。防具也未必不是武器,有些防具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作为武器使用,因此既是武器又是防具。比如ACGN作品中数不胜数的电盾、带刺盔甲等。
至于战斗机,既可以被认为是武器,也可以被认为是另一种东西——武器平台/武器系统,因为你可以从战斗机上找到多种不同武器,甚至可以把它们移植到别的地方来操作。和单独武器相比,武器平台是凌驾于其上的存在,因为它作为多种武器和辅助设备组成的“超个体”,在其设计环境下,其工作的效率要远大于组成它的任意单件武器、其能实现的功能要远多于组成它的任意单件武器,且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重排或分解再重组。因此像战斗机啊、军舰啊之类的存在,不太能称得上是一件武器,在讨论它们的时候还是应当和一件武器的存在区分一下的。
金刚狼的爪子,很遗憾,这个也不是武器,因为它是金刚狼身体上长出来的攻击性结构。类似的情况在现实中十分常见,爪子、牙齿、角、螯肢等,皆属于此;而ACGN中的案例也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能把肢体变成刀剑、枪炮的机械生命体,比如擎天柱那双能变成双钩的手。在流行文化中,它们通常都会被习惯性地视为武器;不过这类存在和符合前面定义的武器又有一个显著区别:通常只有当它生长在自己的主人身上时才能起作用,如果把它摘除,剥离下来,通常就失去原来作用了——毕竟你没法把金刚狼的爪子插在自己手上,只能像匕首一样拿着它。再者,武器是一种工具,而工具这一物质实体是依附于使用者而不属于使用者身体的一部分——简单来说,工具必须是身外之物,所以武器也必定是身外之物。总的来说,攻击性生物结构不太能和武器对等,在讨论它们时还是要注意区分一下的——毕竟,真要说起来,人类的拳头和脚也是攻击性生物结构,但在现实中没人会把拳头和脚看作是和刀剑枪炮这些身外之物同类的东西。
不过,如果讨论对象是机器人,那又可以视为武器——因为机器人并不是生命形态而是人造物,他们的性质就和前面提及的战斗机等基本一致,是一个武器平台。机器人装载几门炮或几枚导弹,和战斗机装载几门炮或几枚导弹,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这又会触及一个问题:机械生命体能不能和机器人划等号?显然这就引出了一个现象:不同生命形态使得不同的观察者对事物存在不同的认知出发点,比如我们会觉得是武器的东西,在赛博坦人看来却可能是脏器。
虽然现实中和ACGN中经常出现突破这些规则的现象,但是在评判一个东西是不是武器的时候,还是应当遵守这些规矩。不然:绷带因为可以把人勒死所以是武器、路灯因为可以把人砸死所以是武器、钢琴因为可以把人压死所以是武器、汉堡包因为可以把人噎死所以是武器……要不要给萌娘百科每一个道具条目都加上一个武器分类?当然,我们不妨把那些经常在现实或ACGN中被假借为武器的物品,再打上一个“潜在武器”的标签。
任何武器都是依托着某种意义而被创造出来的。同时,武器会随着时代变迁导致减弱、失去或是增强、获得意义,所以武器在历史长轴上会呈现出演化和优胜劣汰的现象,就像生物的演化那样。随着意义的增减,有的武器因此被人铭记,也有的因此被人淡忘。在ACGN作品中,武器的意义会进一步对角色的形象进行固定,用萌娘百科的话来说,就是制造所谓的“定型角色”。
任何武器都同时拥有两种意义:物质意义、精神意义。
物质意义,指的是武器在战场上所拥有的意义。举几个例子:
总的来说,战场的环境给了不同武器开辟各自生态位的方向,如万能钥匙一般能解决任何战况的武器是不存在的。同一武器的意义在不同指导思想下也会有所转变,比如冲锋枪:
物质意义在游戏类型的作品中极为重要,因为它决定了玩家的玩法选择。如《辐射系列》的FPS化作品中,手枪适合用VATS进行多目标近距离攻击,而步枪等长枪适合远距离单目标手动瞄准射击,而在聚落的防守战中,平时在野战中破坏力巨大的火箭筒往往因为极易误伤而几乎没法用;又如《反恐精英》中,冲锋枪适合快速、连续且粗略的行进间射击,而突击步枪适用于较慢速但精准得多的站桩短点射,甚至于围绕冲锋枪创造了一个名为“Rush B”的战法概念。有些时候这种物质意义之间的冲突会让游戏体验变得很坐牢,比如《怪物猎人系列》中,有些玩家会主动要求不准起斩斧、太刀这类“面杀伤”武器,甚至干脆直接踢走——理由是在混战之中这类武器经常打出“队友飞天斩”之类的效果,以至于根本不能正常游戏[2]。物质意义的不同同时也意味着必要的时候备一两件副武器是很明智的选择,有时反而就是它能在败局中一转攻势。比如国际象棋的拟人化游戏《战斗象棋游戏之王》中的吃子动画:兵在手中剑被打落时,会立即掏出一把匕首,抓住对面棋子出招后的空当反杀之——虽然下棋吃子是一方必死,但在其他场合也完全没毛病。比如FPS游戏:当你架起狙当老六却被对面摸到跟前,你是选择赶紧拉开距离再开火,还是立即切到适合近战的短枪乃至于切刀?如果没地可跑,那恐怕唯一的活命手段也就是拔出你的另一杆枪。
在武器物质意义影响下,造成了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就是远程武器对于近战武器、尤其是近身格斗武器的冲击。不难发现,遵照“一寸长一寸强”的法则,很容易导致近战武器失去或严重降低存在意义——比如《反恐精英》中除了一些刀战图或玩家群体达成协议只玩刀战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玩家都是有枪用枪。这时候就必须给近战武器加上一些神奇buff、或者削弱远程武器、或者给近战武器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举个例子:动画《RWBY》当中,虽然有大量各种形制、杀伤力巨大的枪炮,但因为使用近战武器的角色通常都能蜜汁闪避或者切子弹,所以关键的对抗还得靠近战武器;再举个例子:《元气骑士》中,因为近战武器可以抵消弹幕,所以即使不以近战为主要玩法的玩家也经常会带上近战武器,在这里实际上起了一个盾牌的作用;再举个例子:《怪物猎人系列》的制作组一直在削弱重弩,因为从第一代开始重弩就展现了威力过剩的问题,因此后来的重弩在几代更新中不断被削弱,且对于玩家的技能搭配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了爽快的速杀重弩局越来越难打出来,而给了其他武器参与竞争速杀玩法的空间。总的来说,这是为了构成作品中的武器多样性,丰富受众的观看/阅读/游玩体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这个平衡调整好,举个例子:《辐射4》相对于前作《辐射:新维加斯》堪称近战武器加强“用力过猛”之典范,其技能系统让近战武器在偷袭命中时可以获得面板伤害的整整10倍,再加上能大幅提高近战攻击VATS锁定距离的技能,辅以本体、DLC中的几件强力武器,直接导致了“潜行突袭剑圣流”成为游戏大后期一家独大的玩法。
另一方面,即使是近战武器,如果它能实现远程攻击,显然也是创作者和受众所乐见的。于是便有了枪刃和剑气,有了型月世界那“Saber本质上是光炮”的现象。
同时,和现实反过来,突破武器的物质意义带来的限制、创造不可能,也是粉丝们所乐见的场面。比如匕首,作为一种副手武器,其物质意义是配合长刀剑在战斗中招架攻击、在主武器脱手时发起孤注一掷,以及在战斗之余作为工具刀使用,只有在偷袭、刺杀等一小部分苛刻条件下才可能成为主武器。因此如果一个角色能够用匕首在别人都用长兵器干架的时候蹦出来大杀特杀,他会因此非常富有魅力。这种创作思路的极致就是将多种甚至一切非武器的物品武器化,就像《成龙历险记》的主角成龙那样,不论你给他鱼、雨刮、扫把还是地毯,他都能给你打出漂亮的战绩——毕竟鱼、雨刮、扫把和地毯别说杀伤力了,甚至连武器都不是。
精神意义,指的是武器在文化中所拥有的意义。通常体现为正负两面的文化意象——善或恶、明或暗、主动或被动、富贵或贫贱、聪慧或愚蠢、轻巧或笨拙,如此之类。
武器本身的构造就能赋予其一些基本的精神意义。举几个例子:
刀剑,尤其是剑,优雅、美观且非高超工艺不能制造,因此在世界各地都是少数上等人的象征。锤、斧、矛枪,或造型突兀,或体态笨拙,而且正好也都是廉价之物,因此在世界各地都是多数下等人的象征——不过总有例外,比如斧和锤可以构成权杖的一部分,是为权威象征,所以在一些文化体系下也可以和上等人挂钩。至于软鞭、指虎这类奇门武器,就更别想和高雅沾边了——奇门武器在人类历史上大都属于下黑手、钻空子的人物和组织。
武器本身的历史也在塑造着武器的精神意义,比如:
不难发现,武器的精神意义不止在流行文化中的意象,还包括了或多或少的政治和历史色彩。不妨再举个例子:为什么燃烧瓶本质上是一种燃烧弹,但燃烧瓶通常是负面的,而燃烧弹是中性的?因为燃烧瓶作为一种低成本武器,是一种很容易被罪犯、恐怖分子和叛乱者制造并使用的武器,长此以往便成为了这类反面形象的象征物之一——人们大都记住了恐怖分子和叛乱分子向无辜百姓投掷燃烧瓶的凶恶面貌,却对中国民兵用燃烧瓶抗击侵略者的史实缺乏印象,大多数最多也就记住了苏芬战争和苏德战争中的那点正面印象。而相对地,“燃烧弹”这个名字,一方面让人想到的更多是轰炸机等投掷的高端产品,若无强大科技基础则无法生产、无牢固经济基础则难以采购,所以基本上是规模相对够大的军队才可能使用;另一方面,这类燃烧弹在历史上的战绩大都十分出名且总体上呈现正负相抵的情形——既有火攻日本法西斯之类的正面战绩,也有诸如残杀越南平民的负面战绩。
这种政治与历史色彩甚至会导致一些武器很难甚至根本无法被一些流行文化产品采用。举个例子:
相对应地,艺术创作也对武器的精神意义塑造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中国人之所以喜欢戟和长柄刀,将其视为武力值最高的悍将、猛士才能玩转的武器,是因为古典的演义小说里出了吕布和关羽这两号人物——其实现实中的这两人都是枪兵。又比如:美国人之所以热爱沙漠之鹰、M500这样的大威力手枪,是因为许多影视创作者让它们在银幕上表现得天下无敌——其实现实中的这些玩意儿都只是在战场外过过瘾的“玩具枪”,真上了战场根本没人要。这些艺术创作也会被军警部队采纳,用来吸引更多的关注,比如德国曾经将军中的坦克拟人化,把维护坦克的工作与给自己的老婆梳妆打扮对等起来——这就是军武娘的前身。
总的来说,武器所承载的物质意义和精神意义对于使用者而言都十分沉重,因此绝大多数角色通常都会和一两件武器相绑定,若非重大变故不会轻易更换武器。使用多种武器的角色比较稀少,而武器专家就更加稀少,因为这些角色比起和一两件武器绑定的角色,成分要来得更复杂,如果大量写入的话会很难塑造形象。
武器当然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的诞生一定是经过了创造、或至少选择的过程。
临时武器的情况很复杂。有时是从角色身体上搓下来的,比如《Ben 10系列》里的外星英雄钻石战神,他会从身上长出来特定形状的晶块构成武器——飞镖、回旋镖、流星锤,各种形状的都有。有时是经过一定工序制造的,比如《变形金刚G1》中,擎天柱和威震天都有临场各自掰一条矿石当棍子用的经历。也有时就只是随手捡个顺手的东西当武器用,比如《The Long Dark》里捡起石头就能打兔子。
相对于临时武器,更多人使用的是制造商预制的武器。根据制造商的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武器的制造不总是一蹴而就,在制造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原型机或试产机。这类武器相对于最终的成品可能有较大区别,或功能有限、或反而功能更复杂,取而代之的则是更高昂的价格或更差的稳定性。《半衰期(半条命)系列》中的tau子炮就是个典例:《半衰期1(半条命1)》里的tau子炮原型机如果一直按着蓄力不放就会触电,而《半衰期2(半条命2)》里的就没有这个缺陷了。如果更进一步,那就要再往前追溯,追溯到图纸阶段。图纸武器在故事中可以是个很好的奖励,同时也可以是一项挑战——搞到图纸仅仅是一个开端,要想凑齐把图纸变成实物的先决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原料、设施、知识储备,通常是一个漫长过程。
在武器的制造中,铁与木是不变的主题,虽然有时也会掺入或替换为铜或纺织品、塑料等复杂材料。在幻想的作品里,金属部分可以是金和银,由于现实中其质地较软而不适合制作武器,金银武器一般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才能制造,并且拥有能降妖伏魔的神奇力量,比如传统欧洲神话中银制武器可以杀死狼人、猎魔人系列中的角色杰洛特的银剑可以杀死魔物等。在不同世界观下金属也有不同类型,以《怪物猎人系列》为例,有和现实相似的铬合金,也有虚构的燕雀钢,而更通用的奇幻金属如陨铁、秘银等,会更多地在奇幻作品中抛头露面。现实中,动物素材如韧带、犄角等也有制作武器的潜力可挖,在艺术幻想中也相应地,各种神奇动物身上的素材都会被搜集起来,由一些高超的工匠打造成比寻常铁木武器更强大的武器——有时也可能具有诅咒。
岩石很少被用于制作重要角色的武器。一方面,岩石武器是野蛮人的象征,比如《怪物猎人系列》中的兽人族“奇面族”和“兽缠族”的主战武器就是石矛和石刀,对于作品中的大腕们而言完全上不得台面;另一方面,岩石质地坚脆,如果长时间使用极易破碎。不过本着“越古老,越强大”的奇幻作品创作理念,岩石武器尤其是采用某种奇石制作的武器,就和前面提及的金银武器一样有着神奇力量,远比常见的铜铁武器强大,也难以获取或使用。如果是蕴含着力量的宝石,还能再进一步给武器和使用者增加许多强力buff或是属性加成,比如出自《最终幻想系列》的魔石系统。高度虚构的类岩石材料也时有出现,比如《RWBY》中的Dust,一种充满能量、类似火药的透明晶体,具有4种基本属性,再经过调和能获得更多的派生属性。除此之外,生存题材的作品里,比如《我的世界(Minecraft)》和《泰拉瑞亚》,岩石武器无疑十分常见,毕这就是现实中上古人类的生存之道。
武器的制造也很明显受到其意义的影响。举个例子:为什么中国刀多半造型朴实?那是因为这类武器多半属于职业军人或执法部门的基层战斗人员,他们所追求的是上阵杀敌的高效性和战后、间战期的可维护性,所以任何的镶金带银、精雕细琢都是无意义也不可接受的。相对地,中国剑经常可以看到精致的金银、宝石甚至珐琅装饰,那是因为佩剑之人很早就不是军警部队的基层,而是变为高官的防身武器和装饰品,况且这类人本就不太可能直接和小卒子混在一起,就算是个将军需要身先士卒,使用的也往往是破坏力更大的锏、戟等武器。
武器可以被继承,可以是工作单位内部的继承,也可以是家族内部的继承,或是某位古人遗留,由素不相识但找到了武器的有缘人继承。作为传家宝,这些传承下来的武器也连带着传承了一些精神和思想,比如相关的战斗技艺、或某一位使用者生前未竟的目标或遗留的恨意。随着传承,这些武器也影响着使用者们的思想,对他们的心路历程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当然也有些时候只是单纯送了个奖章之类的,比如《怪物猎人 崛起》中,普贤在主角首杀怨虎龙后赠予传承太刀那样。
武器也可以被缴获,这点在游戏中通常会做成奖励要素,比如《合金弹头系列》自《合金弹头2》开始,在打败艾伦·奥尼尔后,他的机枪就会掉落并成为可拾取的特殊武器——虽然仍然是武器H(heavy machine gun,重机枪)。不过,缴获武器因为本身和旧主人在各方面高度挂钩,和新主人可能合不来。所以在复杂剧情的基础上,缴获武器并不一定会长时间伴随缴获者。
武器具有商品属性,所以也可以在市场上交易来流通。在不同ACGN中,武器商提供武器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比如在奇幻作品里,武器商提供的一般是初级的、基础的武器;如果要想获得高级的武器,光靠加钱是弄不到的,还需要用关键的材料来定制,以及用特定的初级武器来进行派生强化。根据世界观和角色设定的不同也可以是武器的使用者搞DIY,比如《逃离塔科夫》中堪称眼花缭乱的枪支改装。武器的商品属性也使得它的名声可以被舆论、品牌的力量左右,比如在古日本被评价为“妖刀”的村正刀等。
除此之外,原则上不是武器的东西可以通过相应手段转化成武器,这类手段被称为“武器化(英语:weaponise)”。武器化之后,原来的东西就脱离了原来所属的位置,而真正成为一件武器了。举个例子:菜刀是厨具不是武器,而如果你给菜刀接个长柄变成长柄刀,那么它就武器化了,不再被视为一件劳动工具;相对地,也存在着相反的“去武器化(英语:deweaponise)”,比如抛缆枪和信号枪,它们都是从作为武器的枪械去武器化的产物,虽然结构上延续了原来的枪械,但已经不是武器了。
作为工具的一类,武器显然得是能使用的,而且通常伴随着各种使用它们的套路。
武器在设计制造的阶段就需要考虑用户体验,或者反过来,武器的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体验来选择契合自己的武器。举个例子:我们是人类,所以我们使用的武器必然是契合人类生理结构的——比如说,因为人类有一双适合抓握的手,所以我们往往要求武器要能够稳妥地握在手里。那么,这样的武器如果让拥有狗的生理结构——比如说牙猎犬这样的用户,来使用,就会很不合适,因为狗没有可以做复杂动作的手。所以牙猎犬的武器通常是衔在口中、两端平衡的构造。相对地,如果是黑猩猩这样的用户,因为它们的生理结构更接近人类,它们是可以简单地使用一下人类武器的,甚至能学会开枪——因此类似地,艾露猫因为和人类十分接近的身体结构,他们能无障碍地使用为人类设计的弩炮和火炮;《无主之地》中的咕噜兽也因其类人的身体结构,成了FL4K唯一能持枪战斗的宠物——别的宠物都做了赛博格改造。
再举个例子:托克和GLaDOS。这俩货是计算机,没手没脚的,他们要怎么用武器?显然不需要直接给自己安上手脚,用某种通讯手段指挥部署在设施各处的机械臂、车辆等设施,一样可以使用,而且还可以一次操作很多件武器、同时对付成群的目标。只不过因为不用手脚,他们所用的武器也只能是人在回路的无人武器,正常人是无法或很难直接使用他们能直接使用的武器的。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些角色设定上只能通过身外之物来间接调动这些武器,所以如果考虑突防之后的应对措施,那么这些角色还得能自己操作武器。于是我们发现,托克可以指挥众多的无人坦克、无人自行火炮和机械臂把自己的居室防得水泄不通,但只要擎天柱突防成功就只能任人宰割;GLaDOS同理,她可以到处摆炮塔、机械臂甚至投放化学武器,结果一被Chell突防就还是得玩完;相对地Wheatley很明智地把炸弹导管连到了机体上,自己全盘操作,因此要想打败Wheatley就必须引诱他撞炸弹,麻烦多了。
显然,有自己的特色生理结构差异的个体或种族,使用的武器设计都必然契合自己的生理结构;而如果差异不大,那么也存在直接通用一套武器的可能性。比如正常人和格里弗斯将军相比,后者只是多了两条手臂,但构造基本上还是一样的。所以格里弗斯将军可以正常地使用光剑,一手一把,四管齐下,火力能翻好几番。
很多冷兵器大都起源于一些生活工具,这这意味着在脱离战斗后,这些武器也可能暂时返璞归真。比如刀剑可能会被拿来切菜和分割布料、棍棒可能被拿来晾衣服和钓鱼,等。像《辐射4》中的武器弯刀(machete),如果你有观察过主角或NPC使用瓦斯炉的动作,就会发现他们是在用一把这样的弯刀在砍肉。
武器不一定就是攻击性的,也可以是防御性的——有的是纯粹防御,比如匕首,可以在击剑中用于格挡;有的则是以攻为守,比如用导弹可以用来击落来袭的导弹。《半衰期(半条命)2》中的脉冲机枪就具备防御导弹的功能,不论是玩家自己操作的,还是敌军单位配备的。
有的武器适合多人同时使用,也有的不适合。举个例子:在战斗队形中我们经常能看见拿手枪、冲锋枪或突击步枪的人员扎堆行动,但很少看见拿狙击步枪、机枪或火箭筒的人员扎堆行动。具体原因很复杂,有时是因为武器之间彼此会干扰,扎堆使用容易打架;有时是某些武器所契合的战术要求其必须离群行动或分散布置,等等等等。而ACGN中,对于那些适合多人同时使用的武器设定,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单人或小团体使用,可能会比大团体使用更具威力,前者往往一击毙命或至少能一击重创,后者往往只能刮痧。这其实很好理解:少数人通常代表着宁缺毋滥的精锐,多数人通常代表着滥竽充数的杂牌军。再者,如果让重要角色被枪林弹雨直接淹死了,那故事的趣味也可能大幅下降——除非是这个角色确实该死了。然而,在街机上的STG游戏中,时常会有类似《合金弹头》这样的,玩家角色对上任何武器都是一击暴毙或固定扣血的设定,这又是出于别的目的——作为街机游戏,开发者期望的是让玩家能多为游戏掏腰包,那么一击暴毙的设定无疑会让玩得不亦乐乎的玩家不停地往机台里投币。
现实中的我们是依赖武器的,并且我们都十分认可“战斗人员没有趁手武器在手是不合理的”。而在ACGN中,很自然地,我们会想要突破这个常理,去创造不依赖武器的角色设定——像是玄幻小说中,那些肉体强度超越钢铁与岩石的神仙。有时角色会和所用武器有着不同寻常的联系,比如因为自己修习的法门或拥有的超能力必须通过某种武器来施展。以《RWBY》中的Adam Taurus为例,他的Semblance是使用武器招架攻击时能够顺便吸收能量,从而强化下一次的伤害,由此再延伸出两个设定:
除开这些,缴械前后的角色也具有明显的反差萌——一个硬茬儿缴械之后立即变得弱小可怜又无助,这感觉不就来了吗?当然这种设定显然只存在于幻想/“高魔世界”风格里,写实/“低魔世界”风格我们都默认战斗人员没有趁手武器在手是不合理的。
正如我们之前所叙述的那样,因武器意义的存在和变化,武器和使用者彼此都在塑造着对方。随着千百年来艺术创作的不断迭代,武器和使用者之间形成了一系列关系,从而似的艺术家们在想到某种角色形象时就总是将其和特定武器关联起来,或反之。就好像设计相貌——浓眉大眼的往往是正派、老实人、善良的人,贼眉鼠眼的人往往是反派、老狐狸、邪恶的人;穿丝绸的往往是精致、文雅、绅士的人,穿亚麻布的往往是粗放、胸无点墨、无理的人;于是在武器这方面,使剑的往往是英雄的、正派的、伟光正的形象,使镰刀的往往是恶棍的、反派的、阴损坏的形象,诸如此类,别无二致。
同时,武器本身具有地域性,比如东方面孔的人拿着太刀、西方面孔的人拿着手半剑、脸黑的人拿着某种过分扭曲的刀剑,会给人以正常且地域感分明的感觉;而如果打乱这种分配,就会导致怪异感,让受众感觉不适。这类有强烈地域性的武器多半诞生在工业时代以前,不过工业时代之后的武器也仍然能找到一些地域性,比如转轮手枪,虽然不是诞生在美国,但却是美国人的象征物。总的来说武器就像名片,你看到它就能初步觉察到它的主人来自何方、有怎样的文化习俗或民族构成。因此我们在虚构种族或民族的时候,总是会在他们的武器上下功夫。外星人的设计就是这样:他们往往装备着圆滑得像金属摆件一样的武器,在发射端有着像抛物面天线或探针一类的在地球人印象中不该在武器上出现的物件。
同类型的武器,通过外观和使用手法的些许调整,也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形象。比如两个剑客斗剑:如果他们是杂兵或新手就往往只会乱挥乱砍;如果他们是关键角色或老手则往往会用挑拨的动作见招拆招;要是有人使出了拔剑术,那便只能是主角或主角在某一阶段的头号强敌的待遇——比如主角的师傅,或是某个道中小boss甚至最终boss。又比如:如果有个剑客用的是折断后重新焊接、拼凑起来的老剑,那后面多半得有回忆杀,或者之前早有大段剧情予以铺垫;又或者有个剑客拿出了焰形剑/锯齿剑,或是干脆拿了把弯刀之类的,那往往意味着此人性格狠毒、手段阴狠,一场恶斗不可避免;等等等等。
当几种不同武器相遇时,会因为这些分配关系碰撞出特有的色彩。比如枪兵总是沦为剑客们的陪衬或垫脚石、弩手总是活在弓手阴影下的卑鄙小人、用斧头的人往往向着有大能的领袖和基层的大老粗两极分化,等等等等。
场景武器因为通常是和场景相关联,而非角色,所以它们通常不太会给角色太多的修饰效果。和角色的武器相对,场景武器经常是万人骑,或者只能拿来推进剧情,举个例子:《怪物猎人系列》里经常出现一种名为“击龙枪”的动力钻类武器,每一作都需要主角自己抓住时机将其启动来击伤来袭的BOSS。不难发现“以场景武器推进剧情”往往是主角或主角对位的反派才有资格完成的事,且此时武器的操作员甚至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没掉——有时是受创而非死即残了、也有时是因为遇到急事被调走了、或者就是正在匆忙赶去的主角/主角死对头自己。这正是彰显英雄本色/恶魔风范的大好时机。
一些一次性武器因为通常不会占用编制,理论上每个战斗人员都可以直接使用,所以也不容易对角色构成修饰作用。典例如手榴弹:任何人都可能拿出手榴弹,无论是还在学习初级战斗技艺的新兵蛋子、还是匆忙上阵缺乏训练的民兵、又或者是坚实可靠的精锐老兵,抑或是蒙着头的恐怖分子,甚至于看似和军队毫无瓜葛的布衣百姓形象都可能拿出来。
由于这众多的武器修饰套路,也有相当多的艺术创作者会创作一些反套路,来实现诸如反差萌、黑色幽默之类的效果。比如废土风格的作品里,即使是一个西装革履、金发碧眼甚至丧尸脸的人物,也可以拿着一把中国剑大杀四方。有时在剧情上,一个角色会因为某些理由,盗窃或假借他人武器为己用,此时也比较容易出现武器和人设出现反差的情况。
最后,游戏作品中的玩家角色是要专门区分开讨论的。因为玩家角色一方面代表着玩家的意志,是玩家的形象代言人,用什么装备往往是玩家说了算;另一方面,制作组在创造玩家角色时的期望是让玩家能够将自己代入到游戏世界中,因此才赋予其在武器装备选择的高自由度。所以,此时虽然也存在武器修饰作用,但已不是对作品中角色的修饰,而是对角色背后那个玩家——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的修饰了。
当然,如果玩家角色本身就自带复杂的角色设定,且不会因玩家决策的变化而被轻易变动,并且玩家在武器层面的抉择对剧情走向存在有直接影响的话,那还是可以讨论的。
塑料实在是太轻太脆弱了,所以塑料主结构的一般只有塑料刀等训练器具或玩具。不过由于塑料强大的可加工性,所以经常被做成各种批量制造的一次性武器,比如刺杀用的一次性塑料手枪,还有塑料手榴弹、塑料地雷等。
玻璃作为一种质地坚脆且可以高温塑形的材料,和塑料制武器一样适合呈现为批量制造的一次性武器。不过,因为玻璃有着类似宝石的质感和密度,故玻璃武器一般更容易在奇幻作品里出现;且玻璃的制造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再加上碎玻璃通常能给攻击对象造成长时间的折磨,所以近战冷兵器类型的玻璃制武器通常是地位高且心狠手辣的反派角色才会用上的武器。[案例 1]除此之外,黑曜石也是一种玻璃,但因为黑曜石在大众认知中更偏向于宝石,所以很少被视为玻璃制武器的一员。
有些武器通常是以全木结构为主,比如传统的棍棒和弓、弩,此时它们作为木制品的本质通常会被忽视。除此之外,其他武器也可能出现木制的玩具/练习用具版本,比如木剑等。奇幻作品中,也可能存在一些稀有木材,可以是原创的,也可以是基于诸如世界之树之类的现实世界神话的二创,这些木材往往能造出比钢铁还强悍的高级武器。其中:
作为木制武器在东亚与东南亚的局部代用品,相对于木制武器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色彩,所以主要用来彰显角色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尤其是在多数角色都在用木制武器的时候。由于竹子是很容易量产的材料,所以只要是在产竹区就基本上人人都用。
质地坚脆且低熔点的物理学特性决定了冰制武器的使用者一般都比较强且专业,在奇幻作品中,一小部分特殊功法的修行者、或具有和冰有关的天赋的特殊种族,会专门使用此类武器。一般是比较喜欢折磨对手的反派的武器。
野蛮人与原始人的绝配,因此有时也会用在兽人这种原始质感较强的人设上。[案例 2],一个须发蓬松、身着蓑衣或皮草、提着石斧或石矛的瘦削/矮壮形象堪称野蛮人/原始人的设计典范。一般都是主角路上会大量遭遇的杂兵装备。
和石制武器一样是野蛮人/原始人等原始质感人设的绝配[案例 3]。不过因为要想获得制作武器的骨骼就必须杀戮、或捡他人杀戮的成果,所以在奇幻世界观下很容易成为邪术的象征物,故而被阴险的高级反派装备。往往和邪恶的祭祀、召唤活动关联起来。
铜结构为主的武器通常代表着冶金技术的起点,因此通常是很初级的文明才会大量使用的武器。对于那些已经发展了冶铁技术的文明来说,铜制武器往往只有笨重的钝器如战锤等。
钢铁是非常常见的金属,因此只要是充分掌握了冶铁技术的文明,就是个人都会用。
由于金银属于贵金属,且本身材料性质特性,基本都是属于稀有类别武器,在设定上一般性能都十分优异但大都耐久度不高。在奇幻风格的作品中,纯金或纯银的武器总是被限定为只有极少数冶金技术极高超的组织/族裔才能制造,而且一般比钢铁的武器要强大得多。[5]除此之外,由于银可以与硫发生反应变为黑色,而早期的毒物含硫量通常都较高,因此也通常用于验毒的场合,通常使用银针。
其实几乎所有的铁制武器和铜制武器都是合金制武器(钢、青铜和黄铜),因为纯铁和纯铜强度不够。制造和加工合金需要强大的科技基础和物质基础,因此由它们打造的武器在古风作品里往往是发达地区的代表物。
比金银制武器更加稀有,再加上加工难度极高,基本上都属于超稀有类别武器,设定上一般性能和耐久度都远超其他武器,但通常只会出现在魔幻向作品里(少部分性质特殊的架空晶体会出现在科幻类作品中),只会由地位最高的角色在最关键的场合使用,在一些游戏作品里,这类武器通常被视为顶级的存在。[案例 6]
完全由凝聚的能量构造实体的幻想性质武器,构成武器的可以是较为科学的能量如激光、等离子体等,也可以是较为魔幻的“魔法能量”,因此在科幻和魔幻类的作品里都有可能出现,但基本上都是地位与战斗力双高的角色在用,不限正反派,而且大概率只会作为临时武器或某些技能的演出效果被现场造出来用。具体的细节可以通过能量的属性决定,详情将在“武器#属性篇”讨论。
和光属性一样,火属性也有着净化的能力,但这种净化还伴随着强烈的破坏,这意味着火属性武器的使用者可能比一般人更暴躁/更杀伐果断或态度更恶劣[案例 9]。又由于火焰常常给人一种醒目且热情向上的印象,因此和火能力一样,经常成为一号主角使用的武器。
水属性的破坏方式通常体现得相对更加柔和,因此其使用者通常偏向温柔、阴柔。正反皆有。
冰属性武器多见于遇事能沉着冷静处理的人设,正反皆有。[案例 10]
雷电属性通常被塑造成破坏力不亚于火属性,并且因为“电击可以瘫痪有生目标”这点,同时也设定为拥有极强控制能力的属性。
毒属性武器通常由卑鄙或擅长偷袭与暗杀的角色使用,因此多见于刺客、暗器专家容易具备的人设[案例 11],也更常见于反派。[案例 12]
拥有两种及以上属性的武器,通常都属于作品中的战力天花板。
也就是说,往往整个人就是个武器架子,随便拿一样都可以比较熟练地使用[案例 13]。其中:
格斗向的作品(如中国功夫片)中正派和反派的默认配置,同时因为空手肉搏很容易让参战者和观战者都肾上腺素飙升,因此在一些超能力、超级英雄题材的作品中,徒手肉搏通常也会是最常见的战斗形式。在一些“轻量化”的对抗如打群架中,也是很常见的行为。[案例 16]除此之外,飞禽走兽类角色因为其生理结构原因,能用武器的是少数派[案例 17],所以普遍都是不用武器的设定。
一般而言,使用者一定是缺钱的人一战中的英军、德军和法军:难道我们是穷人?[7],且必定是来自相对特别落后的国家地区,不论反派正派;但在这种背景下长期把“制造武器”的念头放在心上的个体/小团体比较容易是反派。[案例 20]在废土世界观上任何人都可能使用,且会随着剧情推进,出现的人物、团体地位上涨,逐渐摆脱土造武器并配备“官造武器”。其中:
伪装武器有两个特点:一是因为伪装而能够隐蔽,所以往往是下黑手的人设如特工、刺客和忍者等的常见元素;二是伪装会导致此类武器的使用体验非常反人类,这意味着此类武器很难用于正面冲突,除非正好伪装成手杖、伞这类本身就适合作为武器使用的形态。[案例 22]
(比如巨剑,或本条目中几乎其他任何武器的超级放大版):任何武器在大幅度放大之后通常都会“变质”,因此要结合剧情专门探讨它的内涵。不过通常来说,超规格的巨大武器都可以体现主人的力气,进而体现出“除了主人没人用得了”之类的设定。
如果战况激烈,可能出现中途武器用坏、还在硬着头皮打下去的情节。因此我们着重关注以装备损坏武器为常态的情况。
幻想的近战刺客武器之一,不过一些狂战士类型的角色也有很大可能使用。其中:
与腕带式武器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武器固定于前臂而非手腕。其中:
一种幻想性质比较浓,但现实中也有据可依的武器类型(如日月乾坤刀、月牙铲等就是现实中存在的双头武器)。其中:
可作为单兵武器使用的自动/遥控武器,要么是炮塔,要么是浮游炮,不论正反都可能装备。一般来说都属于场景武器,因此不一定有明确的主人或用户。其中:
如果考虑“一次性陷阱武器”如遥控炸弹、绊发弩等,那么:
单独持有的话以正派居多。大量装备时则不论正反派都可能使用。通常被视为新兵装备。其中:
本段落用于收录本质上不是武器、但在各类虚构作品中经常被临时甚至永久挪用为武器的物品。
旗帜有很多种,从简单用来表达个人或小团队的旗子,到含有强烈政治或军事、文化色彩的国旗、军旗、党旗等;而旗子的长杆结构决定了武器化的旗帜一般都取矛枪、斧等长柄武器;同时,插旗是宣示主权最古典的手段之一,这使得用旗子捅死对手成为了一种对我方欢欣鼓舞、对敌方侮辱性极强的行为。基于这些,使用旗帜的角色一般都属于少数高战斗力且在所属阵营中有着不低地位的存在,且一般都是军事贵族出身。[案例 35]
一般被视为无厘头武器的一种,多数时候只会被年幼的角色使用,且多数情况下都属于正派。在类似《传说之下》那样的、存在误入里世界或异世界情节的设定背景下,这些玩具有可能被升级成真正的武器。注意:伪装成玩具的武器不属此列,因为这属于伪装武器之情形。其中:
以魔法杖和魔法书、魔法球为主,多见于西方奇幻世界观。在其所属的世界观里,这类物品大多是魔法世界十分平民化的多任务设备,很多修习简单法术的老百姓也经常用这类物品施展一些生活类法术——比如《哈利·波特系列》,魔法家庭中一般都会用法术来处理各种生活中的事务,包括但不限于点燃火炉、切菜、搬运重物、清洗污垢。即使是偏向战斗人员使用的法器设定,也存在兼顾祭祀、召唤、配药等非战斗功能的设定。因此和魔剑或专门设计制造的战斗法杖等专门的魔法武器不同,这类法器不能定性为武器。其中:
硬币坚固的圆盘状结构使得它很容易被一些高人视为飞镖等投射物的替代品(典例:御坂美琴),或是被用于制作预制破片(典例:《辐射系列》中的瓶盖地雷)。不是很常见的武器设定,一般是对推动剧情有重要作用的角色才会偶尔使用的配置。除此之外,在中国作品里,古铜钱制成的武器如金钱剑等,是唯一能伤害到僵尸等邪物的武器,显然它也总是属于正派的人类角色——毕竟,神仙是不需要使用它们的,而反派的妖魔也不会想着要使用它。
因为本质上是林业上的劳动工具,如果是非战斗人员用它,那多半是伐木工,少数为装修工和屠宰场工人。其中:
因为本质上是工程用具,如果是非战斗人员用它,那多半是工人,尤其是建筑工人、矿工和装修工。其中:
指将身上的衣物当做武器的行为,不限脱下与否。
扇子本质上是一种常见的扇风用道具,在幻想性质比较重的作品中经常被塑造成一种能够产生并操纵风或火的法器(典例:《西游记》,芭蕉扇)。其中:
卡牌一般有两种:游戏卡牌、功能性卡牌(如银行卡、名片等)。如果卡牌游戏本就是作品的主旋律,如卡牌游戏竞技(典例:游戏王系列等)等,那么很容易将打牌当作一种主要的“战斗”手段。卡牌普遍为纸质,少数为金属质地,又因为“飞花摘叶皆可伤人”的典故,卡牌通常可以等效为飞刀、飞镖一类的暗器,顺便衬托使用者的强大战斗力。
菜刀有很多种,涵盖了中国式的方形菜刀、欧式的尖锐菜刀以及切鱼刀、剔骨刀、水果刀等特化用途刀具。本质上是厨具,所以一般而言总是和厨师或者屠夫形象直接挂钩。
本质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双刃切割工具,如果非战斗人员持有,那么使用者大多集中于理发师、裁缝、园丁等群体之中。其中:
美工刀太轻薄太脆弱了,即使是都市黑帮或谋杀犯也不常用。又因为其与学生和艺术家形象挂钩,所以也是比较容易和自杀、自残挂钩的工具。
指各种以棉、麻或金属制成的绳索。其中:
本质上是挖土用的工具,如果非战斗人员持有,那肯定是工人、园丁。当然,厨师会使用锅铲炒菜或者给肉排翻个面。其中:
本质上是挖掘工具,非战斗人员持有大概率是矿工,偶尔也包括农民。其中:
历史上只有一群人在正式战斗中使用过板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航空兵。本质上是建筑耗材,如果非战斗人员持有,那肯定是建筑工人,而且很快就会被用掉而不会一直揣在裤兜里。其中:
瓶有很多种,包括但不限于功能性的水瓶/酒瓶/调料瓶、装饰性的花瓶,等等等等。材质多样性很高,经常会有脆性材料如玻璃、陶瓷制作的瓶子,所以作为实弹武器使用时注定了往往只能是一次性武器。又因为陶瓷瓶和玻璃瓶多见于居家和餐厅、酒店类公共场合,因此涉及它们的战斗很容易是在餐桌边展开的抢劫事件或聚众斗殴事件。
本质上是书写工具(文具),大体可分为铅笔、粉笔、钢笔、毛笔、画笔等。其中:
本质上是劳动工具,非战斗人员持通常是铁路维护工,或工作里有大量关于拆包、开箱事务的其他工人。其中:
本质上是劳动工具,非战斗人员持有的话一定是清洁工(当然,一般人,不论学生还是家庭主妇,都有拿扫帚/拖把来扫地/拖地的可能性)。当扫帚/拖把武器化时,用户一般都是正派。不包括飞天扫帚,毕竟飞天扫帚源于扫帚但高于扫帚。其中:
本质上是家具,在非战斗的场合下的任何室内场景中都可能出现。其中:
本质上是一种常见的安装与拆卸工具,非战斗人员持有一定是修理工。其中:
本质上是一种常见的厨具,非战斗人员持有的话,一定是厨师或擅长下厨的任何人。其中:
一般是只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普及的道具,武侠和仙侠类题材的作品中经常被武器化。其中:
本质上是一种助行工具,非战斗人员持有的话,要么是腿脚不利索的老人、腿部伤残者和失明的人用于辅助行走,要么是常年游走荒野的旅行家和牧民,魔术师表演时也会使用。其中:
本质上是一种遮雨挡阳的工具。其中:
棒球运动匹配的运动器材。在基于现实世界的作品里,由于棒球只在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大范围流行,所以通常都会作为其地域标签出现。
包括如冰箱、电视这样的大型电器及手机、电脑、照相机这样的小型电子产品,如电棍、电击枪这种一开始就作为武器存在的电动武器一般不算在讨论范围中。
理论上讲很多食物都可以当一次性武器用。其中:
火把和手杖一样可以等效为棍棒。作为极其古典的照明工具,通常容易与冒险者和野蛮人一类的形象联系起来;值夜班的侍卫、执法者也可能配备。不论正派和反派都可能作为武器使用,不过在恶魔类型的反派手中,使用率会更高一些。通常被视为初级的火属性武器。
自身管武器出现以来的传统通讯和救生设备,因其工作原理系燃烧发光和发烟,且低膛压的技术特点,多用于兼职燃烧弹[案例 39],或者定义为一种刮痧武器[案例 40](毕竟不是每个作品都允许信号枪发射榴弹)。从上面的案例不难发现,这类工具基本上都是在落难之人手中才可能作为武器使用。
很少属于主角,因为学习乐理本身有一定的修身养性作用,因此一般都是相对更优雅的高级精锐角色——比如吟游诗人,才有资格装备,而且一般颜值都不差。多数为声波武器,又因为乐器在古典文艺作品中不乏致幻、激励等思想诱导/控制作用,因此比较容易为狡诈的老狐狸反派所用。弦乐器虽然具备将弦拆分出来充当绞索将目标绞杀的功能(典例:《名侦探柯南》中有时会被当做凶器的钢琴弦),但因为这样做通常需要拆毁乐器,所以一般不视为乐器的武器化。其中:
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直接挂钩的通常不是个人,而是政权、军队、超级企业等庞大团体。
生物武器象征着持久的、对老百姓特攻的大屠杀,因此都是在剧情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角色或团体才可能用得上的武器设定,通常是无法洗白的高级、超级反派。包括但不限于走向极端的军国主义政权、恐怖组织、疯狂科学家类型的主流反派形象。(典例:《三体》,地球三体组织对罗辑使用基因武器,直接导致罗辑病危并被迫休眠)
核武器象征着强权(如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等),是维持秩序的力量,但同时它也有着反强权、毁灭秩序的另一面。所以在故事中通常是类似中国、伊朗或朝鲜打破核垄断的情节:老强权首先垄断了核武,然后再是新兴的强权挑战者整出核武,并迫使老强权承认自己或新秩序的合理存在,或至少颠覆旧秩序,不过这些挑战者大部分会走向失败[案例 41][案例 42]。事实上核武是最容易被使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盖因其具有极强的攻坚能力,且杀伤方式干净利落,一般不会导致长久性的污染。在日本作品中,因广岛与长崎遭受核打击的历史,核武在作品中往往只一笔带过甚至不能提,即使作为重要道具也会对名称等相关描述进行和谐化处理。[案例 43]
一般来说,除了军队会用,警察也会用。因为经常作为镇暴武器甚至平民防身武器出现,所以没有那么强的邪恶感。其中:
军事色彩比较浓重的武器设定,以战争题材作品出场居多,同时,涉及到外星人和星际殖民题材的作品也很容易出现。通常都属于反派,且制造者或操纵者比较容易是疯狂科学家类型的角色。
红色的几乎一定是反派,绿色和蓝色的几乎一定是英雄,黄色和紫色的难以确定。(这事实上来自《星球大战》及其衍生作品的设定)(高达:我管你正反派,光剑颜色我想怎么设定就怎么设定→_→)
作为鞭子的“进化”,难以确定它的使用者究竟是正是邪。不过一般来说,主人几乎都是女性。
一般特指各类虚构题材中的丝线状武器。其中:
一般特指各类虚构题材中的针状武器。其中:
本质上是狩猎用的陷阱,如果是非战斗人员用它,那多半是猎人。其中:
除了只会被巨人、巨大机器人和机甲使用外,和其他同类型武器搭配规则完全一致——如果一个世界观里巨人是主旋律(典例《奥特曼系列》中,奥特曼是历来的主角,而他们不论光之国人还是其他出身,都是身高40~60m的巨人),那么这类武器就显得很稀松平常。而在巨人不是主旋律的作品里,或者需要在巨人主旋律下体现普通人,此时这类武器一般是被“用来遗弃”并用来证明“巨人来过这里”,而且多半会被保护起来,建成一座公园、纪念馆之类的供后人观赏乃至于供奉,或是以别的方式推进剧情(典例1:《大怪兽格斗剧场版:奥特银河传说》中,雷成功地干扰了贝利亚丢失的千兆格斗仪,使得他的百体怪兽形态变得不稳定,给赛罗创造了击败他的机会。典例2:《怪物猎人系列》,波凯村冰窟里的巨型大剑,其存在证明了波凯村的先祖是一名巨龙人)。在后一种情况下,这类武器也很容易被设定成镇压装置,用来封印某个或某一群超级大反派。
参阅热兵器•其他一节。其中:
一般是电棍、电击枪这样的镇暴型电击器(毕竟除颤器之类的医用电击器,除非是苛刻条件下的暗杀、谋杀桥段,否则很难作为武器使用),对于机器人类型的角色来说非常常见,属于一种典型的镇暴武器。奇幻作品中还包括雷剑、雷锤之类的雷属性武器。其中:
常备此类装备的角色多为给作品制造笑点的滑稽角色,战斗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体现一种滑稽和幽默的感觉,尤其是冷幽默和黑色幽默。
分生长出来的武器,和移植上去的武器两种。对机器人来说则非常常见,不论正反都会装备。
若兵器像生物一样具备灵魂和思想,那么兵器本身也会被视为一种“角色”。
大量出现的相同装备通常都象征着个体性能的匮乏,集体出现时更是会被更独特的少量机型抢走风头。[真实情况 14]并且大多数情况下量产机型都会有个十分强大的原型机实际情况同上,因此总是只有杂兵在驾驭它们。
刀与剑是各大古代题材以及魔幻题材的通用武器,哪怕作品设定下的世界里遍地都是枪炮与车船甚至飞机、飞艇,甚至太空舰队,也不妨碍它流行因为这些作品有很多本质上只是套了科幻外皮的骑士小说或武侠小说,许多作品中最出名、最强力的神兵利器通常也都是刀剑。其中:
与波斯人、阿拉伯人等身份相挂钩的武器设定。其中:
砍柴斧的替代品,总的来说通常都是农村人尤其是农民必备的劳动工具。除此之外,“抗日大刀”本质上也是砍刀类型之一。其中:
偷袭标配,因此在奇幻世界观下总是和刺客、盗贼、强盗等偏向阴暗的身份挂钩。单独使用的话以反派使用为主,也比较容易成为性格恶毒者爱用的处刑武器。在现代或未来军事题材中,匕首通常作为军人和特警的标准副武器以体现他们的专业性。[案例 45]但因为在印象中这类武器也经常单纯地以工具刀的名义携带并使用,因此不论是谁都有使用的可能,具体看作品是谁写的。其中。
一个和中国人这一身份高度挂钩的武器设定,几乎不可能出现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否则主人多半是个中国人,或者跟中国人有着密切关系。其中:
同样是一个和中国人这一身份高度挂钩的武器设定,几乎不可能出现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否则主人多半是个中国人,或者跟中国人有着密切关系。其中:
大和民族象征物之一,塑造和风角色的最常用符号。但因为日本文化的大力输出而且还被塑造得非常帅,因此也不乏西方面孔的人[案例 46]、乃至于外星人[案例 47]使用甚至标配它们的例子。由于旧日军也曾使用日本刀形制的军刀,所以在提及二战日本时,也经常会浮现出穿着土黄色军服、身形矮小、面目可憎、挥舞着日本刀耀武扬威的日军恶棍形象。[案例 48]其中:
本质上是林业用的木材分割工具,如果非战斗人员持有,那主人多半是农民和伐木工,木匠和消防员也有很大可能使用。通常被视为下等人尤其是民兵的武器,但因为斧本就是权威象征,所以也偶尔是领袖的武器。[案例 49]其中:
长柄刀有很多种,偃月刀、朴刀、薙刀、剑刃戟,等等等等。薙刀之前在日本刀的段落已经叙述过,此处不再赘述。
本质上是农具的一种,因此如果是非战斗人员持有的话,那么主人多半是个农民。其中:
古近代侍卫标配,在为君主开道时几乎必定出现——君主骑着马/坐着轿子穿过街道,两边侍卫举起枪林。除此之外,这类武器一般可以通过把匕首或别的什么尖锐物接在棍子上甚至把棍子削尖来制造[18],工艺简单,所以也经常作为廉价的土造武器在生存题材、废土题材作品里出现。[案例 50]
浓重的军事色彩导致它几乎只会被职业军人使用,而且浓重的中国色彩也导致它几乎只会被中国人使用。
本质上也是源自草叉、鱼叉这样的农具与渔具,由非战斗人员持有的情况下持有者多半是农民或旧时代的渔民,作为镇暴武器的防暴叉也可算作一种叉,不过本质上防暴叉算是钝器。其中:
棍棒是最朴素的钝器,且因为结构简单,变化也很多。虽然棍棒一般会混用,但为了方便区分,下文认为粗细明显均匀的是棍,粗细明显不均匀的是棒。
一般来说比成年人更高就算长棍了。
短棍的长度最大通常取到成年人齐胸程度。
和警察高度绑定的武器设定,所以如果主人不是警察那就可能是攻击过警察的不良分子。又因为很少会造成致命伤,因此也总是被正派但个性强烈的老警痞、和黑道沆瀣一气的坏警察这两种人设,用在刑讯逼供的场合。
棒和棍的区别在于其构造更接近于锤子,所以变化没那么灵活,因此多见于力量型尤其是蛮力型角色。
本质上是劳动工具,如果非战斗人员持有,那多半是工人,尤其是铁匠、木匠、建筑工人等。
一种发源自同名农具的分段式钝器,这种武器在印象上相对较匮乏,这也导致使用这类武器的角色在作品中一般都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其中:
一般不指钢条制成的硬鞭(那玩意儿本质上就是一根竹节样式的钢棒或铜棒,几何结构上和跟锏差别不大),而是皮制或绳索制的软鞭。其中:
通常指代一些外形与拳套相似的护手、臂铠等包裹手臂与手掌的硬质装备,或是一些格斗家所佩戴的露指拳套——几乎不会有人在实战中佩戴拳击比赛用的拳击手套。其中:
在日式西方奇幻风格的作品里,主人就一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纤弱形象,且女性角色较多,而东方几乎所有作品里都是猛男专属[真实情况 36]其中:
和弓相比,因为简单易学,在战争主题作品中是比弓更加平民化的武器,军事色彩也就相对重一些。猎人也很容易使用它。其中:
现代风格猎人的配置之一。由于气枪经常被认为是一种无声武器,所以总会跟暗杀相挂钩。[真实情况 43]
通常都被塑造成一种比弩和手投暗器更好用的武器。其中:
本质上是矛枪类武器的远程攻击衍生,其中:
一种是偏重实战的弓形弹弓,另一种是玩具性质比较强的Y字形弹弓,这二者有必要进行一定区分。
作为古风作品中常见的场景武器,通常都和杂兵关联在一起;而在废土主题作品里,则偶尔会用来体现队伍中某个或某些心灵手巧的工程师的强大之处。
制造枪械需要强大的科技基础,使用枪械亦需要强大的手和头脑,这意味着其一般不会或较少被古典的蛮族形象及其衍生的兽人族等使用约德尔人:???,一般也不会被丧尸、木乃伊等严重变异或魔化等的人物使用《合金弹头》:???[21]。同时,既然有了这种科技基础,那么拥枪的文明一般政治思想都比较先进,所以一般也会对拥枪予以明文条例上的管控[22],这也使得枪械的使用者往往集中在高度职业化的战斗人员如军人、警察、猎人和部分运动员范畴内。在奇幻作品中也存在所谓的“魔法枪”,由于这种设定过于科技化,往往和一般拿着法杖、水晶球和魔法书的魔法师形象格格不入,因此主人一般都在剧情中有着很独特的地位和人设。(典例:初代游乐王子)
枪刃独特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决定了它很难属于杂兵(反例:《最终幻想14》中加雷马帝国的杂兵就大量使用枪刃,虽然按照设定中的枪刃发明者硌狮族的定义来说这压根就不算枪刃),偶尔会属于杂兵头目,多数时候都属于正反双方的一号角色或其左膀右臂。
是野外求生、古近代、废土、蒸汽朋克和复古等主题作品的通配武器,若单独持有,则一定是收藏家(毕竟部分火枪有收藏价值)或猎人。
帅帅的主角才会这样华丽地解决掉敌人,即使不是主角也是极为重要的同伴、配角或主线剧情推动者。[真实情况 48]其中:
即一手持枪一手持近战冷兵器的搭配(冷兵器与枪械合一的情况不算在内),因为此种用法难度较大且更能凸显个性,所以同样是常见于主角或反派一号的搭配。
如果枪支是主流武器,那么大概率属于英雄,否则更有可能是反派的暗器犹豫,就会败北!。其中:
往往和猎人、警察等形象联系在一起,不论正反派都可能使用,但多和憨厚的硬汉形象挂钩,也就是说用户一般不会是老狐狸式的狡诈形象。比如:
部分冲锋枪因时代背景几乎只会为正派所用,或反之。由于历史原因,如果作品背景是一战到二战,则用户多为匪徒和士兵,正反皆有;如果作品背景是二战后,则用户多为特警类型的正派(此时的匪徒多半会用突击步枪尤其是AK)。其中:
分轻机枪和重机枪两种情况讨论。重机枪因为一般是场景武器,所以默认是个战斗人员就都能用。但只要是明确属于谁,那一般都是狠角色或大力士使用。其中:
浓重的军事色彩导致了它几乎只会在战争情景下出现,使用者几乎必定是军人或和军人作对的高级恶势力(比如大型走私集团和贩毒集团),不限正派与反派。其中:
包括带有杀伤性质的手榴弹与燃烧瓶,以及战术性质更强的闪光弹与烟雾弹等。因为通常需要直接拿在手里点燃,所以也经常出现在自杀式攻击中。其中:
炸弹的囊括范围太大了,从手工安装的定时炸弹、遥控炸弹,到从天而降的航空炸弹,再到深海猎鲨的深水炸弹,用法千奇百怪,涉及的操作者也千奇百怪。一般航空炸弹和深水炸弹因为需要依托军机和军舰作为平台操作,所以可视为场景武器而无需探讨。此处只探讨单兵徒手操作的炸弹。
分两种情况:野战炮、舰炮、高射炮等限定平台与阵位的火炮,和可以拿在手里用的火炮。第一种情况属于场景武器,无法和特定角色形象产生关联,所以不做讨论。
制造和使用导弹需要极其强大的科技基础,这意味着使用者大概率是职业军人或高级军阀(典例:《RWBY》,White Fang),也及其容易搭载在各类战斗平台上使用。大型导弹一般只能当场景武器使用,所以只能用于剧情推进,真正能和角色密切关联的只有可以拿着打的小型导弹。其中:
现代战争标配[真实情况 60],作为一种极其廉价的量产型一次性武器,任何一方都有可能使用。对STG游戏而言,地雷是个封走位的手段,因此在一些boss战中可能列入boss的技能中[案例 66]。在搞笑向作品里,地雷可以是让蹩脚的防守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演出工具。[案例 67]
造型简洁干练的日本刀很适合英雄形象。
腕带式锋刃武器,因为必须贴脸才有命中的可能,使用者必须抱着极大的决心和勇气,才能发挥出它的威力。因此这类武器的用户一般都是狠角色,而且多半很狡猾且擅长偷袭与近身格斗。图为Tyrian Callows的变形腕斧。
袖枪,印象中是刺客的武器;然而不少狂战士也很可能热衷于使用可连发的大型袖枪。图为Yang Xiao Long的折叠式臂铠袖枪。
一个如红蜘蛛这般身材魁梧的反派角色若拿着Y字形弹弓进行射击就会显得十分突兀,尤其是在使用者是一个塞伯坦人或类似的机械生命体的情况下。
相应的,若使用Y字形弹弓的是一个如转轮这般形象比较稚嫩的正派角色就会显得十分合适,即便使用者同样是个机械生命体。
|